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记》的作者有几人

《史记》的作者有几人

时间:2022-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记》的作者是谁?唐代为《史记》做过注解的司马贞曾说:“《史记》者,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司马谈的工作,在今本《史记》中仍然留下了蛛丝马迹。对于《史记》编著的缘起,世人常有一种误解,认为司马迁因替被迫投降匈奴的李陵说情,得罪了汉武帝,身遭腐刑,所以才发愤著书,将自己的苦闷借助《史记》发泄出来。说完《史记》的编著,我们再来谈谈《史记》的增补。

史记》的作者是谁?当然是司马迁。从古至今,每一本《史记》封面上都题着“司马迁”的大名呢。不过,中国的古书,即使只署一位作者的名字,多半也未必就是他一个人写的,前前后后,有搜集材料的,有编订初稿的,有深入加工的,还有修改增补的,几经多手,才使一部书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一部书署名的作者一定是承担了其中大部分工作,但并不是全部。

司马迁和《史记》的关系也是如此。那么,在今本《史记》里,除了司马迁,还有谁的手笔?

首先,我们要介绍《史记》的另一位作者——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4

陕西韩城司马迁墓([法]沙畹摄于1907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传说鲁哀公狩猎时捕获一头麒麟,孔子看见后,认为麒麟是祥瑞之物,不应出现在没有明主的乱世,由此自叹身世,说“吾道穷矣”,不久便去世了。所以古人常常以“获麟”代称孔子之殁。《太史公自序》写道,父亲司马谈临终前,曾拉着司马迁的手交代:孔子死后四百余年间,诸侯兼并,史书丢失,如今汉朝统一天下,应该重新编辑史书,用来记录那些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可惜自己有生之年没能完成这件事,希望儿子继承遗志,以修撰史书为念。这段话说明,编著《史记》的想法,最初来自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回答父亲“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意思是司马谈已经整理、编辑好一些历史资料,可以直接拿来作为《史记》撰写的素材。

唐代为《史记》做过注解的司马贞曾说:“《史记》者,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司马谈的工作,在今本《史记》中仍然留下了蛛丝马迹。较早找到证据的是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他读《史记·赵世家》时发现,其中有这样的话。

太史公曰: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嬖于悼襄王。悼襄王废适子嘉而立迁。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

这段话表明,《史记》作者在撰写《赵世家》的过程中,曾听冯王孙讲过一些关于赵国的史实。那么冯王孙是谁?他是西汉大臣冯唐的儿子冯遂,字王孙。《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推算起来,汉武帝即位时,冯唐已经九十余岁,其子冯遂也已六十余岁,而司马迁才刚刚出生,等到他长大成人,冯唐父子估计早不在人世了。所以顾颉刚认为,《赵世家》“吾闻冯王孙曰”中的“吾”,还有《张释之冯唐列传》“遂,字王孙……与余善”中的“余”不可能是司马迁,只可能是他的父亲司马谈。

另几处蹊跷见于《樊郦滕灌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游侠列传》所述。

太史公曰:……余与他广通,为言高祖功臣之兴时若此云。(《樊郦滕灌列传》)

太史公曰:……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至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郦生陆贾列传》)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游侠列传》)

三篇列传中,作者分别自称与樊哙之孙樊他广、平原君朱建之子有交往,并且亲眼见过大侠郭解。而按照年龄推测,跟这三位人物有交集的应该是司马谈,不是司马迁。

顾颉刚由此判断,《史记》中《赵世家》《樊郦滕灌列传》《郦生陆贾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游侠列传》这些篇目实际上出自司马谈之手。他还提出,《太史公自序》里也存在矛盾的地方,关于《史记》叙事的断限,一会儿说“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指从黄帝到孔子之殁的历史),一会儿又说“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指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这会不会是司马谈和司马迁对《史记》撰写有着不同的计划呢?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司马贞所谓“《史记》者,汉太史司马迁父子之所述也”并非虚言。今天,《史记》的著作权虽然归在司马迁名下,但在实际撰写过程中,他的父亲司马谈也功不可没。

对于《史记》编著的缘起,世人常有一种误解,认为司马迁因替被迫投降匈奴的李陵说情,得罪了汉武帝,身遭腐刑,所以才发愤著书,将自己的苦闷借助《史记》发泄出来。我们读过《太史公自序》,就会明白,编写《史记》本是司马谈的创意,与司马迁受刑无关。司马迁子承父业,他撰写《史记》的时间大致为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及其后若干年,而“李陵之祸”发生在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当时司马迁写《史记》已经写了十年之久,初具规模,他纵然有愤懑之情,也只能影响到天汉二年以后的写作。

5

汉武帝营建的甘泉宫遗址(邓之诚摄于1928年)

说完《史记》的编著,我们再来谈谈《史记》的增补。司马迁死后一百多年,班彪、班固父子为了超越他,重新编辑汉代历史,著成《汉书》。《汉书》和《史记》类似,虽然题为“班固著”,实际上也是父子两代人的心血。《汉书》里有一篇《司马迁传》,提到《史记》说: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言,协《六经》异传,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以俟后圣君子。第七十,迁之自叙云尔。而十篇缺,有录无书。

众所周知,《史记》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一共一百三十篇。按照《汉书》的说法,《史记》流传至东汉,“而十篇缺,有录无书”——《史记》丢了十篇,只剩下一百二十篇了,可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史记》明明还是一百三十篇、一篇不少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国时张晏注《汉书》,对这个问题做了解释:

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

张晏不但清晰地指出了《史记》所缺十篇的篇名,还告诉我们,西汉后期元帝、成帝之间,有一位褚先生补写了其中的四篇。褚先生名叫褚少孙,博通经史,尤其喜爱《史记》,他看到《史记》有残缺,觉得很可惜,于是尽力补缀,凡是他补写的篇目,多有“褚先生曰”的字样。

褚先生曰:臣幸得以文学为侍郎,好览观太史公之列传。传中称《三王世家》文辞可观,求其世家终不能得。窃从长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书,编列其事而传之,令后世得观贤主之指意。(《三王世家》)

褚先生曰:渔者举网而得神龟,龟自见梦宋元王。元王召博士卫平告以梦龟状。平运式,定日月,分衡度,视吉凶,占龟与物色同。平谏王留神龟以为国重宝,美矣。古者筮必称龟者,以其令名,所从来久矣。余述而为传。(《龟策列传》)

褚先生曰:臣为郎时,游观长安中,见卜筮之贤大夫,观其起居行步,坐起自动,誓正其衣冠而当乡人也,有君子之风。(《日者列传》)

然而,读者不免要问,《史记》一共丢失十篇,就算褚少孙真的补写了《孝武本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这四篇,剩下六篇又是由谁补写的呢?这恐怕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谜了。事实上,自古以来,“《史记》亡篇”一直是困扰学者们的一大疑案,有人相信张晏的说法,有人则反驳之,认为《史记》亡篇不是十篇,或张晏揭示篇名有误,或《史记》本无亡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史记》,绝非司马氏父子成书时的原貌,在他们之后,经过不断传抄,必然还有人在这部书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