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事眼中的“徐管宽”

同事眼中的“徐管宽”

时间:2023-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老对医务人员的严格要求,让在眼科担任了16年护士长的莫彩云老师记忆深刻。同事都说徐老每天有“三次查房”: 早、中、晚。有一次,徐老来“晚查房”,恰巧病房收治了一位眼外伤急诊患者,需要马上用青霉素抗感染。护士们有时开玩笑称徐老“管得宽”,但没有人不虚心接受他的意见。整理床单、点眼药水,这些琐碎小事,在徐老眼中很重要。大家都认为徐老管的宽,却都欣然接受徐老的批评和严格要求。

“徐管宽”其实就是徐立老教授,因为同事们都觉得他老人家太爱管“闲事”,就给他取了这个绰号。

1983年,徐老当时还在门诊工作。徐老对医务人员的严格要求,让在眼科担任了16年护士长的莫彩云老师记忆深刻。

莫彩云说,那时徐老已经不在病房管床了,但他每天到病房来看上级医生和下级医生做得怎么样。同事都说徐老每天有“三次查房”: 早、中、晚。大家看到他时就开玩笑地喊道: “查岗的来了!”徐老总是乐呵呵地说:“我就是来看一下你们,按不按时上班,按不按时开诊。”其实,徐老的“查房”可真不是随便看看。查房时他若是看到医生给病人换药或检查视力有不规范的操作,就立刻指出来。有一次,徐老来“晚查房”,恰巧病房收治了一位眼外伤急诊患者,需要马上用青霉素抗感染。徐老翻看这位患者的病历,发现一位年轻医生开的医嘱中,青霉素的英文单词拼写错误。徐老很生气,对当班的护士说: “你看这个医生,连青霉素都写不好,还谈什么医疗质量?!”

护士的工作他也非常关心。护士们有时开玩笑称徐老“管得宽”,但没有人不虚心接受他的意见。整理床单、点眼药水,这些琐碎小事,在徐老眼中很重要。“事情做得规范才对病人有利。”莫彩云老师说: “谁没做好工作,徐老总是当场‘抓现行’,然后跟我们反映谁哪里操作不当,要改正。”

和徐老共事多年的原手术室科护士长李钟青老师回忆起徐老的点滴事情:20世纪80年代,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各专科手术病人日益增多。当时医院手术室只有10个手术间,所以需要充分利用手术间的使用率,加快手术病人的周转。要在保证手术质量、安全和无感染、无差错的前提下,合理地协调好各科室的手术日。徐立每次手术总是提前至少半小时到,做好一切术前准备,以保证手术准时开始。如果是8:30开始动刀的手术,徐立8:00一定会到。可是当时有些年轻医生姗姗来迟,影响手术进度。遇到这种情况,徐立一定会严肃地问: “为什么迟到? 为什么不早点把病房的事情做完?! 像你们这样,手术通知单上的手术时间,岂不是流于形式? 遵守时间,别看是一件小事,其实是培养毅力,磨炼意志的最有效方法……”正是因为徐老以身作则,对年轻医生要求严格,他的手术组从来都很准时,从不拖拉,而且在手术中配合得很默契。

徐老在工作中,自始至终都很严谨,一丝不苟,认真落实每一项规章制度,每一细小的操作、任何一个环节,从不含糊。进入手术室后,徐老必将一一核查手术病人的任何一项相关信息,包括: 姓名、性别、年龄、床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他告诫大家,“三查七对”是防止医疗差错的最有效措施,绝不可敷衍了事。每当在报纸或现实生活中,看到听到发生医疗事故时,徐老都会极其痛心,甚至含着眼泪说: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没装好可以拆了重装,可人是有血有肉的人。由于我们工作的疏忽给病人增加痛苦和不幸,给家属带来伤害,作为医务工作者,应感到愧疚,这简直是一种犯罪。”徐老经常告诫年轻医生: “规章制度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每个医务工作者,必须从这个高度来约束、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对病友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感。看起来‘三查七对’这些事情似乎琐碎麻烦,反反复复,但它却关系到病人的安危。我们要像白求恩那样,完全地彻底地,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

1992年,湘雅二医院在创建“三甲”医院之际,全院上下都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争取从各个方面再上新台阶。有的人因病历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需要更正而感到烦恼,此时徐老既严格又关心地说: “严谨二字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付诸行动,从一时一事中体现出来。铁杵磨成针是可能的,重在平时功夫过硬,要有‘独善精神’。要做到有检查与无检查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白天黑夜一个样,经得起检查,也磨练了自己。别看小小一个字,它是敲门砖,书写工整、清晰,语句通顺,是赢得病人信任的前提。”

大家都认为徐老管的宽,却都欣然接受徐老的批评和严格要求。管得宽其实是源于徐老心底的那份责任感。责任是什么,似乎很难用语言诠释,唯有用行动才能阐释清楚。徐老的言行告诉我们: 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者,什么是责任; 作为一位中国公民,什么是责任。徐老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是热爱祖国,热爱我们的党,关心百姓疾苦,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2010年夏天,李钟青老师到医院附近的乔庄去买菜,刚好遇上城管执法,为了迎接上级领导检查,城管人员开始驱赶道路两边摆摊的小贩。有一位卖菜的老大爷,把各式各样的蔬菜都摊开在报纸上,城管来了,前面的年轻人都把东西一收就跑了,可老大爷因为年岁较大,动作比较慢,没来得及把摆开的菜都收起来,这时一位城管走过来,一脚下去就把老大爷的菜篮子踢翻了。这一幕被同来买菜的徐老也看到了,他很生气,两步走到城管跟前说: “你们执法是应该的,可老人家动作慢是可以理解的,你也不能这样践踏他辛苦种出来的菜。作为一位老年人,把这些菜挑出来卖多么不容易,你应该尊重他的劳动成果。执法是对的,但是不能侮辱人。”买菜回来的路上,徐老心中仍愤愤不平,对李钟青老师说:“这样的老人家出来卖菜,无非是手头紧或者是家中无人帮忙,不管怎样,他的人格和劳动应该得到尊重的!”

不久李钟青老师又在医院后面的育才小学遇到了徐老,两位老人家买完菜后一起回来。在路上,前面走着五六个穿着校服的男生,谈笑风生,很是开心,可说出的每一句话,或每一次叫人的名字,后面都会带脏字。几分钟后,徐老终于按捺不住了,对前面的男同学喊道:“同学们,你们是××中学的学生吧?”那几个男同学停下脚步,回过头,惊讶地回答: “是呀!”这时徐老开始教育他们了: “你们在学校就是受教育、学知识,就要懂礼貌、讲文明,怎么说话这么不文明? 你们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振兴中华民族的重担落在你们肩上,希望你们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好不好?”那几个男同学个个低着头回答: “好,谢谢爷爷。”一路走回来,徐老都对我说: “现在的独生子女,不能娇惯,要教育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尊重他人、互相友爱。也要教育他们‘谦、廉、恭、俭、让’的传统美德,要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也要有奋发图强的责任心。教育好一个孩子不容易,家庭、学校、社会要共同担当起这个责任,三管齐下才行。”

在育才小学和地质中学的附近,有很多吃东西的小店,也有很多摆摊的小贩,徐老每次经过都要提醒店主或摊主: “你们要注意食品质量,讲究卫生,保证学生的饮食安全。”

李钟青老师见徐老事事都要管,于是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徐管宽”。徐老听到后笑着说: “我就是这个德性,凡是从道义上说不过去的,违背了群众利益的,有违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传统美德的,有辱国家尊严、伤害病人利益的人和事,只要我看到了,不管后果怎样,我都会站在一个中国公民的立场上提出来,这就叫‘责任’。”

李钟青老师回忆说: “与徐老共事多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让我自己价值观得到了一种提升。”

(李怡萱 顾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