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殊胜的具体修

三殊胜的具体修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修行人的我们,应该发现自己的缺点,才能有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三殊胜就是发心殊胜、无缘殊胜、回向殊胜三法。如今大部分的发心都是这种状态,所以不能称之为殊胜发心。所谓殊胜发心就是菩提心,因为只有菩提心才能令人认识本性、脱离苦海,证得究竟的快乐。殊胜发心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无私的奉献,这种无量的爱心必须基于慈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

6.三殊胜的具体修

本教在所有经典、论典中都强调三殊胜法,之所以反复强调三殊胜法,是因为只有这样反复,才可以使人更深刻地感受和了解三殊胜法,才能使人更加重视这些基础法。我们藏地有句老话,说:“吃苦才能长大,熟悉才会记清。”如果轻描淡写地随口带过,那么就不会有什么深刻印象。修行人应该有自我审视的能力,问问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什么是人生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如果发现自己的目标不正确,那么你就有机会改变自己的未来。作为修行人的我们,应该发现自己的缺点,才能有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机会。著名藏学家扎敦巴大师云:“发觉自身不足者乃是大丈夫,征服自己贪婪者乃是圣人。”

藏族有句老话说:“牛头未熟,就想吃牛舌。”现在很多修行人,出离心和菩提心等基础法的功课没做好,就高攀密宗大圆满、大手印那样的高深法门,就像鸟儿尚未长翅膀就想飞往天空一样,这种修行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学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佛菩萨,也不是为了某某寺院或者某某师父,而是为了识破自我。因为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搞明白自己是谁,一直都在无明的迷醉状态中。这种愚昧使人持续造就误会,不停歇地转世轮回,承受各种压力和痛苦。要摆脱这些痛苦,就必须深刻体会到无缘殊胜,即空性法门,否则永远离不开模糊不清的迷醉感。很多缺乏慧根、福报的人,愿意在模糊不清的状态中,希望被迷醉不醒,其实都是逃避的状态,因为这种迷醉才能为你提供暂时的快乐。但你要搞清楚,这不是长久之计,总有一天会醒来的。

西藏佛教倡导出离心和菩提心,而且有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各种便利方法,因为这两心贯穿于修行始终的中心要点。出离心是出离轮回的决心,因为他发现六道轮回的每个角落都是不安全和痛苦之地,只有脱离轮回才能安全,此种脱离便被称之为解脱。

现在很多人因为经济压力、生活压力、感情压力导致心里空虚,没有安全感,便不辞辛劳地奔跑藏汉两地,拜各种师父,接受各种灌顶,但自己却没有修任何基础法,把师父当做神或万能主,一切寄托在师父身上,这样不负责任的修行还能解脱吗?就算拜了多少法王,受过各种灌顶,只要基础修得不扎实,所修之法都是劳而无功。

有一部古籍叫《耶赤经》,是8世纪时,由著名成就者真巴南喀、莲花生大师、白偌大译师三人编辑和整理的一部辛饶弥沃佛的经典。当时他们为了保留象雄古籍,整理和编辑了很多辛饶弥沃佛的经典,《耶赤经》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经典。经中云:“无论行持何善法,都以三殊胜摄持。”意思是无论行持何善事,都要具备这三大条件。三大法好比奔马四足,缺一足马的行动就不方便。三殊胜就是发心殊胜、无缘殊胜、回向殊胜三法。首先,以纯净的发心为行善之基;其次,以空性摄持一切善法,即对所做事情要有正确的认识;最后,总结并分享给他人。

(1)发心殊胜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殊胜发心。因为意念即动机,发心也分世间发心、颠倒发心、小乘发心和大乘发心。譬如:为了消灾除病、世间的荣华富贵而拜佛烧香、行持善业叫做世间发心。之所以称为世间发心,是因其缺乏出离轮回的意念,目的是在人间得到快乐。它虽然也在行持善业,但由于发心不完整,动机里面没有出离轮回之念头,导致跟解脱和觉悟没有多大关系。如今大部分的发心都是这种状态,所以不能称之为殊胜发心。

颠倒发心是为了自强、升职,或是为了得到世间的神通、打败敌人和取得地位而行持善业。所谓颠倒发心是邪念即不正当的意念,不但跟解脱、觉悟没有关系,还会制造恶业、恶念,使人变得无恶不作,故谓颠倒发心。向善就是积极向着本性,因为本性才是真善美,认识它就是认识真正的和谐大道,但它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出离心的基础。

所谓殊胜发心就是菩提心,因为只有菩提心才能令人认识本性、脱离苦海,证得究竟的快乐。“菩提”是觉悟、觉知、觉醒、认识本性之意。觉知意味着不模糊,不是自我和执著的意念,是智慧部分,只有佛才有这样的智慧。为了取得觉悟本性的智慧行持善业,打坐观想,以其为目标,然后向着目标积极行善,叫做殊胜发心。

发心好比墙基,如果墙基打得牢固,筑再高的墙都不会倒塌,而且很结实。佛法好比一杯水,如果此中放点良药,它就成为药水或者甘露水;若放置毒药,它就是毒水,会害死很多的人。如果我们的发心不良,动机里就会保存很多不干净的东西,这种修行只有害处没有好处。良美大师云:“心善人则善,心恶人将恶,一切源于心,调服心向善。”身、语、意当中的意就是我们所谓的心,就像主人或者国王,身体和语言只有配合和服从主人,一切操控者是心。如果我们把如主子一样的心调服好了,身体与语言自然而然地就被征服了,这场硬仗也就不战而胜。一切善与恶皆源于心,善由我们的心操作;恶也是心在作祟,心是一切操控者,所以佛教把心分为善心和恶心。心是成佛之种子,心也是轮回的因素。

西藏佛教分为大乘与小乘,本教《耶赤经》云:“大乘小乘依发心,发心量大则大乘,发心量小则小乘。”小乘是为自己的觉悟和解脱而发心,为了个人的幸福去努力,因此被称为小乘佛法。它虽然倡导出离心并追求解脱,但它的追求是基于个人的利益,从大乘佛法的角度而言,这种发心不是殊胜发心。大乘佛法是为了众生的幸福和安康着想,它为了如母的芸芸有情,可舍弃自己的幸福,甚至不顾自己的性命去保护和利益众生,这是大乘菩萨的精神,这也是我们这里所提到的殊胜发心。大乘菩萨认为众生的幸福重于一切,如果众生不幸福,个人的幸福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现了一切有情都曾是我们的父母,就像现在的父母一样,为我们奉献了无限的爱心,通过仁慈和无比的包容来抚养我们、教育我们,我们不能忘记父母之恩。大乘佛法提倡孝顺父母,而且知道如何孝顺父母。他们所孝顺的不是今世的父母,而是天下的父母,因为众生都是我们父母,所以孩子为父母做事本属应该,但他的孝顺必须从今世的父母做起。

殊胜发心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无私的奉献,这种无量的爱心必须基于慈悲心,才能引发菩提心。现在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奉献爱心,乐于做慈善活动,但未必都有慈悲心。也许是因为自己无聊,把行善当做娱乐来喂养自己的自我;或许是通过爱心或者慈善来打造自己的名气,提升自己的价值;或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感激。若是如此,则不是慈悲心,因为其发心都是有目的和有要求的。其与慈悲心最大的不同就是缺乏把众生当做父母的爱心,可能只把他们当做做好人的平台。

我以前讲过很多有关慈悲心的问题,什么叫慈悲心,如何发慈悲心,慈心与悲心的区别和前后顺序。为了更加深刻地体会和重视慈悲心,我再次强调一下慈悲。因为佛教的爱心不同于其他爱心,佛教的爱心是建立在慈悲心之上,如果缺乏慈悲,则如鸟儿少了翅膀,对众生的帮助不是很大。

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通过受菩萨戒仪轨、累积资粮、打造基础时的菩提心,就是众生心中积极向往的菩提心。譬如:我们尚未成佛,所以所领受的菩萨戒自然不是胜义菩提心,因为正在培养、向上之中。资粮道、加行道时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也是名誉上的菩提心,而非真实菩提心,只是菩提心的善缘种子。胜义菩提心是登地以上的菩萨至佛心中所具有的菩提心,因为那是真正的菩提心。所以真正的菩提心是不用靠外界的善缘条件,自然而然生起的菩提心。

发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愿菩提心是愿一切众生皆得觉悟、脱离苦海的发心;行菩提心是为了这一愿望,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度,用行动培养菩提心。一个是为了目标而发愿;另一个是为所愿而付诸实际行动。

如今很多人分不清供养与布施。供养与布施不一样,布施必须基于慈悲心,因为你有怜悯感和同情心,才会做这个布施;而布施建立在虔诚心的基础上,是信任和恭敬心引发了你的供养。发心很重要,比如我们在做布施时,若缺乏怜悯心、同情心、慈悲心,布施就没动力,是很被动的布施。如果没有慈悲心,则看不见众生的痛苦与苦根以及快乐与快乐之根。

你也许受过很多灌顶,修过密宗、大圆满等高深法门,但如果行善不基于慈悲心,这种行为就像没有种子的良田,再怎么努力都不会生根萌芽。比如修行缺乏来自出离心的慈悲,就像缘木求鱼一样。作为一个修行人,时时刻刻都要观察自己的发心,审视自己的缺点,如果发现自己的发心有问题,则应该调整发心。悲心既然是愿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和苦根,那么应该知道什么是痛苦,何为痛苦之根源。如果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痛苦,就不会为失财、破产、失恋、吃穿发愁,也不会整天觉得自己很痛苦、无人关心我,因为这都不是真正的痛苦,世界上比你痛苦的人多得数不尽。如果发现真痛苦及苦根,就不会为了小利益而放弃难得的暇满人身。你若有悲心,则不但会发现真苦,还会知道这种苦是如何产生的,就不再会去计较小利益。

你若有慈心则会发现什么是真快乐,还会知道如何才能得到这种快乐。远离真苦才能真正快乐,这个道理修慈心的时候自然会发现,所以慈心和悲心不能分开修。就像吃错食物,难免会肚子疼,要远离真苦就得不造作痛苦之因,但首先要通过悲心来认识痛苦之因,然后用慈心消除痛苦的根源。悲心的唯一目的就是远离真苦,慈心就是辅助悲心完成这个任务。舍无量是修慈心和悲心不可缺少的武器,因为慈悲不能有私心,否则称不上无量慈悲心。而舍无量就是舍弃自私和自利,舍弃亲缘即亲仇之念,只有舍无量才能具有众生平等的包容心,才能生起无量的慈悲心。为了众生发慈悲是付出,但这种付出不能是被动和不愿意的,要知道慈悲心才能辅助我们成佛,才能帮助如母的芸芸有情。不但利己又能利人,所以要修喜无量。我们培养自愿心、欢喜心,乐于度化众生,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指点。舍无量和喜无量都是慈悲心的助伴,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

譬如:喜欢看电影的人,看多少次都不觉得厌倦,因为愿意看,喜欢看;而不喜欢看电影的人看一次都觉得很累,因为他不爱看。做什么事情都基于喜欢,所以学佛倡导信仰,修菩提心强调喜无量。比如做慈善的时候,不愿意做,但因为某某事情很被动地做,那这个还叫慈善吗?慈善是慈悲的产物,必须站在慈善对境的角度,才能称为真正的慈善。第一,自己要喜欢这个行业;第二,要知道这个行业对别人有极大的帮助;第三,你愿意为其效劳;第四,这种付出既能让你成就也会帮助到他人。如果这个决心基于出离轮回,那么它就是慈悲心。愿意为如母有情舍弃亲人、复仇之念头,愿意无私奉献,而且能基于认识众生的痛苦及苦根、安乐与安乐根源的话,则成为四无量心。

所谓好人和善良人,是因为他的心;坏人或者恶人也归因于心,一切起于心。心善人则善,心恶人则恶,所以要反复地观察自心。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讲,观察自心,监督自心,审视自己,调整自心是他的功课,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贪、嗔、痴、傲慢和妒忌都是自私的状态,都是自我的产物,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是学佛人的主要功课。而出离心和慈悲心为修复自我、完善自我的最好方法。对于修行人而言自我是个动力,但自我也是个障碍,自我本来就是自私的状态,它被自己给装满,所以我们要尽量清理烦恼,才能进行心的畅游。心的畅游并不是说你去哪儿旅游或是做什么,主要是自己不要被自己装满,多装别人,宽恕和包容别人就是宽恕自己。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未必能做到,做不到的道理就是个负担。很多人会说我懂,但做不到,因为我不是高僧大德、菩萨,我要养家糊口,要生活。那么那些高僧大德、佛菩萨就不用生活了吗?你放不下不代表能抓住。有些事情放下放不下都得放,所以不要为自己编造理由和借口。

菩提心的具体修法就是知母、念母、报母、慈心、悲心和增上意乐。修好知母,你就知道为什么要修慈悲心和菩提心,因为只有觉悟才能度化众生。念母、报母和慈悲心,基础都在知母,知母是菩提心的出发点,也是最基础法。知母就是要知道芸芸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也做过他们的父母,也许不止一次,有可能做过很多次父母。我们为他们做事,帮助他们都是理所当然的。念母就是要观察他们的生活、他们对我们的恩德。其实,他们也像现在的母亲一样仁慈抚育我们,哪怕是野兽,对自己的孩子都是绝对的仁慈。

他们现在想享受快乐,却不知道快乐的原因是什么;他们不愿意受苦,但不知如何才能摆脱痛苦,十分盲目和无助。如果我们不帮他们,他们就这样继续痛苦下去,你难道愿意看见这样的悲剧吗?就这样修菩提心。首先对自己的今世父母发慈悲心,这个不难;其次,把这个精神逐步扩大到周围的亲朋,再扩散到芸芸众生,这样反复培养,才能得到大公无私的菩萨之心。不杀众生不一定是慈悲,不但不杀生,还要知道他们是我们前世的父母,用我们的生命来换取他的生命,这样才是真正的慈悲心。

很多居士、喇嘛、法师,做了一件小小的善事,就以为自己很善良,很有魅力。真正善良不在于身体语言的表现,而在于心,如果心怀慈悲,你就是菩萨;心若有圆满的菩提心,你就是佛。很多人认为佛陀很殊胜,但不是因为他的身份、地位,而是因为他无私的爱心、无我的精神。就是因为这种精神感动了众生,感动了所有有缘人。好人或者坏人都在于心,大人小人也是因为心,大乘小乘都靠心量大小,所以时刻审视自己,提高自己,更新自己,尽量不要做坏人或者小人。

(2)无缘殊胜

无缘指的是空性,佛学里空性是最殊胜、究竟的法门,故谓无缘殊胜。空性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它远离了言思比喻,也不是通过文字能够研究的,而是要放下、打破自我才能生起的。修空性的前提条件是要修好出离心、菩提心,通过这两心来消除、减少自私和贪婪,才有根除愚昧的可能。现在很多居士、老师、专家学者都喜欢阅读金刚经、心经、中观经论,还高声地讲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含义,但自己也许什么都放不下,包括身份、地位、财产、工作。

很多人放弃出离心和菩提心等基础法,而妄想无我、空性、大圆满那样的高深法门,那是做蒸沙成饭之梦。譬如:发芽就得有良好的时机、良好的条件,包括种子、湿度、温度和劳动,才有可能萌芽。所谓良好时机指的是当下,如今的我们已得到暇满人身、遇到清净的善知识、闻知佛法,这好比是春天播种,是学佛的最佳时机。此时的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贪求高深法门,而是把修行的基础打好。之所以在大圆满前行、菩提道次第论、密宗道次第论当中倡导基础法,就是因为修行像爬楼梯一样,需要次第性的修法。

绝大多数人虽然尚未证悟空性,但只要积极培养出离心、虔诚心和慈悲心,证悟无我空性是指日可待的事。无缘殊胜指的是殊胜的空性,因为空性是无缘无因,永存不灭。其本质为无取无舍、无增无减、无生无灭,所以叫做无缘。无缘的意思是远离言思比喻,远离文字般若,它是最本初、最真实的状态。空性并不是寺中无僧、瓶中无水之空,而是法的本质,是我们的本性。证悟了它则是佛,若未证悟它就是众生。应该有色才有空,但这种有是以各种方式存在的,并一定都是视觉、听觉、嗅觉等五官对境。但无论是用何方法存在,其本质都是空的,那就是它的性质。这不是由佛或者造物主创造的,也不是众生的业力所生,而是天生的。

菩提即觉悟的意思,觉悟就是认识空性。空性包括万法的本质以及我们的心性。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听到的和感觉到的都不是真心,除了感觉以外也找不到心,那心为何物、心是何而起?要慢慢地审视。认识其本质就是佛,认识本性才能借助所有力量,只有佛才有这样的智慧。

在空中建立一座高楼大厦几乎不现实,但在大地上有这样的建筑物是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条件下,要证悟空性难以成功,因为我们自无始以来无数次转世于轮回,已经习惯于自我和我执习气;但若在所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证悟空性是完全可能的。

之所以说证悟空性是完全可能的,是因为先前的佛菩萨和历代上师都是那样一步步走来的,而不是一步登天的。辛饶弥沃在《四句佛言》中提到:“戒律从小做起,见地作为目标,慈悲为修行之基,六度为修行方法。”戒律从小做起的意思是必须从基础做起,再小的恶业我们都不能做,再小的善业也应重视,这样才能做到最圆满。佛经对无缘殊胜的要求,是在不离开空性境界的同时,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五度,一切行为皆不离空性思想。

比如做布施的时候,在众生的眼里布施的物资、布施的行为、布施者、功德、作意、布施对境都是存在的,但对于修行无缘殊胜的人而言,这些存在只是表面存在,而非真实存在,都是没有自性、没有实体、如梦如幻的。西藏佛教里称其为三轮清净或者叫空性三轮,各大教派都提倡三轮法。任何善业都离不开空性思想,空性始终都是其中心思想,无论行持何善法都离不开空性。

譬如:在磕头的时候,表面上有磕头的对象、磕头的人、磕头的动作和意念,实际都是无缘大慈,因为磕头、磕头对象以及磕头者都是没有自性、没有主题的无我。最后要观想所有磕头的众生,都融入空中观想的皈依境;皈依境逐步流入中央的大恩根本上师;大恩上师净化为明点并流入我身,我身融化为阿字并深入于本性无思无念的状态,这就是圆满次第的最高境界。我们不但要理论上认识空性的道理,还要知道如何在修空性境界的同时,行持戒律和布施,如何让所作所为不离空性,融入与空性无二无别状态。

修持密法的时候,其精华在于生起圆满次第。生起圆满的精髓就是智悲双运,就是智慧与慈悲不二的空性法门。无论观想本尊还是反观自心、念诵心咒、发慈悲,都离不开无缘空性的境界。譬如:观想本尊的时候,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皆不离本尊的身口意三密,与本尊三密无二无别圆满次第的最高境界。而本尊的本体如幻如梦,显而不实,处于与本性无思无念本来一体,这就是最究竟的观想。观想的时候虽要观得清楚,但其本质时刻不离本性、不离空性,观想的同时就在空性境界中,这叫做生起圆满次第观修法。

很多居士在打坐和观想的时候,在意身体的姿势、念诵的声调,但不关注自己是否在无缘殊胜的空性中行持善业,这就是修行的最大漏洞。我们先修好世俗菩提心和出离心,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空性智慧,但这空性叫相似空性而不是真实的空性。真实空性是登地菩萨才能有的。当悟到真实空性时,你的出离心、慈悲心和菩提心都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种慈悲叫做同体大慈、无缘大悲,就是无量的慈悲。

如果实在没有那样慧根的人,那就要如理如法行持善业,一心一意地积善积德。行持善业时,如果身体在做善事,心在胡思乱想,形式上做了很多良好行为,但作意却不如法,这样的善法就像在表演,没有任何意义。无论念经、持咒还是磕头、打坐,首先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有这样的意念作为修行的动力。其次,要圆满地发心,认认真真地行持善业,最后进行回向,才能被称为善事。

(3)回向殊胜

无论做了大小善业,最后要回向于他人是很重要的。回向就是把所有的善事总结并分享给芸芸众生,回向的时候不分亲疏和爱憎,不抛弃任何仇人和不喜欢的人,也不偏向任何亲人和朋友,由平等的心来摄持一切如母有情。《回向文》云:“不回向则易耗尽,颠倒回向造恶业,为己回向量则小,应为众生做回向。”如果不回向,如同电脑里打字不保存,下次就不知道去哪里找寻那个文件了。颠倒回向就是行持善业之后,发愿依此善根自己变得强大无比,然后打败所有自己不喜欢的人。这种回向就像病毒,不但没有功德,还会导致很多烦恼和恶业;为自己一个人回向,好比小壶里加水,再怎么加也装不下多少水;应该为芸芸众生回向,因为他们需要你的回向。譬如:下雨的时候,如果雨落在大海里,只要大海未尽,这滴水一直存在;如果落在了小泉里,泉水枯干了,这滴水也就没了。回向给一个人和一百个人都是一样的,比如对一百人讲课也是讲,对一千人讲也是讲。

很多人问回向有用吗?当然有用!比如我们带着情绪、烦恼跟人交流,能影响别人;说好话令人开心,说坏话让人恶心,这都是意识在作祟,在影响别人,所以将善心、善事回向给别人、分享给别人肯定有好处。但这个回向还是基于慈悲心,如果没有修过慈悲心和出离心,那这个善事只能使人得到世俗的安乐,无法使他们解脱、觉悟,因他缺乏出离轮回的决心。

首先要知道所回向的善事是正确的,若分享给别人的话不会伤害到他人,否则回向就会出问题。所谓正确的善事是慈悲心和出离心带动的善事、无缘殊胜摄持的善行,能使人生起慈悲心、菩提心,以至证悟空性。譬如:一桌菜一个人吃不如三个人一起分享,你乐我乐大家都乐。如果不顾家人,一人独吞的话,心里还会舒服吗?现在人很自私,说:“今天我去寺院,为我儿子、丈夫求佛念经。”还说,“我只求我的丈夫和孩子平安,其他的顾不上。”为孩子求佛没错,但为什么她的生活空间里只容得下家人,容不下其他人,也许他人是你前世的父亲或者丈夫都说不准。有时候小气到就连自己的父母都难以容下,疏远他们,为自己设置单独空间,盼望尽快离开父母。没有大家哪来的小家,没有国家何有父母家?

大乘回向分为无边回向、究竟回向和无缘回向。无边回向就是不偏袒任何众生,基于舍无量心的回向,不分你我自他、亲仇爱恨才能做到无边回向;究竟回向是指为了解脱、觉悟而回向,就是持续不断地回向到轮回度空为止,或者直至众生皆成佛为止;无缘回向是最殊胜的回向,不但要回向给芸芸众生,还能使众生证悟空性,了悟本性,脱离苦海,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和无缘回向,称之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