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境界自古难相别

境界自古难相别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二者颇难分别。因为大诗人所创造出来的境界必然是合乎自然的,所描写出的境界必然贴近于理想。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文人墨客之所以对“境界”如此推崇,是由于它开启了引人入胜的无限遐想空间。《人间词话》手稿版中,这里用的可是“区别”呢。“造境”和“写境”的难舍难分,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大特征——虚实相生的体现。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词 解

作者笔下展现出来的世界,有通过想象来虚构出来的,也有描写现实的,这恰恰是理想与写实两派的区别。但是这二者实际上很难进行分辨。因为大诗人所创造出来的境界必然是合乎自然的,所描写出的境界必然贴近于理想。

评 析

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自一方面言之,则必吾人之胸中洞然无物,而后其观物也深,而其体物也切;即客观的知识实与主观的感情为反比例。

——《文学小言》第四则

文人墨客之所以对“境界”如此推崇,是由于它开启了引人入胜的无限遐想空间。那么,这个空间是怎样具体呈现在笔墨之间的呢?先生总结出“造”和“写”两种方式。

造境的奇妙之处在于用虚构或是情感化的理想意象着手,一个“造”字充分体现出作者主观思想对境界的构建与把控,这是对“人”在文学创作中主导作用的有力肯定。

中国古代很早就把“作者”纳入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尚书·尧典》中就有“诗言志”的记载,《荀子·乐论》也有“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的表述。由此看来,先生的“造境”呈现的是心灵对文字的灌注。

相比之下,写境关注的则是现实的状貌。

熟悉国画的人一定知道,国画的笔法取自书法的推运之功。因此,一个“写”字有如马良的一支神笔,点染着朱砂藤黄,一幅雨密燕疏的画卷倏然而就。写境好似一面澄净的水银镜,流光之所及都真真地现了身。

就此,正如先生所说,“理想派”和“写实派”分属开来。但是,这一虚一实真的如此泾渭分明吗?“然二者颇难分别”。

在先生给出的答案里,我们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分别”一词。《人间词话》手稿版中,这里用的可是“区别”呢。一个词的变化就为本节后面的论断开宗明义,“造境”和“写境”可以框定概念而加以区别,但在骨子里却是“你侬我侬”的。

人们常用近代文学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对应“造境”和“写境”。虽然它们并不真切地契合,但在以自然主义为依托的原点上却是一致的。称得上“大诗人”的作品,即便再光怪陆离也要“道法自然”,再至情至性也要发乎自然,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在文学中的传承,也是先生阐明“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的原因。

那么,“写境”就只是自然之色的对照吗?

让我们来仔细观察“写”字的繁体“寫”。其中“臼”是古人把稻谷放在石臼中捣掉皮壳制成米的工具。由此可知,“写”和舂米过程类似,既有对自然事物的收集,也有通过主观分析后去粗取精的提炼。因此,“写境”绝不单单等同于复制,它也是人的思考力的反映,故“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造境”和“写境”的难舍难分,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大特征——虚实相生的体现。南宋诗人叶绍翁曾有一篇名作《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写境与造境

写境者,即以客观之笔写现实之境。譬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等。造境者,以主观之笔写虚拟之境,譬如“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带着闭门羹的扫兴,却被一枝怒放的红杏映入眼帘,这峰回路转的叙述和描写都是自然而真切,可那叫人怦然心动的感觉,却是诗人以满园春色、姹紫嫣红的臆测为读者营造而来的——身未入园,情已感叹。而这一锁、一露、一景、一叹的矛盾,更叠加出沙下金、石中玉的哲理思考。诗人如同一位高超的“造梦者”,点一境而生二境,就连一石二鸟之功也自惭形秽啊!

自然是文学创作基线,“造”和“写”的水乳交融,将诗词装点得亦真亦幻,使读者在虚实间有如徜徉于苏州园林般畅然惬意——有谁能说苏园不是美之大成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