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匡人其如予何

匡人其如予何

时间:2022-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圣人自谦无知,孔子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人。孔子56岁那一年,在一个叫匡的地方,被匡人围攻长达5天之久。阳虎失势后,匡地为卫国所占有。由于孔子的体形相貌与阳虎近似,而阳虎曾经暴虐过匡人,因此匡人就把孔子当成是阳虎包围起来。这是孔子第一次如此自负,第一次明确表态传承文化是自己的“天命”。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八佾第三·二十一章》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何予?

——《述而第七·二十三章》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罕第九·四章》

中国的老百姓说“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越是有学问有本事的人越谦虚。孔子就是一个相当谦虚的人。

夫子多次说过,他自己只会一些不起眼的手艺(“多能鄙事”),知道得并不多,甚至什么都不知道(“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也不是比别人聪明,只是好学一点罢了(“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圣人自谦无知,孔子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人。苏格拉底也说过:“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自己什么也不知道。”这也许就是“无知之智”。其实,“无所知”应该是一种明白的敬畏心态。宇宙洪荒,气象万千,浩渺无边,人生有涯,何其卑微与短促。认识到自己无知,才是真正的智者之明,才会常怀精进之心,日新,又日新,苟日新,才是人生和学问的常态。

但圣人之明,并不全在自谦上,而是关键时刻的自信,特别是在遭遇困境的时候。

孔子56岁那一年,在一个叫匡的地方,被匡人围攻长达5天之久。匡原来是郑国的城邑,有一个叫阳虎的人为了讨好晋国,奉命伐郑,占取了匡地。阳虎失势后,匡地为卫国所占有。由于孔子的体形相貌与阳虎近似,而阳虎曾经暴虐过匡人,因此匡人就把孔子当成是阳虎包围起来。弟子们感觉到很惶恐,孔子却很有信心地说:“周文王已经去世了,礼乐文化不都全在咱们这里吗?假如上天有意要毁掉这些文化,后我而死的人便不会再了解它了。如果上天不想毁灭这些文化,匡人又会把我怎么样呢?”这是孔子第一次如此自负,第一次明确表态传承文化是自己的“天命”。虽然曾经也有人评论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铎,铜制木舌,亦即大铃,古代有重要政令出台,或者重大节点,官府便派人摇木铎以警示百姓。天以夫子为木铎,就是上天让夫子教化天下。子贡也说,夫子是“固天纵之将圣”(他本来就是上天造就的圣人),但孔子自己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评论,甚至心情不是很好地批评过。

又过了四年,孔子刚到宋国,有一天,他正在大树下讲学,宋司马(官名,掌管征伐、司法)桓魋派人来搅场子,叫人把树拉倒,跟孔子过不去。据《礼记集解》卷九《檀弓上》记载,早年间,夫子看见桓魋为自己造石棺材,三年都还没有成,便忍不住说:“何必要那么奢靡呢,说不上会死得早腐朽得更快呢。”这样就把桓魋得罪了,桓魋记恨在心,欲杀孔子。弟子们见情况紧急,劝孔子赶紧离开。孔子说:“既然上天赋予了我仁德,他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说匡人和桓魋都不能把他怎么样,这绝不是情急之下对弟子们姑且的安慰。一个人死到临头或者说处在生死危难之际,应该表现出来的就是本性。说这些话时候,孔子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深深地体会到他追求、宣扬的文化礼乐和拥有的仁德,对社会、对他人起着怎样的作用,而且社会发展的趋势也必将是由“无道”到“有道”。“有道”之邦,起根本作用的是“文化”,即现在讲的“软实力”。他把这种使命扛在肩上,不畏惧,不退缩,不惜为之付出生命,虽死犹生。这是孔子的灵魂和尊严,也给了弟子们自信和力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百代以来以孔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拥有的这种文化自信密不可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势不可挡。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既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又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深刻的课题。

王国维先生说:“天不亡我中华,必不亡中华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