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菩萨求法当于一切五明处

菩萨求法当于一切五明处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窥基《大疏》曰:“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五明全称“五明处”,是古代印度的五类学科,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的统称。前四明是各学派共同的,后一明各学派各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内容亦不相同。后窥基作《因明人正理论疏》六卷,成为汉地研习因明的主要典籍。从此,因明在中国佛教界中得到广泛流传。内明即佛学,指佛陀的言教,包括菩萨藏和声闻藏两类教典。

菩萨求法当于一切五明处

唐代窥基《大疏》曰:“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古印度中观宗的马呜《大庄严经论》也说:“如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智故。内明为求自解学,因明为伏外执学,声明为令他信学,医明为所治方学,巧明为摄一切众生。”

五明全称“五明处”,是古代印度的五类学科,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的统称。前四明是各学派共同的,后一明各学派各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内容亦不相同。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经典教义为内明,婆罗门教则以四吠陀为内明。大乘佛教积极主张利益众生,以五明为学人所必学的内容,并认为它是圆成佛果的“大智资粮”。声明即研究语言和名句、文身等如何构成的学问;工巧明包括的范围很广,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工业明处”包括:农、商、事王、书、标、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雕塑)、生成(豢养六畜等)、防那(纺织、编织、缝纫)、和合(调解争论)、成熟(饮食业)、音乐等十二种均属此;医方明相当于现代的医药科学和医疗技术;因明即印度逻辑学、知识论和论辩术,为印度正理派首创,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学者无著在《瑜伽师地论》中用“论体”等七事来做解释,重在辩论术方面的研究。到了陈那作《集量论》,把它发展到以“量论”(带有认识论的意义)为主要内容的探讨。北魏延兴二年(472)吉迦夜译《方便心论》和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后窥基作《因明人正理论疏》六卷,成为汉地研习因明的主要典籍。从此,因明在中国佛教界中得到广泛流传。内明即佛学,指佛陀的言教,包括菩萨藏和声闻藏两类教典。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三《闻所成地》的解说,“内明处”略有四种相:

一、由事施设建立相(指经、律、论的建立);

二、由想差别施设建立相(指佛教专有名相的建立);

三、由摄圣教相(指解释佛教教义的理论);

四、由佛教所应知处相(指佛教所应知道的法数)。

佛教有真智、俗智之分,真智是指佛教的救度众生的教义,如四圣谛,而俗智是指世俗的各种知识,如《入楞伽经》卷五举出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三种。其中,外道凡夫执著一切诸法之有无,为世间智;声闻、缘觉等虚妄分别自相、共相,为出世间智;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不生不灭,离有无二见,为出世间上上智。龙树的《大智度论》则分为一切智、说道种智,说一切种智,也是这种意思。

总之佛家所讲的智,既有真如实智,亦包括万千世俗之智,广收而博揽。但二者之间,真智是度人救世的“根本智”,而承认世俗智只是应机度化的“方便”而已。

把宗教真理和世俗真理并举,这在西方也有反映,如12世纪的西班牙哲学家伊本·鲁士德提出两重真理论,认为“哲学的真理”和“宗教的真理”可以并行不悖。当今世界,也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真理与宗教真理也可并行不悖,宗教与科学是人类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的相互关系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种矛盾和冲突关系。作为能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两种社会存在,宗教与科学之间确实有矛盾和冲突,但在人类生活中,二者又可以表现为彼此独立、和平共处,有时还会相互促进,而且这后一种情形还更普遍。尽管宗教在思想上和价值观上并不是科学的,但它并不反科学,而是保持一种中立立场;而此时科学也努力将自己的研究领域局限在某些特定的领域,避免卷入无谓的神学争论,对宗教神学亦保持一种中立态度。这样,宗教与科学之间就可以相安无事、和平共处。

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比较流行的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科学和宗教存在着根本的冲突,一个处理可检验的事实,另一个则为信仰舍弃理性;一个对科学认识的进步所带来的变化感到欣喜,另一个则在永恒的假定真理中寻找安慰。第二种观点是,科学与宗教并非是争斗的,而是本质互补的———各自满足一系列人的不同需要。这种观点认为,只要牧师不对自然的作用发表武断的见解,科学家不狂妄到设想科学知识能满足人类最深层的精神需要,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就会变得甜蜜而轻松。第三种观点是,科学和宗教既不冲突也不分离,关系极其密切,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绝不是有害的,而是能够对双方都有利。

又有学者提出文化五要素说,将宗教、科学、哲学、文学艺术、社会伦理学(包括民俗学)作为基本的文化要素追求,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花朵,伦理学是人类对善的追求,文学艺术则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科学和哲学是人类对真理的美的追求,它们都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这五大要素中,此四者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尚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因而都是有限的相对知识。只有宗教,特别是从各种具体的宗教中抽象出来的元宗教精神,则是超越时空界限的“全”,是人类心灵的完整状态,是超越人类理性的非理性体验。是至真、至善、至美、至全的无限境界,是人类对绝对的宇宙本源的悟解。这种观点甚至认为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母体,是人类一切精神创造活动的资源,是文化的最高层次。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和社会伦理都是由宗教派生出来的,并以宗教信念为支柱才能发展。科学是探讨世界怎样存在,找到规律为人服务;宗教是承认理性有限,去接受世界尽然的存在所表现的生活态度。

(姚南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