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辞,中国最早的文

辞,中国最早的文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卜、《尚书》和辞命,大概都是历代的雅言。卜辞是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朱自清认为卜辞是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朱自清指出“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讼辞就是打官司时原被告的口供。辞本身就是“讼”的意思,是一种辩解的言语。春秋时,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语言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外交语言也称为“辞”,又称为“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孔子说“辞”只要“达”就成,这也是朱自清认同的。

【国学笔记】

★郑子产便是个善于辞命的人。郑是个小国,他办外交,却能教大国折服,便靠他的辞命,他的辞引古为证,宛转而有理,他的态度却坚强不屈。孔子赞美他的辞,更赞美他的“慎辞”。孔子说当时郑国的辞命,子产先教裨谌创意起草,交给世叔审查,再教行人子羽修改,末了他再加润色。他的确是很慎重的。

★当时(春秋时期)言语,方言之外有“雅言”。“雅言”就是“夏言”,是当时的京话或官话。孔子讲学似乎就用雅言,不用鲁语。卜、《尚书》和辞命,大概都是历代的雅言。讼辞也许不同些。雅言用的既多,所以每字都能写出,而写出的和说出的雅言,大体上是一致的。

品读大师】

卜辞是商代的人占卜的记录文字,通常有占卜人的姓名、占卜日期、占卜所问的事和占卜结果等,偶尔也有少量与占卜有关的记事。卜辞是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朱自清认为卜辞是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卜辞只是一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节的。

和卜辞一样的还有后来出现的《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但这两部经过卜官和史官接着卦爻与年月的顺序编纂起来,比卜辞显得整齐。朱自清引王安石的意见说“《鲁春秋》是‘断料朝报’。所谓“断”,正是不成片段、不成章节的意思”,他认为卜辞的简略可能是由于工具的原因,“在脆而狭的甲骨上用刀笔刻字,自然不得不如此。”卦爻辞和《鲁春秋》写在竹木简上,自由比较多,但并没能跳出卜辞的氛围去。

卜辞是“辞”,《尚书》里大部分也是“辞”。这些都是官文书。朱自清认为《尚书》里的几篇《商书》,“即使有些是追记,也总在商、周之间。那不但有章节,并且成了篇,足以代表当时史的发展,就是叙述文的发展。而议论文也在这里面见了源头”。

朱自清指出“记言、记事的辞之外,还有讼辞”。讼辞就是打官司时原被告的口供。辞本身就是“讼”的意思,是一种辩解的言语。讼辞兼有叙述和议论,关系自己的利益,双方都得用心陈说,自己办不了,可以请教讼师。春秋时,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语言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外交语言也称为“辞”,又称为“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

“辞命得‘顺’,就是宛转而有理;还得‘文’,就是引古为证。”朱自清认为这才是辞命的要领。“辞多指说出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但也可以兼指。”春秋各国向外派使臣,有时只口头批示策略,有时预备好稿子让他带着。这都是命。使臣受了命,到实际中总还得随机应变,自己想如何说话,因为许多情形是没法预料的。孔子说“辞”只要“达”就成,这也是朱自清认同的。他认为辞是辞命,“达”是明白,辞多了像背书,少了说不明白,多少要恰如其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