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部汉语抽象诗诗集

第一部汉语抽象诗诗集

时间:2022-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第一部汉语抽象诗诗集,是诗人、画家、艺术评论家许德民的《抽象诗》。许德民却表示,读抽象诗如同听音乐,在每个音符的交错中感受美妙,妙不可言。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珂认为,抽象诗掀起了汉语诗歌的“评议与思维革命”。王珂还认为,许德明的抽象诗,作为诗歌探索,作为抽象诗、抽象文学的开创性实践,无疑已经为诗歌史立下一个坐标。

中国第一部汉语抽象诗诗集,是诗人、画家、艺术评论家许德民的《抽象诗》。2013年10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许德民,1953年生于上海。著名抽象艺术家,中国抽象文学的倡导者,复旦大学中文系特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抽象艺术》主编,角度抽象画院、中国抽象艺术网、上海画廊网学术主持。

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著名的大学生诗人、复旦诗社创始人,许德民曾获《诗刊》优秀奖、首届《上海文学》优秀诗歌奖和首届上海市文学奖。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转型为画家,专攻抽象绘画,并且成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为推广抽象艺术,他又系统研究抽象艺术理论,并反刍到诗歌,几经实验,终于石破天惊,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抽象诗”,开创了中国的抽象文学。他的抽象诗和他的抽象画作同气连枝,初看像乱码,读后似懂非懂,隐约能感受到诗人正在挖掘汉诗中抽象审美的艺术价值。

《抽象诗》收入许德民自2005年以来创作的抽象诗和其他诗歌作品,是诗歌创作奇特的新门类,是诗歌体裁创新的尝试,也是抽象文学诞生的标志。书前有诗论家王珂教授撰的题为《要允许“不好懂”的诗存在——为许德民的“抽象诗”一辩》的序言。序中对许德民的抽象诗作了较全面的论述,高度肯定了他的抽象诗,特别是肯定了他的独创精神和意义。

2005年,许德明提出了抽象诗概念并努力加以实践。抽象诗石破天惊,赞同者视抽象诗为“划时代”文学作品,是一次颠覆性的“语言革命”。反对者嗤之以鼻,认为只是一场别出心裁的文字游戏。抽象诗颠覆以往文学惯用的语法、逻辑和语言思维,以“诗从字开始”的全新诗学观念,通过中国文字历史上早已存在但被忽视的“抽象字组”(即毫无逻辑关联的字组),构建具有当代艺术审美内涵的文字视觉形式,并使得抽象诗具有抽象审美的艺术价值,和抽象绘画、抽象装置、无标题音乐等抽象艺术处在同等的审美价值体系中。读许德明的抽象诗,不是以懂不懂作为阅读标准。许德民本人则把抽象诗命名为“天诗”,和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天书”对应。徐冰的“天书”是用谁也看不懂的字刻成一本书。而许德民的抽象诗中的每一个字人人都认识,但是组合在一起却让大家“读不懂”。他们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许德民却表示,读抽象诗如同听音乐,在每个音符的交错中感受美妙,妙不可言。

《抽象诗》中的诗作,颇多如“鸟云看游/野渊临流”“风心夜流天基狱/泥标有火圣粘晨”这样只有视觉冲击而无逻辑意义的文字组合。2013年12月29日下午,在上海季风书园举行的新书发布会现场,就引起了评论家、诗人们的争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珂认为,抽象诗掀起了汉语诗歌的“评议与思维革命”。要理解它,必须确立一些新观念:诗的形式就是诗的内容,诗的语言就是诗本身。王珂还认为,许德明的抽象诗,作为诗歌探索,作为抽象诗、抽象文学的开创性实践,无疑已经为诗歌史立下一个坐标。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当代上海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称其为“聚字词于奇思,融想象于抽象,汇音韵于环佩,集风云于万象”。尽管有学者担忧它今后的发展走向和读者接受问题,著名学者、季风书园创始人严博非却直言“不知道价值何在”,却也乐于“见证它的存在”。许德民的抽象诗真正的价值,或许还在于更远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