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凌虚台记(苏轼)

凌虚台记(苏轼)

时间:2022-0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凌虚之所为筑也。文章前半部分记了筑台的缘起,太守择地、凿池、筑台的过程及命名“凌虚”的原因,这一部分是实写;后一部分虚写,借物抒情,抒发了“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和“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的思想感情,点出了“世有足恃者,却不在乎台之存亡”的观点,表现了作者的历史沧桑感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与当时一些士大夫的消极颓废、吊古伤今的思想相比,显得很可贵。

国于南山之下〔1〕,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2〕,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3〕。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4〕,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5〕,而求文以为记。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6〕。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7〕,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8〕,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9〕。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10〕,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注释】

〔1〕国:指都市,城邑。这里用如动词,建城。

〔2〕丽:附着。终南:山名,亦名南山,在西安市南。

〔3〕陈公:当时的知府陈希亮,字公弼,青神(今四川青神县)人。宋仁宗(赵祯)天圣年间进士。公,对人的尊称。杖履:指老人出游。

〔4〕累累(léi léi):多而重叠貌,连贯成串的样子。旅行:成群结队地行走。髻(jì):挽束在头顶上的发。

〔5〕从事:汉以后的官名,宋代已废除,此处指僚属。

〔6〕虺(huǐ):毒虫,毒蛇。窜伏:潜藏,伏匿。

〔7〕祈年、橐泉:秦时二宫名。

〔8〕长杨、五柞:汉朝二宫名。长杨本秦旧宫,至汉代又加以修饰。

〔9〕仁寿:隋代宫名。九成:即仁寿宫。

〔10〕诡:怪异。

美文共赏

苏轼的上司凤翔府知府陈希亮建了一座登高眺望的土台。本文就是苏轼为这座土台撰写的一篇记事文章。

文章前半部分记了筑台的缘起,太守择地、凿池、筑台的过程及命名“凌虚”的原因,这一部分是实写;后一部分虚写,借物抒情,抒发了“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和“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的思想感情,点出了“世有足恃者,却不在乎台之存亡”的观点,表现了作者的历史沧桑感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与当时一些士大夫的消极颓废、吊古伤今的思想相比,显得很可贵。文章结尾处,不直接点出究竟什么是“足恃”的东西,这就使文章更为含蓄而耐人寻味。

本文内容具体实在,直陈其事,严谨畅达,有实有虚,实虚结合,含意颇深,发人深省。

本篇名句

“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

事物的兴废和成毁,无法预料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