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寓言的起源

寓言的起源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这时的“寓言”仅是论说的一种表达方式,并没有被视为一种文体。当时的那些“寓言”虽然没有独立成篇的作品,但也存在大批作品,被今人称为“先秦寓言”。这时还没有“寓言”这种专门的文体概念,这些作品不过是诸子进行说理论辩的例证。从先秦到清末的两千多年里,我国有许多寓言作品问世,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们虽然客观存在,但都不是以“寓言”的称谓出现的。唐宋以后的寓言,也多被作者名曰“说”、“戒”、“言”等。

在中国文学史上,“寓言”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寓言》篇中:“寓言十九,籍外论之。”《释文》曰:“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信。”可见,这时的“寓言”仅是论说的一种表达方式,并没有被视为一种文体。当时的那些“寓言”虽然没有独立成篇的作品,但也存在大批作品,被今人称为“先秦寓言”。这时还没有“寓言”这种专门的文体概念,这些作品不过是诸子进行说理论辩的例证。

从先秦到清末的两千多年里,我国有许多寓言作品问世,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们虽然客观存在,但都不是以“寓言”的称谓出现的。如《韩非子》大量的寓言集中在《说林》、《储说》篇里,称之为“说”;刘向在《别录》里称“寓言”为“偶言”,认为“偶言者,作人姓名,便相与语”,就是假设两个人,给他们起个名字,然后让他们对话,把道理讲出来;刘勰《文心雕龙·谐隐篇》把“一鸣惊人”、“海大鱼”等寓言归进“谐隐”一类,在他看来,“寓言”当为“谲譬以指事”的“隐言”。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将古印度佛教经典中的寓言翻译为“譬喻”,如《百喻经》、《杂譬喻经》等。唐宋以后的寓言,也多被作者名曰“说”、“戒”、“言”等。

直到柳宗元写出《三戒》,中国寓言史上才出现第一次自标篇名、独立成篇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