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孟子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意思是说,完全相信《尚书》,那不如没有《尚书》。孟子提出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一读《书》原则非常重要,不但对人们研究《尚书》有所启发,而且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已成为教育人们读书时不要盲目迷信书本,应该加以分析,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名言。

(引用之六十二)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语,出自《孟子·尽心下》第三章: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书》即《尚书》。儒家经典“六经”的提法出现后,《书》又称《书经》。《武成》是《尚书》中的篇名,主要叙述周武王伐纣之事。孟子对《尚书·武成》篇中记载的周武王伐纣血流成河,以致将杵(捶衣或舂米用的圆木棒)都漂浮起来的事情持怀疑态度,其理由就是周武王是仁义之君,他讨伐暴君纣王是正义之战,断然不会出现如此血腥的场面。

所以,孟子说: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意思是说,完全相信《尚书》,那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尚书》中的《武成》篇,所取的不过两三页而已。

孟子这番经验之谈,自有他的道理。孟子从他的王道仁政思想出发,认为“以至仁伐至不仁”的王者之师,可以“传檄而定天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他不相信《武成》篇所记载的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在牧野会战时“血之流杵”的记载。

这说明在历史记载和理论推导之间,孟子是重后者的。孟子的疑古精神可嘉,但难免有武断之嫌。孟子对《武成》篇的看法,其理由正确与否姑且不论。但他这种读书存疑的治学方法却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孟子提出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一读《书》原则非常重要,不但对人们研究《尚书》有所启发,而且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孟子反对死读书。他认为不能迷信书本,不能认为凡是经书上说的就可信,而应该对书上讲的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考证。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已成为教育人们读书时不要盲目迷信书本,应该加以分析,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的名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