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

时间:2022-0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8〕梅圣俞:名尧臣,北宋诗人,为诗力主平淡,反对浮艳,在当时影响很大。这是作者为他的朋友梅圣俞的诗集作的一篇序。梅圣俞是北宋著名诗人,在仕途上终身不得志。他的诗写得很好,风格深远闲淡,欧阳修认为他是“穷而后工”。欧阳修这篇序文之所以历来受人推重,主要原因在于作者提出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1〕,夫岂然哉〔2〕?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3〕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4〕,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5〕,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6〕,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7〕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8〕,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9〕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10〕,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11〕,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12〕:“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13〕。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14〕,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注释】

〔1〕少达而多穷:作诗的人在功名富贵或事业上得意的少,穷困不得志的多。达:显达。穷:穷困不得志。

〔2〕夫岂然哉:难道真是这样吗?

〔3〕蕴其所有:胸中怀藏他所有的才学、抱负。蕴:藏蓄,积聚。

〔4〕多喜自效于山巅水涯之外:大多喜欢在山水之间放浪。指过隐居生活。

〔5〕兴于怨刺:兴起怨恨、讽刺的念头。

〔6〕道:表达出。羁臣:羁旅之臣,即在外地宦游的官吏,也可泛指贬谪在外的官员。

〔7〕殆:大概、几乎。

〔8〕梅圣俞(1002—1060):名尧臣,北宋诗人,为诗力主平淡,反对浮艳,在当时影响很大。有《宛陵先生集》。荫补:因上代官爵而推恩补官。

〔9〕累举进士:屡次参加进士考试。辄抑于有司:每次都受到主考官的压抑。有司:负有专职的官吏,这里指主考官。困于州县:只在州县做小官。

〔10〕辟书:聘书。古代地方长官可自行延聘幕僚。

〔11〕宛陵:今安徽宣城市。

〔12〕王文康公:王曙,官至宰相,卒谥文康。

〔13〕次:编。

〔14〕遽:骤然,立刻。

美文共赏

这是作者为他的朋友梅圣俞的诗集作的一篇序。梅圣俞是北宋著名诗人,在仕途上终身不得志。他的诗写得很好,风格深远闲淡,欧阳修认为他是“穷而后工”。欧阳修这篇序文之所以历来受人推重,主要原因在于作者提出了“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概括了我国古代许多作家的生活与创作道路,对后世很有影响。

本文行文起伏跌宕,长于变化,多角度多手法地证明了中心论点。为了突出梅诗之“工”,先说他自幼出语惊人,这是铺垫;次说他的文章“简古纯粹”,但人们却只知其诗,这是以文之美来衬托诗之工;再说“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这是借公众的推崇来赞扬梅诗之工;接着又写到王文康公对梅诗的赞叹,这是借名人名言来旁证;最后还通过作者自己对梅诗的热爱来侧面烘托梅诗之工。再则特点是虚实并举,有起有落。作者先通过虚设,写其若能“幸得用于朝廷”,则必将功德宏伟,这是大扬;后文突转,写实,叹其终身不得志,久而将老,令人悲从中来,这是大落。一虚一实,不仅正反对举,事理昭彰,而且情致跌宕,感人备至。

本篇名句

“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所以,越是穷困,写出来的诗就越好。那么,并非诗能使人穷困,而是诗人穷困了才能写出好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