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5年1月1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举行的新年干部晚会,并作简短讲话。这一天,毛泽东还同前来祝贺新年的郭述申等人谈话。不管敌人是早倒还是晚倒,我们都要做好准备,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地发展,兵力源资雄厚,生产丰收,财力富足,抗战综合实力增强,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祝贺新年的礼节性轻松交谈中,毛泽东总结“去年”的经验和教训,以为新年度的借鉴,平淡话语说的却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性问题。

采用“最善方略”,促使抗战一步步走近全面胜利。

1945年1月1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举行的新年干部晚会,并作简短讲话。他说:我们的任务是团结一切力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员,中国各阶层人民,国际反法西斯的朋友,都要更好地团结起来。我们团结得越好,对敌人的打击也就越有力量。

这一天,毛泽东还同前来祝贺新年的郭述申等人谈话。郭述申,1941年1月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同年秋天奉命赴延安,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深造。学习期间,曾任该校第三部主任,与毛泽东熟悉。交谈中,毛泽东说:

同敌人斗争要有长远准备。过去只顾眼前,扩兵筹款,不久根据地也搞空了。河南的同志做得对,他们把扩大的军队留在地方,已扩大了一万多地方部队。去年各根据地生产搞得好,部队每人每日五钱盐、五钱油、一斤菜,比前几年好多了。不管敌人是早倒还是晚倒,我们都要做好准备,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71页)

进入1945年,抗日战争已经走过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华战争已不可逆转地走入穷途末路,他们的“倒台”只是“早倒”与“晚倒”的问题。即使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毛泽东仍然要求做好对敌斗争的准备。他的基本思路是: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这种准备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只顾眼前”;一种是“长远准备”。“眼前”要“顾”,可不能“只顾”。只顾眼前的人在根据地“扩兵筹款”,就是扩大人力增加物力,表面发展壮大了,其实把自己的根据地“搞空”弄穷了。毛泽东则主张长远准备,他举河南和“各根据地”的例子,说他们扩军后“留在地方”,年度“生产搞得好”,部队日常盐油菜粮供给“比前几年好”。两种“准备”都着眼于增加兵力和财力,但效果不同。前者客观上把根据地“搞空”,是“水落石出”式的“准备”;后者考虑到把根据地“搞实”,是“水涨船高”式的“准备”。

长远准备是养根固本。根据地发展,兵力源资雄厚,生产丰收,财力富足,抗战综合实力增强,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祝贺新年的礼节性轻松交谈中,毛泽东总结“去年”的经验和教训,以为新年度的借鉴,平淡话语说的却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性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