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扶贫帮困是拥政爱民的一项重要工作

扶贫帮困是拥政爱民的一项重要工作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递致富信息,为贫困地区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牵线搭桥。集中力量办好“示范点”,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树立样板。有了这样的认识,领导常议,机关常抓,才能真正把扶贫帮困这项拥政爱民的重要工作落到实处。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重要谈话,提出了军队为国家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任务,认真学习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把扶贫帮困工作作为新时期拥政爱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促进我省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在经济上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经过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教育训练和自身改革,部队的全面建设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相对驻地而言,驻军一般都有较先进的装备和技术,科学的组织指挥和实施能力,广泛的社会交往和信息渠道,顽强的突击力量和战斗作风,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纪律观念。特别是近年来驻我省各部队和各级政府部门自觉服从国防建设指导思想战略转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摸索和总结了一套适应当地实际的扶贫帮困的宝贵经验。从驻地和驻军的实际及近年来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情况看,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宣传党的富民政策,鼓起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一般说来,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地理、心理上的封闭与开放,保守和改革。有了这个差异,同样是党的富民政策,有的善于运用,有的则相反。也正由于这个原因,贫困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因此,采用各种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克服小农意识,启迪他们在政策的指导下靠自己去闯新路,就成为扶贫帮困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主要是宣传好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宣传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扶贫工作政策精神,宣传致富典型,宣传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知识,等等。扶贫先扶志,只要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振作了精神,扩宽了思想,致富之路自己也会找到。

培养致富人才,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素质和技能。我省驻军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传授知识和技能,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驻军采用请进来办科技培训班的形式,为地方培训科技骨干;二是驻军派人到农村巡回开设实用技术专题讲座;三是在一镇、一村、一个企业甚至一户农家建立联系点,由军队中具有专长的干部战士,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和辅导。我省驻军近5年,共办各种科技培训班26000多期,培养人数达78万人次,为37个贫困县培养了一大批商品生产的“明白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实践证明,搞好科技扶贫,比纯粹出劳力、出物资的“输血式”扶贫更有长效作用,更符合驻军和驻地的实际。

传递致富信息,为贫困地区的商品生产和交换牵线搭桥。从我省驻军近几年的实践看,传递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二种,一是把干部战士掌握的产供销信息集中起来,定期向扶贫点通报;一是向当地的新闻媒介提供信息稿,通过大众传播工具使信息接收面更广。只要干部战士做“有心人”,为贫困地区经济建设牵线搭桥是不难办到的。

集中力量办好“示范点”,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树立样板。“示范点”可以是一家乡镇企业,可以是一项农用技术,也可以是一个“特困户”或“专业户”。部队通过献计献策、技术指导和适当的人力物力投入,扶助办好一个“示范点”,便可以对其他贫困户起榜样作用,便可带动周围的人。我省鄂西军分区在全国首创的“131”扶贫工作,即一个干部带动三个民兵帮助一户脱贫,收到良好效果,就是有力的证明。

对驻地带有全局性的经济建设任务,驻军要舍得出人出物。如重点工程的兴建,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急难险重任务的完成等,驻军要发挥自身设备先进、兵员强壮、整体作战能力的优势,舍得出人出物,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做出贡献。

要把扶贫帮困作为驻贫困地区部队拥政爱民的活动重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关键在于驻军领导和机关的高度重视。驻军通过力所能及的扶贫帮困活动,就能加强军政军民团结。“驻地不富裕,驻军有责任”,“我视人民为父母,人民视我如靠山”。有了这样的认识,领导常议,机关常抓,才能真正把扶贫帮困这项拥政爱民的重要工作落到实处。

1992年8月22日发表在《湖北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