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代有代表性的石刻佛经

历代有代表性的石刻佛经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佛教传入中土后,佛教徒也采用了在石上刻经的方式,来保存和传播佛教典籍。因此,最初的石刻佛经,大多是当时流传较广,被认为念诵或传播它们可获得较大功德的经籍,比如像《金刚经》等。到了北齐时,刻佛经于石已经相当盛行了。如山东泰山经石峪所刻《金刚经》、山东徂徕山佛岩所刻《大般若经》,都是北齐石刻佛经代表作。北齐时,人们已经把藏经看作是佛法的体现,所以就有人挑选一部或几部佛典,当作大藏经的代表来刻石供养。

二、历代有代表性的石刻佛经

金石学》云:“释氏之教,虽东汉即入震旦,精蓝象设,六朝始盛。寇谦之《嵩高灵庙碑》(图113)为道流立碑之始。《嵩显寺》(图114)、《嵩阳寺》(图115)诸碑为梵刹立碑之始。他如造像、刻经、浮图,由三级、七级而九级,幢柱由四面、六面而八面。踵时增华莫不始于此时,其风尚之盛,实有过于东汉桓、灵之际也。”

img113

《嵩高灵庙碑》(图113)

img114

《嵩显寺碑》(图114)

img115

《嵩阳寺碑》(图115)

img116

泰山经石峪所刻《金刚经》(图116)

佛教传入中土后,佛教徒也采用了在石上刻经的方式,来保存和传播佛教典籍。这样做的目的,开始主要是为了修功德。因此,最初的石刻佛经,大多是当时流传较广,被认为念诵或传播它们可获得较大功德的经籍,比如像《金刚经》等。

在石上刻佛经,是从北魏后期开始的。如北魏时在龙门莲花洞中,镌刻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到了北齐时,刻佛经于石已经相当盛行了。如山东泰山经石峪所刻《金刚经》(图116)、山东徂徕山佛岩所刻《大般若经》(图117),都是北齐石刻佛经代表作。

img117

徂徕山佛岩所刻《大般若经》(图117)

北齐时,人们已经把藏经看作是佛法的体现,所以就有人挑选一部或几部佛典,当作大藏经的代表来刻石供养。比如,北齐天统四年(568年)至武平三年(572年),唐邕在响堂山刻《维摩诘经》、《弥勒成佛经》等四部佛典(图118),目的就是为了永久保存这些经籍。他还发愿,要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全都刻于名山。

img118

响堂山唐邕刻石(图118)

北齐石刻佛经众多,如河北涉县娲皇宫(图119)、木井寺刻有《深密解脱经》、《十地经》、《佛说思益梵天问经》、《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等多部佛典;河南安阳小南海石窟刻有《华严经偈赞》、《大般涅槃经·圣行品》等经籍。

img119

娲皇宫摩崖刻经(图119)

佛教徒将佛经刻在石上,主要是为了永久保留佛法。诚如唐代白居易在《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所云,石刻佛经“火水不能烧漂,风日不能摇消,所谓施无上法,尽未来际者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