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1〕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2〕。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注释】
〔1〕实有:指具有恒常不变之实体。即自体为实际存在者,称为实有。佛教以真如法性为实有;反之,无实在之自体,依因缘和合而生之一切诸法,称为假有。 〔2〕一合相:指由众缘和合而成之一件事物。以佛教之观点言之,世间之一切法,皆为一合相。如世界是由无数的微尘集合而成,世界称为“一合相”,人体是由四大五蕴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
【译文】
“须菩提!如善男信女,把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你如何理解呢?这些微尘多不多啊?”
“很多啊,世尊!为什么呢?如果执著微尘多,佛则不说微尘多,为什么呢?佛说微尘多,则不是可执著的微尘多,而是称为微尘多。世尊!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不是可执著的世界,而是称为世界。为什么呢?假如世界真实存在,则是因缘聚合的一种存在。如来说因缘聚合的存在,不是可执著的因缘聚合的存在,而是称为因缘聚合的存在。须菩提!因缘聚合的存在,言语不能讲述出来,可是凡夫贪图执著这些事情。”
【解析】
此第三十分,佛分析“无所住”的原因。因为一切都是因缘聚合的存在,本来没有能被执著的东西,故而“无所住”是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性。从人的角度看,自身心是因缘聚合的存在,是不可执著的;人身以外的事物,也是因缘聚合的存在,所谓无常,或者说“运动是绝对的”,都是说不可去执著。对于自身和自身以外的事物,菩萨要能明了真相,分别一切法,而不执著这些分别。凡夫执著这些因缘聚合的存在,而佛教修行者要破除这种执著,达到“无所住”的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