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年演造趺

过年演造趺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前过年时,在北仑的乡村里,活跃着一种大人在下、小人在上,并表演各种节目的民间艺术,它常常引得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观看,在街上表演时更是人山人海,这就是被誉为浙东一枝秀的造趺。穿山村自编的《宁波市北仑区穿山史志》以及77岁的老艺人周德兴家传的手抄本中,关于造趺的记载最为详尽。天伴由造型改为角色,兼演武功刀枪,造趺始名,形式开始定型。同时,造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浙江著名的文化品牌。

从前过年时,在北仑的乡村里,活跃着一种大人在下、小人在上,并表演各种节目的民间艺术,它常常引得人们里三层外三层地观看,在街上表演时更是人山人海,这就是被誉为浙东一枝秀的造趺。

160多年前,东海黄峙港畔有个荆堤村,那里有一种俗称“肩背戏”、“马嘟嘟”的民间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尤其是逢年过节或庙会和大庆,这种民间戏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主角,荆堤便是与大榭岛一江之隔的穿山村,也就是造趺的发源地。

造趺形成的历史可谓悠久,各种史料多有记载,原《镇海县志》和新《镇海县志》,以及《镇海县文化广播电视志》等都有关于造趺的记载或表述。穿山村自编的《宁波市北仑区穿山史志》以及77岁的老艺人周德兴家传的手抄本中,关于造趺的记载最为详尽。其记载道:造趺始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原荆堤村有丁、周二祖出访世系,在鄞州庙会中移入。造趺初曰肩背戏,原是童孩在成人肩上扮作古装人物,但并不演唱;后又逐年改变成造脸戏、造型戏,但都不会表演。在清道光初年,前人将肩背戏改编为双肩立童,并扮装活观音、诸葛借东风等,但也不会开腔及动用刀枪。至公元1911年,为庆祝辛亥革命成功,有位丁姓祖先创设了“天伴地盘”的表演形式,即:上曰天伴,由才童扮演;下曰地盘,由农夫脚夫组成。天伴由造型改为角色,兼演武功刀枪,造趺始名,形式开始定型。又据传,穿山村靠海,旧时村中成年男子多以做脚夫谋生,曾建立“脚夫会”。“造趺”一名中,所谓“造”,即造型、造脸;“趺”,指站在脚夫肩上的造型。

传统的造趺表演模式是:出场前由铿锵的锣鼓声伴奏,然后十组造趺紧接出场,走圆场、绕八字,全体退场以后,再开始一对对的表演。现在造趺精简后,通常由五组人表演传统节目:第一对表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手拿金箍棒,与白骨精三次交战;第二对表演《金钱豹》,两只金钱豹在山上相遇,互相逞强,三次交锋搏斗;第三对表演《春草闯堂》,春草戏弄贪官;第四对表演《岳家小将》,大宋小将岳云与金国公主三次交战;第五对表演《三请樊梨花》,即薛丁山与樊梨花交战,以打花枪为主,穿插“老快枪”“小快枪”,然后下山下马。

造趺中天盘在表演时双脚站在地盘的肩上,由地盘紧紧抓住天盘的小腿,因此,天盘全靠上半身进行武打、亮相,而表演中所需要的前进和后退等步伐变化,则全靠地盘配合,地盘要随着天盘追打时的表演走圆场步,亮相时的停顿、演唱曲调时则做原地踏步转动跺脚等步伐,达到上下配合、浑然一体。造趺以地盘为舞台,穿梭活跃在人山人海的游行、庙会等各种庆典活动中,由于演员站在成人的肩上,所以高出人群,给人以“木秀于林”之感。天伴集唱、念、做、打于一身,以表演传统经典剧目为主,再加上天盘又身着个性鲜明的外衣和装饰,喜庆色彩十分强烈,所以更为令人注目,被称为“流动的戏台”。

造趺表演的除《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春草闯堂》《岳家小将》《三请樊梨花》《金钱豹》《上林苑》《双下山》《大补缸》《罗臣下世》等传统节目外,还注重结合社会的发展新编节目,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兄妹开荒》,后期的《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时期编的《人月圆香港归》《北仑是个好地方》《经济创收增活力》《致富要思源》《桔园飘香》等,还有反映反腐倡廉的《送礼》,以及反映农村文明建设的《婆媳关系十做到》等,把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发展结合起来,给古老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造趺近年来表演100多场次,多次在各类艺术表演活动中获奖,深受观众喜爱。同时,造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浙江著名的文化品牌。

民间奇葩造趺,古树枝头吐新绿,实在难能可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