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麽是古漢語

什麽是古漢語

时间:2022-12-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漢語是現代漢語所由發展的那一種語言。這就是説,現代漢語是在古漢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這一情況下,我們要説,什麽時候的漢語是古漢語,什麽時候的漢語是現代漢語,這是很難清楚地用一條綫來劃分的。因此學習古漢語的重點應該是文言文,同時要適當地照顧到古代的白話。

古漢語是現代漢語所由發展的那一種語言。這就是説,現代漢語是在古漢語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既然現代漢語以古漢語爲發展的基礎,那麽現代漢語和古漢語必然就有許多聯繫;既然現代漢語是在古漢語的基礎上發展過來的,那麽現代漢語和古漢語當然也有許多不同。在這一情況下,我們要説,什麽時候的漢語是古漢語,什麽時候的漢語是現代漢語,這是很難清楚地用一條綫來劃分的。

現代漢語的孕育期,可以上推到13世紀的元代,但是它的正式形成則應該以五四運動爲起點。因此,我們可以粗略地説:元明到“五四”之間的漢語可以認爲是近代漢語,而其時文言文仍在書面語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對於那一部分文言的作品,可以劃入研究古漢語的範圍以内。

“五四”以前的漢語是怎樣一種情況呢?必須知道,語言是發展的,在這樣長的年代裏,語言不斷在變動。敘述這些變動,是漢語史的任務,在這裏我們不能多花筆墨。可以説的是下列兩點:

第一,從春秋後期、戰國到西漢,漢語的書面語言已達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它已吸收、融化方言中的有用成分而成爲詞彙豐富、語法相當嚴密的、具有共同性的書面語言。這就是一般所説的“文言”。從那個時候直到清代的“文言文”(或稱“古文”),基本上都是用這種語言寫作的。

一般所稱的“古文”,多指散文而言。同散文相對,有所謂“駢文”,即對偶形式佔絶對優勢的文章,雖然古文家和駢文家常常互相詆斥,但兩者只是加工形式的不同,只能説是文言文的兩個分支。

文言文用於上層社會中,給統治階級服務了一個極其漫長的時期。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它負荷了記録、傳播、積累祖國文化業績的任務,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都曾用這種語言、這種文體遺留給我們不少文化瑰寶。

第二,文言文是從口語的基礎上加工凝煉而成的,文言文一經形成,就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脱離活的口語的趨勢。這不是説文言文是和口語完全絶緣的。例如《孟子·公孫丑上》説:“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1],不如待時。’”“鎡基”就是齊人的口語。司馬遷的《史記》也很多地吸收口語,如《陳涉世家》的:“夥頤,涉之爲王沈沈者[2]!”《張丞相列傳》周昌的話:“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3]。”就是後來的文言文,像《晉書》、《南史》、《北史》等,也不可避免地要吸收若干六朝的口語進去;自稱“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的韓愈的古文也不能和當時的口語絶緣[4]。但是文言文畢竟基本上是爲統治階級服務的,封建士大夫總是排斥在他們看來是“鄙俗”的民間語言的,因此古代民間的語言就不可能在文言文裏全部反映出來,而民間的語言也不爲以前研究語言的人所注意。因而我們在閲讀古代民間的作品時,有時會感覺到比文言文還要難懂。唐、五代的變文,宋人的話本,金、元的戲曲等都是如此。

古代的口語,即白話,在民間不斷地發展着,成爲現代漢語的主要發展根源,由於過去不够重視和缺少收集、整理、研究,今天就迫切需要彌補這一缺陷。

古漢語是古代文言和白話的總稱,就研究方面説,古代白話的研究是很迫切需要的。就學習古漢語來説,文言文在這兩部分中不失其重點的地位。因爲文言的規範性較强,懂得文言文後再研究古白話比較容易;古代用文言寫作的東西範圍很寬廣,無論是政治、哲學論著,歷史文獻,文學中的詩、文、詞乃至戲曲、小説都經常有文言成分在那兒起着作用。因此學習古漢語的重點應該是文言文,同時要適當地照顧到古代的白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