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臣之礼,形如手足

君臣之礼,形如手足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之,孟子提出了君臣关系,即形同手足之“礼”和出仕为义之“行”,将尊贤使能的公共价值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实现公共价值思想的现实转化。至此,以伦规范通过国民的仁义生“礼”、君民的恭俭礼下和君臣的形同手足,将先义后利、民贵君轻和尊贤使能的公共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人伦关系。

“恭俭礼下”的规范行为将国君对百姓的公共价值理念转化为国君对百姓的人伦关系,国君对百姓以“恭”,国君对百姓之礼是恭敬之礼。国君与社会人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君民关系和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是最基础的和最重要的,君臣关系则是对君民关系的发展,因为君臣关系的效果涉及到管理的效果。前面提到国君要具有尊贤使能的公共价值理念,这一理念在现实中的转化则演变为君视臣为手足和臣对君负责的人伦行为,即是说君臣是一种相互依靠、平等独立和不可或缺的关系。

君臣关系有臣对君的关系和君对臣的关系。孟子提出君臣关系体现为“君臣有义”,也就是“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18]。“义”即是对“仁”的实行并且达到合宜。韩愈说: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19]韩愈的“义”是行动相宜,即是对“仁”的实践。孟子的“君臣有义”则是君臣之间的关系要合宜,君对臣以“敬”,臣对君以“忠”。“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20]“君臣有义”成为君臣之间的人伦关系,“君臣有义”是君视臣为手足和臣对君负责的关系。

首先,君臣关系是君视臣为手足的关系。臣对君非常重要,臣能够为国君治理天下,使国家强大。孟子说: “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以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21]真正的士臣能够辅佐国君称霸诸侯。“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22]国家不能没有有功的士臣。因此君臣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形同手足。孟子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23]手足关系即是互相依靠的平等关系,彼此需要对方,缺一不可。“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 有故而去,则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 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 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 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24]既然是手足关系,就需要国君尊重士臣,对士臣的谏言要善于采纳,对士臣的离开也要实行三礼,善待士臣,也就是说君要善待士臣和对士臣要充满信任。

其次,君臣关系是臣对君要负责任、尽义务,恪尽职守,辅佐国君,即是“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25]。“事君”即是辅佐国君。子路说: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26]士臣应该承担治理天下的责任,出仕从人伦上说是要尽到君臣之义,“仕”的行为是士臣将公共价值向现实的转化,“仕”是士臣实现其公共价值的方式。“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27]孔子不出仕辅佐国君则感到不安,必出仕寻求仕位。孟子特别强调出仕以实现君臣之义,孟子说:“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28]。士臣没有“仕”的行动,就失去了其本职工作和义务,就好像失去了家和失去了事业,“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29]。“仕”是本职工作。“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30]可见“仕”就是“事”,是一种尽忠的义务。出仕不是因为贫困而是因为大义,出仕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但也能实现养家糊口的目的。孟子说: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 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 ‘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 ‘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31]出仕可以实现养家糊口,但行为要适宜,正道而行,出仕的重点在于正道而行,出仕为义。

总之,孟子提出了君臣关系,即形同手足之“礼”和出仕为义之“行”,将尊贤使能的公共价值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实现公共价值思想的现实转化。至此,以伦规范通过国民的仁义生“礼”、君民的恭俭礼下和君臣的形同手足,将先义后利、民贵君轻和尊贤使能的公共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人伦关系。国民的人伦关系以礼为规范,君民的人伦关系以恭俭为规范,君臣的人伦关系以互相依靠和恪尽职守为规范,整个社会在公共价值的导向下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人伦关系架构。但这一架构还只是一个理念“善”向行为“善”的演化,行为逐渐演化为伦理。

本章小结: 孟子的公共价值思想向现实社会的演化重点在价值导向演化为社会中的行为,即理念“善”转化为行为“善”。这一演化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行为的实现是如何完成中间的过渡环节的。孟子提出这一演化经过了三个步骤,即为善达道、以道成伦和以伦规范,经过三步,公共价值思想逐渐转化为公共伦理。为“善”达“道”的公共价值理念向社会的演化分为三个层次:与人为善、以善养人和乐善不倦。与人为善是人与人关系的初级层次,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和睦; 以善养人则进行到较深的阶段,目的是为了获得信任和吸引人才达到实现统治的目的; 乐善不倦则深入到最高层次,属于最高交往的深层次“善”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得稳固的统治,达到天下心服口服的政治目的。经过这三个层次的演化推进,完成了公共价值理念向社会现实的转化,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善”的行为。此时行为还处于道德上的公共行为,“善”的行为在这里还没有达到伦理规范。以“道”成“伦”是公共价值向公共伦理的转化中间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从人伦教化、达至人伦和察于人伦三个方面进行。人伦教化的目的是“明人伦”,是人伦关系转化的第一阶段。达至人伦,圣人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担当了重要作用,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的完美体现者,并且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崇高的境界,一定要使百姓享受恩惠,圣人成为天下的示范,对公共价值的转化起着导向和引领作用。仁义的公共价值向现实的演化需要通过人伦行为来转化和体现,人伦行为是检验仁义价值的现实标准,公共价值向社会转化过程中需要通过人伦行为来表现。人伦教化、达至人伦和察于人伦三个方面是理念“善”向行为“善”转化过程的中级阶段。以“伦”规范通过国民的仁义生“礼”、君民的恭俭礼下和君臣的形同手足,将先义后利、民贵君轻和尊贤使能的公共价值转化为现实的人伦关系。人伦关系步入规范的层次,是公共价值与公共行为的结合,成为一种惯常的行为。国民的人伦关系以礼为规范,君民的人伦关系以恭俭为规范,君臣的人伦关系以互相依靠和恪尽职守为规范,整个社会在公共价值的导向下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人伦关系架构。但这一架构还只是一个理念“善”向行为“善”的演化,行为逐渐演化为伦理。以“伦”规范是公共价值理念“善”向行为“善”转化过程的高级阶段。

[1] 《孟子十二·告子下》,《四书训义》卷三十六,《船山全书》(第八册),岳麓书社,1996年,第754页。

[2]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7页。

[3] 《论语一·学而第一》,《四书训义》卷五,《船山全书》(第七册),岳麓书社, 1996年,第266页。

[4] 《论语·述而》,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94页。

[5] 《论语·泰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04~105页。

[6] 《论语·为政》,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53页。

[7] 《论语集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53~54页。

[8]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4页。

[9] 《孟子·离娄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98页。

[10] 《孟子·万章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23页。

[11] 《孟子·告子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28页。

[12] 《孟子·告子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页。

[13]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54页。

[14] 《孟子·滕文公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55页。

[15]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3~284页。

[16] 《文录四》,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6~257页。

[17] 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0~61页。

[18] 《孟子·离娄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77页。

[19] 韩愈: 《原道》,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665页。

[20] 《孟子·尽心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69页。

[21] 《孟子·公孙丑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43页。

[22] 《孟子·梁惠王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20页。

[23] 《孟子·离娄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90页。

[24] 《孟子·离娄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90页。

[25] 《孟子·告子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41页。

[26] 《论语·微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85页。

[27] 《孟子·滕文公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66页。

[28] 《孟子·滕文公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66页。

[29] 《孟子·滕文公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66页。

[30] 《孟子·滕文公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66~267页。

[31] 《孟子·万章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20~3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