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养精蓄锐,以逸待劳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军虽弱,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这时,强大的敌军变得“兵力疲劳,士气沮丧”,弱小的红军“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精神振奋,士气旺盛。自古至今,兵学家都懂得“以逸待劳”是部队的养精蓄锐,是提高战斗力。此四人都注意到“以逸待劳”与保持己力、消损敌力的作用。

战争是敌我高强度劳苦竞争。谁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谁能保持旺盛的体力,谁能保持旺盛的智力,谁就能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任何一位高明的指挥员,都懂得要使己方精神饱满,精力充沛,要使敌方精神不振,精力贫乏。

毛泽东1936年12月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军事著作中写道:

如果进攻之敌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我们要求强弱的对比发生变化,便只有等到敌人深入根据地。吃尽根据地的苦楚,如同第三次“围剿”时蒋介石某旅参谋长所说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又如“围剿”军西路总司令陈铭枢所说的“国军处处黑暗,红军处处明亮”之时,才能达到目的。这种时候,敌军虽强,也大大减弱了;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红军虽弱,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此时双方对比,往往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或者敌军的绝对优势改变到相对优势,我军的绝对劣势改变到相对劣势,甚至有敌军劣于我军,而我军反优于敌军的事情。(《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208页)

毛泽东使用了源自《孙子兵法》的成语“以逸待劳”。

红军的反“围剿”战争,每次敌军“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毛泽东指挥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牵引敌军在根据地的崇山峻岭水网泥沼里打圈子,在红军和民众坚壁清野袭扰游击中忍饥挨饿、惊恐万状,“围剿”军吃足了根据地的苦楚,敌我“强弱的对比”也就发生了变化。这时,强大的敌军变得“兵力疲劳,士气沮丧”,弱小的红军“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精神振奋,士气旺盛。

毛泽东引用“以佚(逸)待劳”这条孙子兵法成语,目的是为了清算反“围剿”战争中军事冒险主义的“左”倾错误路线,以阐明正确的积极的“战略退却”“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左”倾领导者指挥作战,不懂得用兵的一些基本道理,盲目强调死打硬拼的“消耗战”,僵化于不顾装备低劣而被动挨打的阵地战,愚昧于部队得不到休整的疲劳战。

自古至今,兵学家都懂得“以逸待劳”是部队的养精蓄锐,是提高战斗力。《十一家注孙子》中,各家注“以逸待劳”,都着重于理解和阐述这个军事思想。如杜佑注曰:“以我之闲佚,待彼之疲劳……此理人力者也。”梅尧臣注曰:“无困竭人力以自弊。”王皙注曰:“以余制不足,善治力也。”张预注曰:“佚以待劳……此所谓善治己之力,以困人之力者也。”(《十一家注孙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82页)逸者,是治己之力;劳者,是困人之力。此四人都注意到“以逸待劳”与保持己力、消损敌力的作用。

在毛泽东所指挥的无数次战役战斗中,十分注意部队的休整休息,“以逸待劳”几乎成为一条铁则,千方百计实行之。查阅毛泽东那数以千计的作战电报,许多次都告诫各级指挥员利用两次作战的间隙休整部队,即使在险象环生最为紧张的反“围剿”战争和万里长征路上,一旦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也都是想办法隐蔽自己,让部队险中求安,闹中取静,休整数日,以利再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