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今读》序

〈论语〉今读》序

时间:2022-1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论语〉今读》也即将出版。基因遗传,文化传承。这不能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紧密相关,这不能不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含有深刻的哲理,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战胜的活力。老子的思想,孔子的智慧,《老子》的博大,《论语》的精深,一方面是老子、孔子本人的极其卓越,另一方面更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

《〈老子〉、〈论语〉今读》序

国庆刚去,重阳又来。秋风今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征路上,佳音频传,喜事迭出。《〈老子〉、〈论语〉今读》(以下简称《今读》)也即将出版。我热烈祝贺《今读》出版,我的祝贺是发自我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谐振的真情,心心相印。

我校涂又光先生讲得极为深刻:在基督教世界,几乎每人都得读一本书,《圣经》;在伊斯兰世界,几乎每人也都得读一本书,《古兰经》;那么,我们中国呢?也得如此!读什么?读《老子》与《论语》。作为中国高级人才,还得再读一些中国经典著作。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忧患,作为中国高级人才,作为中国大学生,至少应该读一读《老子》与《论语》吧!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这是不能不读的中华经典。所以,我于1997年规定,我所指导的博士生,从1998年起入学的,必须读《老子》,背《老子》;从1999年起入学的,还得加读《论语》,背《论语》前六七篇;不然,我不接受其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我想,我作出这一决定的认识同两位作者撰写《今读》的认识,可以说是十分一致的。

基因遗传,文化传承。通过基因的遗传,决定了生物(包括人类)的先天素质,即自然素质;而通过文化的传承与熏陶,基本上决定了基于基因遗传基础上的后天素质,即文化素质。基因组合,千千万万,生物品类,万万千千,形成了争奇斗艳、生气勃勃的生物世界;文化(主要是人文文化)千差万别,民族特性万别千差,形成了多姿多彩、雄伟壮观的人类大千世界。世界一是有差别,二是得和谐。没有差别,就产生不了世界;没有和谐,就存在不了世界,世界就无法存在。世界就是基于差别上的和谐,不同而和。差异推动着和谐的发展,和谐保证了差异的共存。其实,《老子》讲的“无为”与“自然”,《论语》讲的“仁”与“天”,就是讲的基于差异基础上的和谐、“天人合一”。我们必须承认差异,而力求其和谐。《国语》讲得多么准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特有文化(特别是人文文化),没有差异,这个民族实质上就不复存在。一个民族,没有同其他民族的广泛交流,没有和谐,这个民族自然就势必会停止自己的进步。世界上只有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这个世界就势必衰亡。“不同同之之谓大”,“有万不同之谓富”。当今世界,科学突飞猛进,技术日新月异,作用都越来越大,所以,我一再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历史之鉴,不可不察。今天,决不能只“精于科学,荒于人文”。

人类文明史经过五千多年风和雨的洗礼、火与剑的考验,作为最古老的民族,作为最古老的文化,只有中华民族,只有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没有消亡,而且没有历史中断。这不能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紧密相关,这不能不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含有深刻的哲理,中华民族具有不可战胜的活力。成仁取义,志不可夺,好道进技,缘督为经,薪火相传,不亡者寿。江泽民同志讲得十分正确:中华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牢固纽带。是的,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些把我国这两三百年来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江泽民同志同美国《科学》杂志记者谈话时所指出的,一是国内的政治腐败,二是国外的帝国主义侵略。我十分赞成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的看法:以我国近两三百年的落后来贬评经过五千多年传承与发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站不住脚的;何况,来日方长,孰优孰劣,如此贬评未免太早!众所周知,世界顶级建筑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先生一再讲过,对他思想与事业影响最大的是《老子》。瑞典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先生1988年1月在巴黎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时讲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国外如此认识、应用与评价《老子》、《论语》,岂不教人深思?!世界上绝对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中国传统文化也必定有自身不足之处。然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思想感情的熏陶,对思维能力的开拓,对精神境界的提升,对民族人心的凝聚,对有关关系的认识,其影响,其作用,其贡献,其深度之深,其广度之广,其高度之高,其强度之强,都必须予以充分肯定,历史就是铁证!

其故何在?老子的思想,孔子的智慧,《老子》的博大,《论语》的精深,一方面是老子、孔子本人的极其卓越,另一方面更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智慧结晶。在老子、孔子之前,我们民族先人,在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之中,积累了大量的处理个人、他人、集体、社会、自然界以及多方面之间关系的丰富经验、教训与认识;而老子、孔子处在春秋末期这一特殊时期,凭着他们广泛的实践与深沉的思考,凭着他们渊博的学识与卓越的天才,他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与认识,吸取了当时百家争鸣的营养,对指向人生、社会、自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类深刻的、永恒的、普适的问题,对“万变不离其宗”的“宗”,作了深入思考与总结。正如冯天瑜教授1995年在原华中理工大学演讲中所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元典提供了哲理式的框架,而非实证式的结论,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原型,而非封闭式的教条,给人以灵感的清泉,而不至于因内容与形式的时代局限性沦为明日黄花,而一再发挥巨大的启迪功能。我深感,《老子》、《论语》,同源互通,形异质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源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如同东西方许多先哲的经典著作一样,它们含蓄的哲理是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历史将证明朱清时院士、冯天瑜教授以及许多有关学者的论断完全正确。正因为这一巨大的启迪,后人的心得与诠释才有同有异,这正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进一步发展、丰富与凝聚,仁仁智智,就毫不足怪了!

北京大学校史馆有八个字讲得很好:“温故知新,继往开来。”不温故何以知新,不继往凭什么开来?现在十分值得忧虑的是,不仅有人妄贬中国传统文化,故不温,往不继,而且有些人看轻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不甚了了。从20世纪20年代初取消学校读经,到六七十年代横扫“四旧”,大批孔子,结果呢?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而我们的建设却屡遭不必要的挫折,乃至出现众所周知的令人极为忧虑的种种现象,这不能不令人深思:究竟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没有某种断裂?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有没有某种缺落?邓小平同志1989年讲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究竟是什么?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到江泽民同志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到中央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直到党的十六大报告以空前未有的力度强调民族精神,强调中华文明,以及采取的各种相应措施,这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日益加强有关工作,这是极富远见卓识的战略举措。我们两位作者的这本《今读》正是应运而生的。

两位作者都是理工科出身,东南大学陈怡教授大学时念电力清华大学程钢教授大学时念工程物理,后来当教师,在工作中热爱上了中国传统文化,钻研上了中华经典著作,并且富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我一再讲过,我一直学机械,搞机械,很机械,对中国传统文化,严格讲,是个门外汉、槛外人,只是感于形势所需,才弄斧班门,就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谈些自己的感想与建议,并努力向多方面学习。这次,翻阅《今读》初稿,颇为受益。从《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精彩纷呈,慧心常现。我常掩稿三思,细品其味:第一,《今读》是作者读后的心得与读后的诠释,心得呈现了中华经典著作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诠释则与时俱进,不拘一格,古为今用。第二,是作者深怀忧患意识,深感有责任将自己的心得与诠释同读者(特别是大学生)交流与共享,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同时代结合,共同融入创造我国先进文化的洪流之中。是的,我们的教育一定要背靠五千年,坚持“三个面向”,落实“三个代表”,这是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背靠五千年,就是符合中国现实,而现实又是五千年的延续与发展。没有背靠五千年,就没有“中国特色”,就没有基础;没有坚持“三个面向”,就没有“与时俱进”,就没有内容;没有落实“三个代表”,那就没有了指导思想,没有了灵魂与方向。我了解两位作者,了解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了解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他们一颗继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一片维系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之情,一个为了落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一思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意志,鼓舞着两位作者敢于执笔撰写《今读》。当然,我知道,我国还有不少类似于两位作者的专家学者,也在为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豪迈事业而努力。这里更不用谈一大批专门从事这一事业的专家学者了。所有这些专家学者都在为此呕心沥血,奋发工作。一切障碍,必将被冲垮;一切曲折,都阻挡不住奔腾向前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常爱用《诗经·小雅·伐木》中这句诗来为我写序作收尾,今天我仍用这句诗。金无赤金,人无完人,事无完事,书也无完书。书是写给别人看的,而写书,一是见仁见智,各有不同,我对《今读》某些讲法与观点也稍有不同的看法,学术问题如此,毫不足怪;二是一个人的智慧与精力毕竟有限,无论如何努力,书中笔误、遗漏、不妥、谬误之处,也在所难免,这很自然。李白这位大诗人就讲过:“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其实,尧舜也不可能尽善尽美。何况,两位作者并非专门钻研《老子》、《论语》的。或许好在他们正因如此“嘤其鸣矣”,固然带来一些不足之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意吧!我知道,他们正真挚地“求其友声”,期待着读者与专家对《今读》多加批评与指正。

基因会遗传,文化得传承,经典要诵读,重阳需菊放。谨为之序。

2003年10月4日

(癸未重阳)(陈怡、程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