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修心静意聚精气

修心静意聚精气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静气理,道乃可止。修心静音(意),道乃可得。道,精气是没有定所的,是要经由心来聚集的。如果心不能收聚精气,它只能永远处于飘散的状态,渺远得好像无穷无尽没有边际。人的生命和智慧都源于道。心和精气是相互依存的。心平静时,呼吸会有规律,气也会 长。真正要得道,就必须“修心静意”。修了心,外形自然端正。一个人外在的形态与内在的心理是有关联的。有了精气就有智慧,做事就可以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内业·第三章】凡道无所,善心安爱(处)。心静气理,道乃可止。彼道不远,民得以产(生)。彼道不离,民因以知(有知性)。是故卒(萃)乎其如可与索(求索),眇眇(渺远)乎其如穷无所。彼道之情,恶音与声。修心静音(意),道乃可得。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命名)之曰道。

“凡道无所,善心安爱。”道,精气是没有定所的,是要经由心来聚集的。这样才能转化为生命的能量,包括体力和智慧。所以心若能收聚精气,气反作用于心,使心生出智慧来,也就是“德成而智出”。这时候精气似乎是可以求索的。如果心不能收聚精气,它只能永远处于飘散的状态,渺远得好像无穷无尽没有边际。人的生命和智慧都源于道。因此须臾离不开道。《中庸》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儒家和管子说的道理都一样。形而上的东西,看上去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不可捉摸;但同时它也要具体化为形而下,可以为之用的。如果只是形而上,在生活中用不上的,就不是道。回到我们的生活中,真正的学问,看上去是形而上的,非常高深,而实际上都是我们身边事物的抽象。文学作品也一样,好的文学作品并不是编造一套让大家琢磨不透的东西,而是它能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产生与作者心有灵犀的感觉:哦,这些事就发生在我身边,我感觉得到,只是说不出来。这才是优秀作品的高明之处。越是高明的东西看上去就越是平凡。“道”就是这样的平常。在这里,《内业》只不过是将“道”和“精气”这两个词汇交互使用而已。心和精气是相互依存的。这正是佛家讲的“心气合一”。其实,打坐的人有这个感觉。心烦的时候,气也短,呼吸也乱。心平静时,呼吸会有规律,气也会 长。

如何修这个心?最重要的是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心静气理,道乃可止。”只有心静下来,气才能够理顺,精气就可以在身上驻留下来。《心术上》有好几个地方讲到虚静。“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神者至贵也。”“天曰虚,地曰静,乃不伐。”虚静才能不败。这些都是反复讲,只有在虚静状态下,才能保持内心的清洁,留住精气神。欲望少的人,心就容易静;欲望很多的人,是静不下心来的。心静不下来,气聚不起来,身体会好吗?养生和养身不同之处就在于一个“心”字。“彼道之情,恶音与声。修心静音(意),道乃可得。”那个道啊,不喜欢声音。因此,修道不是靠说的。真正要得道,就必须“修心静意”。“静意”就是减少或者停止意识活动。在佛家来说,就是修禅定。妄念不息,内心不得安宁,就不能得 道。

“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道是说不出,看不见的,而是用来修心和正形的。修了心,外形自然端正。这里的外形不仅是指外貌,包括举止行为和气质等一切外在的东西。我们平时说“相由心生”。一个人外在的形态与内在的心理是有关联的。“人之所失以死,所得以生也。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也。”精气就有那么重要!人得到精气就可以生,失去了就活不长。这就讲到“长年”了。在做事方面,就讲到“长心”了,就是长智慧。有了精气就有智慧,做事就可以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荣”就是花,古汉语非常丰富,现代汉语不注重词汇的细微差别。木本植物的花叫“华”,草本植物的花叫“荣”。这一句还是在反复说精气是无形无相,但万物赖以生存。是对生成之道的形象化描 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