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希望总是有的

希望总是有的

时间:2022-1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迎着阳光和雨露,王村民每天都快乐的下地劳作,在大地上奏响动人的乐章。王村民是村庄里的老人了,见过的世道比村庄里的年轻人听到的多。日子虽然万花筒似的变化,但变不出王村民的眼睛。王村民的担忧却出来了。第二天果真有几辆小车进入村庄,进入厂子,乡亲们注意到了村长脸上的乌云,心里“哼”道,看你还神气几天!记者进村庄采访时,正碰到在地里劳作的王村民。王村民连连摇头否认,嗯嗯嗯嗯。

绵延的长白山铺过村庄,乡亲们便有了一份踏实,世世代代便在这份踏实中生活着

喝着甘甜的山泉生活着,幸福,快乐。

乡亲们在长白山下盖了几间小屋,屋里圈着泉井。

太阳出来时,阳光总是翻过长白山,一层层洒在静谧的村庄、良田上,落在小屋上。

迎着阳光和雨露,王村民每天都快乐的下地劳作,在大地上奏响动人的乐章。王村民是村庄里的老人了,见过的世道比村庄里的年轻人听到的多。日子虽然万花筒似的变化,但变不出王村民的眼睛。

王村民眼里总是盛满了笑。

王村民亲眼看见公路从村庄擦身而过,房屋在公路旁接踵而起。飞速的汽车轮从此让村庄不得不处于兴奋中,乡亲们的欲望也被唤醒了。王村民的担忧却出来了。

可不,村庄的小路变宽了,连接着公路。公路变成了街道,乡亲们变成了商贩。

望着公路中穿梭的车辆,更多的村民生出了希望。

传出消息,村庄里要建厂了,年轻人有望当上工人了。

真的建厂了。在长白山下。

厂建好了,开始生产了,乡亲们失望了,厂子根本不在村庄招收工人;更失望的是,长白山下的几间小屋里,泉井从此不再清澈,发乌,发臭……乡亲们这才弄清厂子其实是化工厂。

与乡亲们世代相依为命的泉水,被厂子切断了泉脉。

大伙要砸了厂子,被村长喝住了。

乡亲们这才恍然大悟,村长其实才是化工厂的幕后老板。

乡亲们反映到上边,才隐约听说上边也有人撑腰。反映到更上边,总算看到更上边的人的笑脸。

更上边的人穿着制服,一脸谦和,请他们坐下,递过茶水,掏出小本,一本正经地听他们七嘴八舌,耐心地一条条记下。然后一脸谦和地安慰他们,放心,你们反映的问题,我们立马派人下去监测。

说话的是环保局的人。乡亲们心里热乎乎的,七嘴八舌说,还是上边的人好。

环保局的人说,如果你们反映的问题属实,我们坚决关闭。

像一团蜂蜜塞进了乡亲们的口中。

第二天果真有几辆小车进入村庄,进入厂子,乡亲们注意到了村长脸上的乌云,心里“哼”道,看你还神气几天!目睹厂子仍冒乌烟,心里“哼”道,看你还能猖獗几天!乡亲们脸上就有了灿烂。

小车走后,厂子的乌烟并没停止。

一天又一天过去,厂子的乌烟仍没停止。

乡亲们也没有得到上面任何答复。

乡亲们跑到上面环保局质问。

还是那位一脸谦和穿制服的人,掏出小本,耐心地听他们七嘴八舌,一一记下。然后说,我们监测过了,没有问题。

乡亲们说,你们不是到现场看过了吗?乌烟污水你们没见吗?

穿制服的人仍然一脸谦和地说,经过监测,各项指标都符合规定,手续也是齐全的,没有什么问题。至于山泉水,也不一定是厂子污染

乡亲们哑口无言,知道走错了门,只想回村庄砸了厂子。

可乡亲们最终没有砸厂子。原因是,大家看见王村民一家老少从长白山上背水下来了。一家家开始效仿。

想砸厂子的人一天天减少。

怨声从乡亲们的嘴上咽进肚里。

现在,提起那化工厂,村庄里的人几乎就是一丝苦笑。

就这样,长白山下的小厂越来越多。

村庄被严重污染。

村庄里有一位教师终于忍无可忍,通过网络向媒体发了一封投诉信,希望通过舆论监督来改变村庄的环境。

信发出不久,村庄来了两位记者。

记者进村庄采访时,正碰到在地里劳作的王村民。记者问,大叔,听说你们村庄被一个化工厂污染了?王村民连连摇头否认,嗯嗯嗯嗯。

记者再问,王村民却不言语了。

记者想找到那个写投诉信的人,村庄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记者无可奈何地走了。

目睹记者走出村庄,乡亲们的心里却是矛盾万分。

他们多么希望,突然有一天,报纸上登出化工厂污染的事,然后来人把厂子轰轰烈烈地拔了。

朴实的乡亲们,总是耐心地活在这样的希望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