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革命不能文质彬彬

革命不能文质彬彬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是说随着历史的演变,文质彬彬渐渐成为一个成语。对于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毛泽东高屋建瓴地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从各方面来说革命是不同于一般社会活动的,是不能用“文质彬彬”的改良主义方式进行革命的,也不能以“文质彬彬”的态度来要求农民运动。

论语·雍也篇》第十八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大意是,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未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像个管文书的官,有点虚浮。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适当,才是个君子。”

文质彬彬,文就是花纹,纹饰,外表的表现。这里指文采、修饰。引申为文明、文雅。 “质”指朴素的质地,未加修饰的本来状态。引申为质朴、朴实;内在的品质。 彬彬:指文与质配合恰当。

质与文是孔子品评人格修养的一对范畴。在他看来,在一个人修养上,既不能让“文胜于质”而流于文弱,也不能让“质胜于文”而流于粗野,理想的人格就在于质朴与文雅的统一和中和。只有文与质二者配合适当,才是君子应有的文雅风度。

后人却把“文质彬彬”用来泛指人的举止文雅,偏离了孔子的原意。就是说随着历史的演变,文质彬彬渐渐成为一个成语。它的内在含义,也从原来的内朴外文,转移到了既文雅又有礼貌上来。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中,运用了这一成语。他说: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7页)

1926年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蓬勃地开展起来了。农民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农民运动建立了农民武装,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

对此,地主劣绅、国民党右派恶毒地攻击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大叫“糟得很”。共产党内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为反动势力所屈服,也跟在地主资产阶级的后面指责农民运动“过火”“过左”,甚至极力压制农民革命。

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毛泽东亲自到湖南考察了农民运动,走访了湖南五县,并写了这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泽东用极丰富的事实内容和精辟的论述彻底揭露了反动派诬蔑农民运动的种种谬论,有力地驳斥了党内机会主义者对农民运动的责难和攻击,对农民革命运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对于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毛泽东高屋建瓴地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论语》里的“文质彬彬”,作为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们的人格标准,无疑是有其文化价值和进步意义的。然而,在推翻一个旧制度、建立一个新政权的社会变革时期,固守“文质彬彬”与“温良恭俭让”的立场,则是对革命的妥协和退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毛泽东借用《论语》中的这两句话来批驳右倾机会主义者诬蔑农民运动“过分”的说法。

毛泽东接着指出: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从各方面来说革命是不同于一般社会活动的,是不能用“文质彬彬”的改良主义方式进行革命的,也不能以“文质彬彬”的态度来要求农民运动。只有采取暴烈的行动,即像农民运动那样来进行革命,才是真正的革命。才能达到推翻反动的统治阶级,实现革命的最终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