首页 理论教育 劲节虚心真我师

劲节虚心真我师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昭伟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培养起爱憎分明、坚强磊落的性格。寓情于竹,借竹抒情,可以说是昭伟同志画竹的突出特点和根本追求。这说明了昭伟同志画竹所达到的艺术水平。这都证明昭伟同志虽赋闲而实未闲,仍在无形的岗位上以笔作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辛勤耕耘。但我深信,以昭伟同志对祖国的挚爱和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必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王昭伟同志早年即好书画,只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里无暇专攻,及至1981年离职休息,他便以冲锋陷阵的打仗精神研习书画,拜师访友,精览细研,上下求索,终于硕果累累。当其画竹的专集付梓之际,嘱我作序,我实不敢当此殊荣,战友之深情令我为难,只好说几句门外话。

竹,经过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照,形成其特有的思想意蕴的象征意味,它虚心向上,烈日相灼而愈见其苍翠,风雨相搏而愈见其坚挺,所以从古到今的仁人志士无不喜欢它,文人雅士都要赞颂它。昭伟同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培养起爱憎分明、坚强磊落的性格。而他眼中的竹,正像在狂风中拼搏、勇往直前去战胜敌人的英雄;正像刚正不阿、勇于维护真理的勇士;正像立志图强、敢于开拓创新的公仆。爱竹,特别爱画竹,这是他与竹的情缘所在。

但要画好竹却非易事。古人有“一生兰草半生竹”的经验可以为证。昭伟同志画竹是下了苦功的,他长期坚持对竹进行观察、分析、写生,成竹幼竹之别,竹竿之粗细长短,竹叶之大小宽窄,竹节竹枝之多少,竹势之低昂侧正反飞之势,竹在风、雨、阴、晴、雪不同气候下的种种状态,他无不了然于心。他对竹的喜爱可谓“竹癖”。他通过竹子的表象去探索竹子的内在本质,画竹不惟画其形,更着意表现其高风亮节、宁折不弯,并赋予其时代精神,表现作者心声。寓情于竹,借竹抒情,可以说是昭伟同志画竹的突出特点和根本追求

艺术创作贵在于师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变,切忌师古不化,没有自己的面目。画竹在我国传统绘画领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大约至中晚唐起,形成一个专门的题材。有墨迹传世者,自五代徐熙、李颇和宋代文同、东坡起,到元代的赵孟頫、高克恭、顾安、管道昇、李息斋、吴镇、柯九思,明代的王绂、夏昶、冯起震,清代的石涛、金农、郑板桥、吴昌硕等,可谓流派纷呈,代有杰构,蔚成大观,并经历代大师们的发展创造,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一套画竹理论。昭伟同志,深深植根于传统,流连于古贤名谱之林,勤用功,善领悟,画路正,潜心研讨,心追手摹,日夜不辍,常年沉湎其中勤奋耕耘,乐此不疲。他尤爱郑板桥、冯起震两家,昭伟同志以自己的审美眼光各取其长,兼容并蓄,融会贯通,故其画犹如活源之水,常变常新,古朴天然,日益精进。他擅长中锋侧锋兼施,笔法讲究干、湿、浓、淡、焦的设色技巧,于墨味追求不凋、不谢、不死、不呆、不滞的自然韵趣,在构图上新颖古厚脱尘出俗,更把自己的鲜明个性倾注毫端,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画法。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蕴和强烈的军人气质。画风一如其人,尚气势,重生鲜,雄浑博大,器宇轩昂,无疏狂霸悍之弊,有活脱优雅之长。观赏他的竹画,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力图在师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创变的创作冲动和由此形成的孤标傲世、清新疏宕的画风。

昭伟同志谦虚好学,每与艺友论画,必称己之不足而扬人之长,他曾拜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许麟庐为师,得其指导而画艺大进。许麟庐先生称:“昭伟写竹,潇洒挺秀,似夏昶一流。”“昭伟弟画竹,以色代墨。潇潇洒洒,韵味高雅,殊可珍也。”这说明了昭伟同志画竹所达到的艺术水平。

昭伟同志不仅善画竹,其山水花鸟亦颇见造诣。1992年在京首展长幅巨作《百鸡图》,一时艺坛流誉,被称为“鸡王”。1994年又在京举办《王昭伟百幅小型国画展》,以其小画大气、新美雅趣而引起轰动。他的作品已被人民大会堂等单位收藏,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也多次给以宣传评论。昭伟同志还经常义务教学,传道授艺。这都证明昭伟同志虽赋闲而实未闲,仍在无形的岗位上以笔作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辛勤耕耘。

我与昭伟同志四十多年前同在首都警卫部队工作,20世纪50年代,我们是同在解放军总政治部直辖解放军长沙第一政治干部学校毕业的同班学友。而今我们都已年届七旬,看到他今天取得这样引人瞩目的成就,成为著名画家,我是很钦佩的。对画我是门外汉,说了以上这些,未必能说准。但我深信,以昭伟同志对祖国的挚爱和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必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