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门偈语的局限性

佛门偈语的局限性

时间:2022-1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门偈语的内容,无论是对人生的思索,对社会的评判,还是对事物的分析,对未来的预言,都有其独到之处。然而,佛门偈语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佛门偈语以宣传佛理为第一目的,它的内容也就被束缚于佛学思想中。因此,佛教反对纵欲,不主张享乐,甚至对人的一些天性和乐趣都加以抑制。

佛门偈语的内容,无论是对人生的思索,对社会的评判,还是对事物的分析,对未来的预言,都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偈语在音韵、修辞、句法上的成功经验,以及如《华严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中,那种夸张叙写的手法,给中国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然而,佛门偈语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佛门偈语以宣传佛理为第一目的,它的内容也就被束缚于佛学思想中。比如,佛教强调“四大皆空”,甚至人身也是五蕴和合而成的集合体,五蕴最终要分离而消散,所以人的本质就是“空”。这种思想,当然也反映在偈颂中。

唐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由中书舍人出任杭州刺史。听说乌窠(kē)为得道高僧,他便以偈请教:

特入宗门问苦空,敢将禅师扣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为复浮生是梦中?

乌窠和尚以偈作答: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佛教将“苦”作为人生永恒的命题,并把人生的“苦”在时间与空间上绝对化、扩大化。佛教还认为,人的痛苦、人的命运乃至人的生命,都是自己造因,自己受苦。这种思想,在佛门偈语中时有反映。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第二十七卷中,通过鞞(bǐnɡ)提醯(xi)国王子之口,说出这样一偈:

谁恒受安乐?谁复常艰苦?

厄屈人皆有,倚伏必相随。

苦乐更变迁,常如星汉回。

会合忧苦生,世法皆如是。

佛教把十二因缘和业力、轮回的思想联系起来,用业报轮回的学说,来解释众生的不同命运。因此,佛教反对纵欲,不主张享乐,甚至对人的一些天性和乐趣都加以抑制。这种思想,也不会不在佛门偈语中反映出来。

唐代有个佛教居士庞蕴,一心学佛,志求真谛。据说在他的影响下,全家共同得道。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都是断绝尘念,不生七情六欲,并作偈道:

有男不婚,有女不嫁,

大家团栾头,共说无生话。

第二,佛门偈语为了阐发佛教教义,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因而在遣词造句上受到限制,有不少偈颂显得语言乏味,偏枯晦涩。

比如,在《出曜经》第八卷中,释迦牟尼抨击了世态炎凉后,以偈劝导世人行善积福:

好行福者,从此到彼,

自受福祚,如亲来喜,

起从圣教,禁制不善,

近道见爱,离道莫亲,

近于不近,所往者异,

近道升天,不近堕狱。

又如《大庄严论经》中提到,有个贼因偷窃被比丘所抓,挨揍之后,茅塞顿开,皈依佛门,而说偈道:

决定一切智,以怜愍(mǐn)我故,

是以说三归,不说有第四。

为于三有故,而说三归依,

若当第四者,我则无归依。

我今可怜愍,身命于彼尽。

我见佛世尊,远睹如斯事,

生于未曾有,是故舍贼心。

有因粗事解,或因细事悟,

粗者悟粗事,细者解细事,

由我心粗故,因粗事解悟。

我解斯事故,是以求出家。

再如《杂宝藏经》第二卷《迦尸国王白香象养盲父母并和二国缘》中,白香象孝顺父母,言而有信,最后又使两个敌国和解,它作偈道:

得胜增长怨,负则益忧苦;

不诤胜负者,其乐最第一。

上述偈语,从内容上讲,都是宣扬了佛教的某一教义思想;但在语言文字上,不够精炼,不够生动,缺乏可读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