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柔中带刚,委婉说理

柔中带刚,委婉说理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一文,是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的一篇广播稿。照理说,陷入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中的“杜聿明们”,已如笼中困兽,瓮中之鳖,虽说还在垂死挣扎,却已难逃败局。毛泽东可以随时下令彻底消灭这些国民党军队。因为,毛泽东面对的毕竟是积极参与蒋介石反人民内战的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官员,是在战争硝烟中你死我活的对手。

《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一文,是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的一篇广播稿。文章主要采用口语形式写成。语言柔和却不失刚毅坚定,语气委婉却不失态度明朗,通篇是在规劝和敦促对方,但是也明白地交代了对方已经没有后路的意思。这种柔中带刚的表达方式,似乎再得体不过了,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方式更适合。

阅读全文,给我们的一个明显直觉是,毛泽东正在与几个人像兄弟般地推心置腹,促膝交谈。谈话的中心很明确:你们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才是唯一的生路。虽说意思是这样,但是话却说得温中含火,柔里带刚。其突出的特色是揣摩对方的心理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既然是敦促对方投降,说明形势十分紧迫,对方已经回天乏术。所以,毛泽东在第一段开头就以极其简洁肯定的语言,向“杜聿明们”摊了底牌:

你们现在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黄维兵团已在十五日晚全军覆没,李延年兵团已掉头南逃,你们想和他们靠拢是没有希望了。[1]

这是为了打消对方的侥幸心理而必须明确交代的。接着,毛泽东站在“杜聿明们”的角度替他们着想:既然依靠黄李兵团这条路已经堵死,按常规只好自己突围。毛泽东则连续用几个设问,柔中带刚地敲击着对方:

你们想突围吗?四面八方都是解放军,怎么突得出去呢?你们这几天试着突围,有什么结果呢?你们的飞机坦克也没有用。我们的飞机坦克比你们多,这就是大炮和炸药,人们叫这些做土飞机、土坦克,难道不是比较你们的洋飞机、洋坦克要厉害十倍吗?你们的孙元良兵团已经完了,剩下你们两个兵团,也已伤俘过半。你们虽然把徐州带来的许多机关闲杂人员和青年学生,强迫编入部队,这些人怎么能打仗呢?[2]

毛泽东的话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从想过的,到做过的,从武器装备的较量,到让学生充军,毛泽东权衡了对方的所作所为,也很为对方着想,但是除了“山穷水尽”外,看不到一丁点儿“柳暗花明”的景色。

然后,毛泽东设身处地,向“杜聿明们”发起了攻心战术:

十几天来,在我们的层层包围和重重打击之下,你们的阵地大大地缩小了。你们只有那么一点地方,横直不过十几华里,这样多人挤在一起,我们一颗炮弹,就能打死你们一堆人。你们的伤兵和随军家属,跟着你们叫苦连天。你们的兵士和很多干部,大家很不想打了。你们当副总司令的,当兵团司令的,当军长师长团长的,应当体惜你们的部下和家属的心情,爱惜他们的生命,早一点替他们找一条生路,别再叫他们作无谓的牺牲了。[3]

伤兵和家属叫苦连天,兵士和干部无心恋战,成堆人的性命无谓丧失……谁愿意看到这种令人心酸的情况?谁不知道生命的可贵?难道你们就是一些无情无意之人?毛泽东真是苦口婆心,大仁大义之人。他善待生命、体恤人情的良苦用意,在充满人情味的、诚恳委婉的语言中袒露无遗。

在第二段,毛泽东采取举案说法的方式,继续与“杜聿明们”交心。

他先是历数了淮海战役前40天,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而国民党军队损兵折将的客观事实,又把黄百韬、黄维和孙元良所部被彻底歼灭,郑洞国、孙良诚、赵璧光、黄子华等国民党将领率部弃暗投诚的举动摆在杜聿明等人的面前。照理说,陷入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中的“杜聿明们”,已如笼中困兽,瓮中之鳖,虽说还在垂死挣扎,却已难逃败局。毛泽东可以随时下令彻底消灭这些国民党军队。但是,他毕竟不愿让更多同种同宗的人们成为内战的牺牲品。所以我们看到,他以真诚的态度和极其简洁的语言,为“杜聿明们”指点迷津:

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军可以保证你们高级将领和全体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是你们的唯一生路。[4]

最后,他把生死攸关的选择权交给了“杜聿明们”,带着轻松幽默的语调说道:

你们想一想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好,就这样办。如果你们还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5]

一句“总归你们是要被解决的”,像法官的一声不容置疑的判决,预示着胸有成竹的毛泽东,已经把“杜聿明们”当成了随时可取的囊中之物。

这篇广播稿的论辩说理方式特色分明,它给人的直觉是态度和缓,语气轻松,劝说的成分很大;而实际上内含的力量却大得惊人。因为,毛泽东面对的毕竟是积极参与蒋介石反人民内战的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官员,是在战争硝烟中你死我活的对手。他必须代表正义,申明正义,要用正义的力量震慑反动派。他巧妙地采用了举重若轻地表达艺术,在幽默诙谐的气氛中,给杜聿明等人上了一课,指出了他们唯一的生路就是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郭沫若在《关于文风问题答〈新观察〉记者问》一文中说得好:“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好像热天吃了冰淇淋,又好像疲倦后喝了一杯热茶。他的文章和讲话就是平易近人。毛主席说的话非常准确,想说什么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毛主席的文章很生动,形象化,思想内容很深刻的问题,到了毛主席的笔下和嘴里,就变得非常容易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入浅出。”郭老的这番话形象地反映了毛泽东文章语言平易质朴、平中见奇的鲜明特征。

[1]《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四卷,1369页。

[2]《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四卷,1369页。

[3]同上,1369 —1370页。

[4]《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四卷,1370页。

[5]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