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气清白,将喧嚣留于世俗

正气清白,将喧嚣留于世俗

时间:2022-1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特蕾莎修女于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37岁正式成为修女,1948年远赴印度加尔各答,1950年正式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竭力为处于贫困中的最穷苦者服务。有过半数的人,在特蕾莎修女等人的悉心照料下,日渐康复。

【原文】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意译】

当一个人的意志还没有坚定,不能自我把握控制时,应该远离物欲环境的诱惑,这样就不会使心迷乱,才能领悟到清明纯净的本性;当意志坚定,可以自我控制时,就要让自己多跟各种环境接触,即使看到物质的诱惑也不会使心迷乱,借以培养自己圆熟的灵性。

【解读】

离尘嚣,可令心远离红尘欲念,即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但这只是心灵修行的第一步,更高的一层境界,是在浊世中慢慢修习到身心清净,这样学问修养可达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境界。那么,如何能够在浊世中慢慢修习到身心清净呢?一言以蔽之,即止水澄波。

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心如止水,由浊到静,由静到清,在混浊动乱的状态下平静下来,慢慢稳定,臻于纯粹清明的地步,不容尘埃。儒家曾子所著的《大学》中讲述修身养性时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亦同此理。

特蕾莎修女于1910年生于南斯拉夫,37岁正式成为修女,1948年远赴印度加尔各答,1950年正式成立仁爱传教修女会,竭力为处于贫困中的最穷苦者服务。她曾于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被人尊称为“贫民窟的圣人”,世人亲切地称她为“特蕾莎嬷嬷”。

世人为什么这样尊敬她,这还要从她曾经放弃优越的生活说起。特蕾莎修女原本家境颇丰,可她一心想要成为修女,并率领众人走出了修道院,来到世界上以贫民窟多且脏而闻名、被印度总理尼赫鲁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走进那些不避风雨的贫民窟,置身在贫困者中间。她在那里开办学校,到患病者的家中去医治他们,并给他们带去温暖。

她曾无数次地握住那些在街头将要死去的穷人的手,给了他们临终前最后的一丝温暖,让他们微笑着离开了这个残酷而又冷漠的世界;她亲吻那些艾滋病患者的脸庞,为他们筹集医疗资金;她给柬埔寨内战中被炸掉双腿的难民送去轮椅;她细心地从难民溃烂的伤口中拣出蛆虫;她亲切地抚摸麻风病人的残肢……

她在加尔各答的街头遍寻垂死者,她和修道院(仁爱传教修女会)的修女,将爱心和慰藉分别带给400万被遗弃街头的人。有过半数的人,在特蕾莎修女等人的悉心照料下,日渐康复。

特蕾莎修女的灵魂中有着清白正气,她的心不受欲望的迷惑,她的一举一动都传递着对世人的爱和真诚的关心。

先贤提倡“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愿人守住本身的纯朴善良。做人应如特蕾莎修女,让自己的心灵不容尘埃,一切随着本性的纯朴,不计得失,不求辉煌,只求坦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