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游仙诗(其五)

游仙诗(其五)

时间:2022-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珪璋例外,它无须加帛,可以独行成礼。这是郭璞《游仙诗》第五首。诗人以此来表明机遇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机遇太早或太晚,都会对其造成摧残,诗人不禁为人才的遭遇而悲叹。本诗悲叹才智之士的生不逢时,与其说是游仙诗,不如说是讨论人才问题的政论诗。钟嵘说郭璞《游仙诗》“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道出了郭璞隐藏在游仙诗中的怀才不遇的情感。

郭璞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潜颍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注释]①逸翮—善飞的鸟。翮,羽茎,这里指鸟。迅足—善驰的兽。这两句比喻有才能的人都希望施展抱负。②增澜—大的波浪。吞舟—指能吞舟的大鱼。《韩诗外传》:“吞舟之鱼,不居潜泽。度量之士,不居污世。”这两句是说,清澈见底的水中,没有重重波浪,怎么能游动吞舟大鱼呢?意指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客观条件,同样不能施展才能。③珪璋—玉器名,古代一种名贵的玉制礼器。古代朝聘之礼规定,璧玉须加上束帛,玉帛同行,才成礼品。而珪璋例外,它无须加帛,可以独行成礼。故有“特达”之说。同时,珪璋又常比喻美好高贵的人品。明月—一种贵重的宝珠。诗中比喻有才能之人。这句用《汉书·邹阳传》典:“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这两句阐述的是才与识才、人与环境的关系,结合起来理解就是,有才能的人,即使像珪璋明月一样,秉性高洁,独善其身,但是如果其才能不为人所理解、赏识,那最终还是像明珠在暗中投掷,而不得施展其才能。④潜颖—指在幽潜之处结穗的植物。青阳—春日。陵苕—指在高处的植物。这两句是说植物因所处境地不同,有的怨春光姗姗来迟,有的恨风霜匆匆早到。以比喻时机不遇,天施之偏,卑微者恨不能显达,显达者又怨位高易摧,荣华不能长保。⑤零—落。缘—沿。缨—系冠的带子。

赏 析

这是郭璞《游仙诗》第五首。诗人抒发自己空有才华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无法施展抱负的不平之感,感叹生不逢时。

诗歌开篇就说有才华的人都希望可以一展抱负,就像善于飞翔的鸟儿,一心想要飞上云霄,又像善走的动物想要远游。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赏识。清澈见底的小河没有大的波浪,怎么能放得下大鱼呢?这是比喻有大才华的人局限于小地方无法施展才能。诗人就环境对有才华的人的影响作了分析。

接着,诗人认为即使像璋明月一样具有高尚的才能,如果不被理解、赏识,也一样会像在黑暗中把明珠投掷给人,为人所拒,不得施展。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生活在隐蔽之处的植物埋怨春天来得太迟,生活在高处的植物则悲哀秋天来得太早。这两种植物分别代表失意和得意之人,因所处的环境不同,失意之人怨恨不能早早得到赏识,得意之人埋怨不能长久地保持荣华。诗人以此来表明机遇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机遇太早或太晚,都会对其造成摧残,诗人不禁为人才的遭遇而悲叹。

本诗悲叹才智之士的生不逢时,与其说是游仙诗,不如说是讨论人才问题的政论诗。钟嵘说郭璞《游仙诗》“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道出了郭璞隐藏在游仙诗中的怀才不遇的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