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投生低道的危险

投生低道的危险

时间:2023-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这样的说法,从人类修到成佛,要比从动物等低道获得宝贵的人类投生,还要容易些。理解到这点将鼓励我们断恶修善,以及皈依佛、法、僧,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保护。从事不善行是堕入下三道的主要原因,修习善法与皈依佛、法、僧则是获得宝贵人生的主要原因——这个人类投生让我们有机会从所有的痛苦中获得恒常的解脱。我们的心没有停留的自由,也无法选择要往何处。

投生低道的危险

这一解释的目的是鼓励我们做好“免于低道投生”的防护。如果不趁着现在还拥有这个具足自由与顺缘的人生,而且有机会做好防护时准备妥当,一旦堕入了下三道的任何一处,可就太迟了;那时要想再获得宝贵的人生,将会异常困难。有这样的说法,从人类修到成佛,要比从动物等低道获得宝贵的人类投生,还要容易些。理解到这点将鼓励我们断恶修善,以及皈依佛、法、僧(无上的精神道友),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保护。

从事不善行是堕入下三道的主要原因,修习善法与皈依佛、法、僧则是获得宝贵人生的主要原因——这个人类投生让我们有机会从所有的痛苦中获得恒常的解脱。重度的不善行是投生为地狱有情的主要原因,中度的不善行是投生为饿鬼的主要原因,轻度的不善行则是投生为动物的主要原因。在佛经中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不善行如何招致下三道投生的果报。

从前有一位猎人,他的妻子来自一个牧民家庭。他死后,即投生为一头属于他妻子家的牛。后来被一位屠夫买了下来,屠宰后把肉卖了。这位猎人总共七次投生为属于这家牧民的牛,由此成了别人的食物。

在西藏,有一座央卓措湖,附近有个小镇,镇上的许多人一辈子都常来这里钓鱼。有一次,某位有神通的大瑜伽士来到这个小镇,他说道:“我看到这镇上的人们和这湖中的鱼儿,不断地彼此互换着角色。”他的意思是说,镇上喜欢钓鱼的人,后来都投生为鱼,成了别人的食物;湖中的鱼则投胎成了喜欢钓鱼的人。就这样,他们改变着自己的外相,持续地互相宰杀、吃食着对方。这样的悲剧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地循环重演。

如何禅修投生低道的危险

首先,我们作如下的思维:

当一盏油灯的油耗尽时,灯焰随即熄灭,因为灯焰是由灯油所产生的;当我们的身体死时,我们的心识却不会随之灭亡,因为心识并非由身体所产生的。当我们死时,我们的心必须离开现任身体的这个暂时住所,而寻找另一个身体。如同鸟儿离开一个巢穴飞往另一个巢穴。我们的心没有停留的自由,也无法选择要往何处。我们被自身业力(我们的福报或不幸)的风,吹往下一个投生处。如果死时成熟的是恶业,我们必定取得某一低道的投生。严重的恶业导致地狱道投生,中度的恶业导致饿鬼道投生,轻度的恶业导致动物道投生。

造下严重的恶业其实是非常容易的,仅只是一怒之下拍死了一只蚊子,我们便造下堕入地狱的因。在这一生及无数的过去世中,我们都曾经犯下许多深重的恶业。除非虔诚地修忏悔并净化了这些恶业,否则它们的潜因将一直留在我们的心相续之中,而其中的任何一个恶业潜因都有可能在我们死时成熟。记住这一点,我们应扪心自问:如果我今天死了,明天我会在哪里?我很有可能发现自己沦为畜生,或与众饿鬼为伍,或堕入地狱中备受煎熬。如果今天有人骂我“笨得像头猪”,我都会觉得难以忍受,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变成一头猪、一头牛或一条鱼,成为人类的食物,那时我该将如何是好?

重复思维这些要点,并理解到动物等低道众生所经受的苦,我们生起了对投生低道的强烈恐惧。这恐惧的感觉就是我们的禅修对象。然后,我们在心中保持这个感觉,不令忘失;我们尽可能地让自心长时间专注于这恐惧的感觉上。当忘失禅修对象时,我们应立即记起它,或再次作思维,让此恐惧的感觉再度生起。

禅修之余,我们应试着永远不忘记对低道投生的恐惧。一般来说,恐惧是没有意义的,但通过以上思维与禅修而生起的这个恐惧心,却有着极大的意义,因为它是智慧所生而非无明所生。这种恐惧心正是向佛、法、僧三宝寻求皈依的主要原因,而皈依三宝正是令我们远离如是危险的真正保护。这种恐惧心也能让我们保持觉照与不放逸,从而避免不善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