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碧波红莲说王公

碧波红莲说王公

时间:2022-1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盘弯曲折的芝水在穿越瑞岩山的层峰叠峦之后,化作芦江之水,静静地向东流去。约四五里后,到达柴桥镇南隅,与发源于福寿山的龙泉水相汇成为水面浩瀚的陈胜洋。清晨,当水雾如轻纱一样地飘逸在水面,微风吹皱一池碧波的时候,小岛就像一片浮在水面上的莲叶,而那红色的建筑物就像一朵鲜艳开放的红莲,在粼粼的碧波中娇艳欲滴,吸引人们去岛上一觅“芳”踪。不管陈胜洋的水涨得多高,小岛总是像莲叶一样浮在水面上,不会被淹没。

盘弯曲折的芝水在穿越瑞岩山的层峰叠峦之后,化作芦江之水,静静地向东流去。约四五里后,到达柴桥镇南隅,与发源于福寿山的龙泉水相汇成为水面浩瀚的陈胜洋。过去,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就连底下的黑色沙石也清晰可辨,所以乡民们习惯称之为乌沙碧。在这绿水之上有一座圆形小岛,岛上有一红墙围起来的飞檐建筑。清晨,当水雾如轻纱一样地飘逸在水面,微风吹皱一池碧波的时候,小岛就像一片浮在水面上的莲叶,而那红色的建筑物就像一朵鲜艳开放的红莲,在粼粼的碧波中娇艳欲滴,吸引人们去岛上一觅“芳”踪。据说,这莲叶状的小岛还很有灵气呢!不管陈胜洋的水涨得多高,小岛总是像莲叶一样浮在水面上,不会被淹没。

那么,是谁得以栖身在这一风水宝地呢?原先,跨过连接小岛的石桥,可见四面环碧的小岛上有一座明清时建的暗红色殿宇式建筑,它由门殿、大殿、戏台及两厢的楼屋组成。大门两旁雄踞着两只高大威武的石狮子,门前面的广场上耸立着两根插向天空的木旗杆。俗话说“黄寺红庙黑祠堂”,那么从这一建筑的格局和暗红色墙体来看,人们便可以断定这是一个庙宇了。举步登上门殿的石阶,可以看清大门两边的饰板上分别镌刻着“‘人杰地灵”和“钟灵毓秀”四个大字。门梁上悬挂着一方黑底金字匾额,与众不同的是,匾额上的字不是庙名,而是“晋宋遗灵”四个大字。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推开厚重的大门,到里面去看个究竟吧!

进门后是一座戏台,戏台与大殿之间是一个宽广的天井,沿着天井两旁的厢房走廊,就可以到达大殿。大殿内塑有两座菩萨的雕像,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均戴一字翼珠冠,着红色龙纹海牙袍,安详地坐在高台上。台前有朱漆描金的高大供案,殿柱上挂着楹联。在请教里人之后,才知道白脸菩萨是宋朝曾任鄞县县令的王荆公,红脸菩萨姓鲍,晋朝时因赈灾有功也封为荆公,人称鲍荆公。至此,我方领悟了庙门匾额“晋宋遗灵”的正确含义。但是我仍为大门为什么不书庙名而疑惑,于是再次请教里人,才知道其中有一段隐情:原来,王荆公就是北宋神宗年间以变法而名垂青史的王安石,宋神宗以后的皇帝对变革的态度褒贬不一,有一段时间内他还被看作“奸人”。但他却因治理芦江,泽被两岸百姓,永久地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为避免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人们在建庙时就以这块匾额替代了庙名,并请出了晋代的鲍公作为封建统治者追查时的挡箭牌。由于庙初建在大溟紫石山下,就俗称“紫石庙”了。

历史已经翻过“熙宁变法”沉重的一页,王安石的功过是非在历史上也有了明确的定论,但他对当地人民究竟有多大贡献,竟值得人们冒险去祭祀呢?带着这一疑问,我翻开了尘封许久的《镇海县志》。

紫石庙 祀宋王安石,宰鄞时筑穿山塘,民赖安居,故奉至……(乾隆志)

王荆公祠 宋庆历七年王安石为鄞宰,巡视穿山,筑长堤百余丈以捍海潮之入,建石碶浚河渠以限河水之出……(乾隆志)

穿山碶 庆历年间,荆国王公宰鄞时凿山为之。(宝庆志)筑堤捍浦为河,于堤西石岩凿三窍为碶,阔三丈六尺,高三丈。(嘉靖志)

王公塘 上达县城,下过穿山郭巨。(乾隆志)塘起于孔墅岭下,自西而东,横亘以阻海潮,故老相传为宋荆公宰鄞时所筑……其后石高塘、金公塘、千丈塘,由南而北均倚其塘身为起点。岩乡二都之有塘以此为最先。

在王安石自撰的《鄞县经游记》中,也记录了他当时考察岩泰和芦江水系的足迹。

庆历七年十一月丁丑,余自县出,属民使浚渠川……戊寅,升鸡山,观碶工凿石,遂入育王山,宿广利寺(阿育王寺)……辛巳,下灵岩,浮石湫之壑(今大碶镇石湫河)以望海,而谋作斗门于海滨,宿灵岩之旌教院(塔峙华岩禅寺)。癸未,至芦江(柴桥镇芦江河),临决渠之口,转入瑞岩之开善院(紫石瑞岩寺),遂宿……

关于王安石造穿山碶的事迹,当地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王公修碶时,原先采用在江口围堤、砌石的方法,但白天刚投下的石块和围起的海堤,一到夜晚就被海潮和江水冲击得精光,王公为此寝食不安。一日,秉烛夜读,以谋求处置方法,至三更带衣蒙眬入睡,见一白胡子长者,授以凿山为碶、引流入海之法。及明,依言选定左岸小山为碶基,使石匠凿之,当下凿几十米后,遇一黑色石岩,斧凿不入。无法之际,又夜梦神人,言此石需有人英勇献身,洒热血于岩石上方才可凿开。王公惊醒后,暗萌为民牺牲之心,即呼二水师(水利工程师)入内嘱托修碶后事。此情感动两位水师,翌日王公来到山崖之上,正欲为民献身之时,忽见两位水师抢先跃入深渊之中,顿时血洒黑石岩。这时突听一声巨响,黑石爆裂,从中飞出十八只金麻雀,直向东海。半途中,这群金麻雀在对面小岛的顶巅处一停,踏斜了这座山顶,惊乱之中向更远处的一座小岛飞去,藏匿其中,因此人们把这座山顶被踏斜的小岛叫“踏斜”,把藏金麻雀的岛叫“金藏”。黑石岩爆裂后,穿山碶也随之竣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英勇献身的水师,在岸边建了一座“水师殿”并塑像供奉他们,为了感谢王公造福于民,还在碶旁造了王公祠来纪念他。久而久之,“踏斜”和“金藏”二岛名也在人们的口中变成了“大榭”和“金塘”。“金塘十八岙,岙岙出个大好佬”这一俚谚说的就是这一动人传说。

其后穿山碶得到了多次修缮,《镇海水利志》载:

穿山碶,宋庆历年间(1041—1048)荆国王公宰鄞时凿山为之,人呼为穿山老碶。清乾隆三十年(1765)里人刘怀滨等建穿山旱碶,潦则泄之,旱则阻之。光绪六年(1880)里绅郑钫、曹惠锡、周锡祺、胡宗水等呈准郡守宋公拨给公款一千贯为修碶经费,移址山麓,至七年(1881)秋告竣,名之曰新碶。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穿山碶的排泄功能,将其改建成有七个孔的七眼碶,每孔净宽2.5米,设计流量为90立方米每秒,用钢螺旋启闭。1966年改木质闸门板为钢丝折板闸门。1972年,改人力机械启闭为电动启闭,并在碶上加建启闭室。穿山碶以钢筋水泥的七孔身躯静静地横跨于芦江出口处,连接着穿山半岛的交通,碶面围以水泥镂花栏杆,启闭室的墙上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八个鲜红大字,时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水利工程带来的恩惠。

今日的穿山碶已向外迁址重新建造,昔日的“古碶腾蛟”景观已成为柴桥人心中的记忆。那时,每当春夏的雨后,芦江恢复了往昔的壮阔,河水溢向两岸,一派“潮平两岸阔”的景象。混浊的流水汹汹地涌向穿山碶,碶闸开启了,湍急的河水向七孔中挤去,从碶外看犹如七条蛟龙翻滚呼啸着游向东海,虽然没有黄果树瀑布的壮观,但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与趁着碶闸放水在穿山碶旁张网的捕鱼人,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奋战的动人场面。但是穿山碶更多时候是沉默的,风和日丽的时节,芦江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碶闸雄姿,处于碶外的穿山港迎接着满载而归的艘艘渔船。穿山碶上还时不时驶过一些车辆,走过许多面带欢笑的乡民,一切是那样的宁静、有序和生机盎然。古老的穿山碶默默地凝视着与之相对的大榭岛上正在崛起的幢幢高楼、宏伟的跨海大桥以及进出港口的万吨巨轮。

当我收回放飞的思绪,细论之,王公对柴桥以至北仑的贡献果然大矣:其一,凿山为碶,捍浦为河,治理芦江,变荒滩为良田,化水害为水利,至今地表水资源1.377亿立方米的芦江河仍在润泽着芦江两岸众生。其二,筑王公塘,开江南海塘围垦之始,使海涂成为南北两块弯月状的柴桥、大碶平原,面积达31.6万亩。该塘又为其后金公塘等海塘的建设和围垦奠定了基础,最终使滔滔下洋成为陆域,为现今北仑港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大片土地资源。其三,芦江畔的开发,促成了海晏乡向柴桥镇的演变,王公塘的建成使当时的鄞东贸易中心从石湫转移到大碶,繁荣了两地的商贸,柴桥镇更赢得了“小宁波”之美称。怪不得海晏、灵岩、泰丘的三乡人民会如此崇拜恩人王安石,多次修葺紫石庙并有将其改造为海晏乡民社之愿了。

当我站在宁静的芦江畔,望着碧波中的紫石庙遗址,脑海中忽然闪出一个念头:佛教中红莲是修成正果的象征,普度众生的人才能够成正果。王安石以其勤政为民的业绩,作出了泽被后世的贡献,这就是正果,就是红莲。愿这红莲永远绚丽,希望这样的红莲越开越多,永远地开在人们的心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