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常见的手印有哪些

佛教常见的手印有哪些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的造像开始之后,常用印相来表示教义上的意义。这种印相与说法时的印相通用,如在经论中所说的举手说法,即是此印相。这是佛菩萨为应众生的祈求所作的印相,表示以普救众生的慈悲心施予的意思。3.禅定印:这是佛陀入于禅定时所结的手印,在膝仰左手,并仰右手于其上,两拇指的指头相接,又称为法界定印。这些常见的手印,一般是佛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显的自然姿势。

佛教的造像开始之后,常用印相来表示教义上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教义的解释日趋复杂,佛像的造像也不断变化,而产生了不同的印相。

以下有几种常见的手印:

1.施无畏印:即右手曲肘朝前,舒五指,手掌向前,即布施—无怖畏给与众生的意思,这是佛陀为了救济众生,使他们能够安心,所施予的印相。这种印相与说法时的印相通用,如在经论中所说的举手说法,即是此印相。

2.施愿印:即伸手掌向外,指端下垂的手相。这是佛菩萨为应众生的祈求所作的印相,表示以普救众生的慈悲心施予的意思。

3.禅定印:这是佛陀入于禅定时所结的手印,在膝仰左手,并仰右手于其上,两拇指的指头相接,又称为法界定印。

4.触地印:即伸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又称为降魔印,这是佛陀成道时所结的印相。

5.转法轮印:两手置于胸前,右掌与左掌相反,左右诸指轻触之相。

6.智拳印:这是阿弥陀如来的印相,即二手相叉,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手屈食指,拇指按在食指上。

这些常见的手印,一般是佛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显的自然姿势。但是在密教兴起之后,手印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并与佛菩萨等内证的境界相应,显现为诸尊的标志,成为身、语、意三密中的身密。

荆石大喜,便下令摆开香案,准备好金银汁、纯净的笔砚、清洁的纸张,请秀士动手开画。秀士略一沉思,提笔就画,只见他出手迅捷,运笔如风,挥毫似电,不消片刻,就画好了一尊。重新取来一幅纸铺好,又是一阵挥洒,便又画成了一尊。像这样不过大半天工夫,八尊宝像已全部画完,真正是八样法身。

第一幅,题着“金刚观自在菩萨”,画为棱眉怒目状,表示愤怒相,用来慑伏群魔。第二幅,题着“与愿观自在菩萨”,画得慈眉善目,左手拿着一幅经卷,右手做施愿状,以大慈之相广结善缘。第三幅,题着“数珠观自在菩萨”,菩萨闭目冥坐,手中扣着一串念珠,做默数之态,呈现大悲相,了除尘劫,超度世人。第四幅,题着“钩召观自在菩萨”,一头三面,正面端详,头戴天冠,冠上附有化身阿弥陀佛;左面怒目而视,鬓发耸竖,头戴月冠;右面皱眉缩目,狗牙上出,一身六手:一手拿绢素,一手持莲花,一手抓三叉戟,一手握钺斧,一手施无畏,一手把如意宝杖,结跏趺坐,表示是圆通相,钩取人天之鱼于菩提之岸。第五幅,题着“除障观自在菩萨”,一头三目,右手拿宝镜,左手做施愿状,普照之相,可破除六道三障。第六幅,题着“宝剑观自在菩萨”,头上涌现莲花,一手拿宝剑,一手举胸前,做解脱之相,能斩除六欲。第七幅,题着“宝印观自在菩萨”,一身三面,都呈慈悲状,一手拿宝印,一手拿铃铎,一手拿幡幢,一手拿剑,一手拿宝镜,一手拿莲花,做迅奋之相,驱驰三界。第八幅,题着“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玉面含笑,头戴宝冠,冠中有化身无量寿佛,两手捧金轮做旋转状,做如意相,助人转除恶业。

荆石看了这八幅宝像,大喜过望,赞不绝口。

那秀士又说:“如今善人有了这八幅画像做蓝本,可以给画工临摹,我要告辞了。”

荆石苦劝他留下,秀士婉拒,送上金银,秀士也不收,反而拿出一颗圆子送给荆石,说这是西方无患子,常佩戴在身上,可以免除一切灾害,更能益人智慧。荆石谢了又谢,一直把他送到大门之外,才拱手作别。

菩萨留画给王荆石之后,又变成一个卖药草的行脚医生,挑着两个藤筐,筐中放着几十样草药,来到闹市之中,在人烟稠密的地方找了一个干净的地方,将担子放下,取出一块粗布铺在地上,盘膝而坐,好像在等着主顾上门,其实却在暗中观察来来往往的行人,细辨其中的忠奸贤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