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形统一于精气

心形统一于精气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我认为,应该是“形”,这里是在说心的本来形态是什么,而不是说修心的法则。这六种情欲是失掉精气的原因。能够清除这六种后天形成的情欲,心便能重新回复到充满精气的状态。这跟佛学的说法是完全一致 的。心的情态以保持安宁为好,因为安宁和谐是心的本性。道,精气本来就充塞在人的身体内。《内业》先是讲精气,精气的形态与特质,然后精气落实到人。心形统一于精气,统一于 道。

【内业·第二章】凡心之刑(形),自充自盈,自生自成。其所以失之,必以忧乐喜怒欲利。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折折乎(形容明显)如在于侧,忽忽乎(形容幽微)如将不得,渺渺乎(形容渺远)如穷无极。此稽(考,究)不远,日用其德。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复,其来不舍。谋(楳)乎莫闻其音,卒(萃)乎乃在于心。冥冥乎不见其形,淫淫乎(形容绵绵不绝)与我俱生。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

“凡心之刑”的“刑”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形”的错讹字;也有人说字没错,意思是“法”。我认为,应该是“形”,这里是在说心的本来形态是什么,而不是说修心的法则。心里本来就充满了精气,精气是自充自盈、自生自成的。后来为什么没有了呢?是因为“忧、乐、喜、怒、欲、利”这六个字。“乐”和“喜”是有区别的,“乐”是指生理的,乐感、快感;“喜”是指心理的,表现在情绪上的。欲是指嗜欲,利是指贪利。这六种情欲是失掉精气的原因。学佛的人就比较容易理解这段话。佛心是与生俱来,每个人本来就有的,只是在后天被污染了。佛经里讲八风,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都被称做妄念、烦恼。这些妄念、烦恼遮蔽了明澈的佛心。只要去除妄念,就能回复佛心,也就是开悟成道了。管子说“能去忧乐喜怒欲利,心乃反济。”能够清除这六种后天形成的情欲,心便能重新回复到充满精气的状态。这跟佛学的说法是完全一致 的。

“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心的情态以保持安宁为好,因为安宁和谐是心的本性。然而,心往往受外物的诱惑,在种种情绪欲望的纠结之下,原本安和的心性会被搅乱。所以说,心的修炼没有什么特别,只要不被外物牵着走,不起烦恼,就能重新回复为安宁和谐状态的本然之心。“折折乎如在于侧”,此时的心就能明察秋毫,看什么东西都像在身边一样。“忽忽乎如将不得”,但你用心太多,脑子里充满各种念头,一碰到问题,心里肯定一团糨糊,找不到解决办法。“渺渺乎如穷无极”,这时候,心似乎隔得非常遥远,无法捉摸。“此稽不远,日用其德。”其实,考究起来,心并不遥远,每天的生活都在使用精气赋予的能量。如果内心的精气一点都没有,那什么事也做不成,是个半死人了。管子论述用心的道理,就像唐代牛头法融禅师说的:“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 无。”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这个“形”就不是指形态,而是指形体、身体。道,精气本来就充塞在人的身体内。《心术下》说得更明白:“气者,身之充也。”但人不能把它固定下来。有时候,走掉了就不再回来,而来了也未必留得住。这在每个人身上都是有感觉的,时而精力充沛,时而精神萎靡。“谋乎莫闻其音,卒乎乃在于心。”“谋”是“楳”的错字,楳是微昧的意思。这种精气微昧得听不到声音,汇聚起来就在你的心中。它固然够幽深,无形无相,但绵绵不断地与我们每个人共存。“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按照一定的秩序成就了万物。所以这种精气就叫做“道”。

我一开始就讲,用现代逻辑去读先秦经典,是读不明白的。但换一种逻辑思维,还是能找到其内在联系。譬如,读《庄子》,看似东一句、西一句,整篇读完,就能知道某章、某段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讲的是怎么回事。《内业》先是讲精气,精气的形态与特质,然后精气落实到人。道透过“精气”,不仅与“心”联系,而且与“形”联系。心形统一于精气,统一于 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