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童年印象里的暖

童年印象里的暖

时间:2022-1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乡里长大的孩子,岁月最明显的痕迹,就是寒冬过后落在脸上两团红红的印记了,在城里上学时,红扑扑的小脸蛋被同学戏称为“红儿团”。印象里总是父亲希望我们好好读书,而母亲总会受邻家婶儿封建思想的影响,偶尔会要我们回家好好学做女红,说将来好找个好婆家。多少年过去了,那幢破屋子和一去不复返的童年一样,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对磨难的刻骨铭心,还有对父母亲的敬仰和感激,以及对那被漫山遍野的白雪覆盖过的往事的怀念。

天刚刚入冬,家属楼里就开始供暖气,一进屋浑身都暖乎乎的。上班前父母一再叮咛多穿点,别冻坏了。

身上捂着厚厚的羽绒服,热气腾腾地从家里出来,我发现在城市这样到处都在保暖的冬天,我却怎么也走不出童年让我饱受寒冷的那些记忆。

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个小女孩,和姐姐我们住在马路边上的一间房子里。记得那是我们临时的家,四面透风,而且周围没有邻居。父亲在县城上班赶不回来的那晚,门环那金属的撞击声,在四周寂静的夜里特别响。和姐姐我们头挨着头挤在被窝里,默不作声,恐惧着久久不肯睡去。咣啷咣啷,整个晚上,耳朵里都是那种动静。其实,那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我们趴在被窝里的时候,母亲坐在炕边上,她握一握我们的小手,说,别怕,有妈妈呢。

冬天到来之前,母亲就早早准备好了御寒的布帘和厚厚的草帘,除了这些之外,她还织了大大小小好些围巾和手套,那时候从来没有发现这些东西如此亲切如此温暖。

乡里长大的孩子,岁月最明显的痕迹,就是寒冬过后落在脸上两团红红的印记了,在城里上学时,红扑扑的小脸蛋被同学戏称为“红儿团”。每年冬天,当第一场大雪飘过之后,我们那间贮立在马路边上的小屋,就有异样的凄冷从四面八方铺天盖地地袭来。整个冬季,透过薄薄的塑料纸钉上去的木格子窗户,我和姐姐常常会念叨同样的一句话:什么时候才能住上可以供暖气的房子?在母亲为我们赶织毛线手套的温暖期待里,我们重新拾起课本,对暖气的渴望,使人有一种要立志好好读书的冲动。

印象里总是父亲希望我们好好读书,而母亲总会受邻家婶儿封建思想的影响,偶尔会要我们回家好好学做女红,说将来好找个好婆家。但最终还是赖着没有辍学,要不然这会儿,我肯定是坐在那个一直灰扑扑的土炕上,一丝不苟地,以一种娴熟的手法,细味那些叫做女红的手艺。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不仅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还可以让你得到想要的一切。好好读书我们就可以离开破屋子住上暖和的新房子,书的神圣自小在脑海里就有了如此的概念。

那时候,我们吃很简单的饭菜、穿补丁的衣服、住简陋的屋子,省出来的钱几乎都交学费了。冬天的早晨,天未亮,迎着袭面而来的寒气出发,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我们用自己的小脚在戈吱戈吱作响的厚厚积雪里,踏出一串实实在在的走出那幢破屋子的脚印,深深的,一直伸向远方……

无论什么时候,想起父亲那双很厚且有着很多层补丁的袜子,我总忍不住地心酸。

多少年过去了,那幢破屋子和一去不复返的童年一样,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对磨难的刻骨铭心,还有对父母亲的敬仰和感激,以及对那被漫山遍野的白雪覆盖过的往事的怀念。

(原载于2001年11月20日网易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