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性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大众主体性取向,彰显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内在规定与价值诉求。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性解读,揭示出大众化超越了个体化、精英化的主体取向,开启了一条大众主体自我解放的现实道路,进而阐明认知路径和民生路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体性价值的公共路径。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中,其主体性维度不容忽略,因为“一切理论与‘主义’都具有其内在主体规定或主体意向,都具有其价值归属”[24]。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根本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方法,与其主体性理论紧密相连的,换言之,大众化表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种主体性取向,彰显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内在规定与价值诉求。

前文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既需要努力实现认识论意义上理论为大众所接受、理解,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需要在价值观意义上促进大众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目标追求,以引领超越各自价值目标的有限性、狭隘性,争取每个人价值实现的最大化以及相互之间互为条件的最和谐化;还作为实践论意义上的大众主体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观点方法,对已有行为方式形成反思批判超越的思想能力,以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想、追求人类最终解放社会历史活动的根本方向。这里也有一个主体性问题,即大众化到底只是围绕哲学观念由理论工作者主体向大众的传授、传播问题,还是围绕大众主体共同的价值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理论构建、文化创造和实践展开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大众主体性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大众主体性取向,彰显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内在规定与价值诉求。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性解读,揭示出大众化超越了个体化、精英化的主体取向,开启了一条大众主体自我解放的现实道路,进而阐明认知路径和民生路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体性价值的公共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性、现实性、历史性的维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大众可感的实践创造活动是解开一切历史之谜的钥匙,即是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而不是少数思想家的观念,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和创造历史的主体,从而将观念世界、理论活动都纳入了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作为社会实践的一个必要环节和必要构成而具有了价值,确证了人类整体本质力量的主体性维度。所以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推动历史发展和从事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和“社会化了的人”,也就是被马克思称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同时也是“剧作者”的“人民群众”。这一“主体”既不是抽象的“类”人,也绝不只是历史的“精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大众”看成历史的主体,正是因为它的独特的主体性理论的逻辑必然,超越了传统的个体主体性理论,从劳动或者说从实践的视域里重构了主体性理论,主体不再是孤立的原子,而是彼此发生着广泛的联系、进行着广泛交往的大众。正是这“大众”成为改造自然和自身的真正主体,使主体性逐渐演变成大众化。通过大众化,我们亦可以领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理论的精髓。

大众化是要通过运用新鲜活泼的大众语言形式,形成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的大众文化,掌握群众并为群众所掌握,使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角色转入主动角色。“科学的”“民族的”与“大众的”文化形式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神秘化等主观主义思潮的泛滥,克服了僵化、呆板的理论倾向,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大众心目中获得了更加通俗、鲜活的理论形象。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上,始终坚持立足群众史观,贯彻群众路线的主体性原则;体现在执政理念上,始终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将之具体化为“以人为本”“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带领各族人民不断满足生存发展多方面的迫切需求和美好愿望,从而赢得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大众的最广泛的认同与践行。由此观之,大众化映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内在规定与价值诉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现实性与历史性独特理论品质的进一步具体化。

如果只是理论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现实性与历史性,而不落实在大众生活实践即大众化上,那么,实践性、现实性与历史性仍然是无所依附、缺乏主体性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不可能成为改造世界的真正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这一主体性的确定,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性特征,彰显着该理论深刻而独特的逻辑思路,也就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如何走向现实,将理论、观念力量转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最终生成新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具体路径,从而充分地表征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语境中大众化的深刻意蕴。

首先,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个体化、精英化的主体取向,确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化、中国化的主体,开启了一条大众主体自我解放的现实道路。大众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坚持立足群众史观,贯彻群众路线的主体原则,通过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价值理想、价值原则深入到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追求中,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观念力量转化为实践、物质力量,中国的现实也将随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大众化的过程中发生实际的改变。

其次,大众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的一个关键的原则与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实现超越抽象观念形态、超越个体化和精英化主体取向,并走向现实生活世界,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主导力量,其根本就在于确立了“大众”为其理论与实践的主体。因此说,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其他哲学的一个关键的原则与尺度,它以通俗易懂、新鲜活泼的理论形式展现在“大众”主体面前,这样,理论认知了群众并被群众所认知,不断地引导着人民大众的价值取向、思维内容及自我生活世界的批判与构建。

最后,大众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成为人民群众认识、批判与构建自我生活世界的思想武器。在当代中国,大众化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进行着理性的批判与反思,并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基础上构建新的生活关系世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化于大众的物质生活实践和精神文化生活现实生产中,不断地去探索追求自由的、民主的生活实践之路径。

可见,大众化的主体性的深刻意蕴,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理论,而且体现了其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理想。同时,大众化的主体性展示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走向现实,如何将抽象的观念力量转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成为改造世界的真正理论。

(二)实现大众化主体价值的公共路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并不是以一种主体代替另一种主体,而是寻求解放被失去、被遮蔽的主体。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复强调人民群众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来肯定和承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借以肯定每一个人的自由和价值,实现所有主体的真正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1.认知路径——实现大众化主体价值的前提

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5]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根本是让理论能够为人民群众所认知,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能够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的思想和实践方式。长期以来,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一种纯粹学术性的主观认识倾向,望而止步,并认为研究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学者、专家的事。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是深奥的、玄之又玄的神秘理论。所以为了防止此种倾向继续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宣传和普及是使人民群众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当务之急。要让群众能够认知、认同理论,就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实际,选择有效的宣传方式,避免刻板化、模式化、教条化。

首先,建构中国式的大众话语表达形式,这是获得大众认知、认同的一个重要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思维方式、言说表达上努力实现与中国文化习俗形式相结合,能够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化的特点、习惯,以符合和满足大众的文化心理习惯与需求。同时,还要关注中国大众的现实生活,回答现实问题,让大众认同理论,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具体要求,要以史为鉴,认真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切实贴近群众生活实际,化解人民群众内部矛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只有坚定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反映和把握群众的现实需要,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感情和思想上的认同。

其次,理论必须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这是大众化进程的关键性环节。本质上讲,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原则和价值理想内化为大众生活的精神指针和物质力量,实现大众的主体价值和自由。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一些人盲目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在精神追求上出现了空虚和迷茫,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产生了动摇,这种信仰危机的产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完善,不利于主体价值的实现。

因此,只有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先进的理论成果来武装和教育人民,才能让理论内化为人民大众自觉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顺利实现,大众的主体价值和自由才能充分发挥。

2.民生路径——实现大众化主体价值的诉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无论是认知群众还是为群众所认知、认同,终究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大众的现实生存与发展问题,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马克思创立自己理论体系的初衷和原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生活世界中最根本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各式各样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根本区别在于:它始终着眼于“现实的人”“人民群众”,落脚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6]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今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根源就在于它始终牢牢地坚持群众路线,立足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倾听民声,关心民生,努力地满足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从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与支持。诚如胡锦涛同志所言:“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27]在中国,民生问题依然是最为贴近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哲学讨论的是人民群众所关心、所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可以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在讨论关系人民群众自己生活世界中的事情;进而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指向具体的民生问题的解决中,这样,人民大众会感知理论也是他们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心声,从而增进了对党的理论的认知和认同。同时,党和政府还应将这种理论化为具体实际行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努力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各种困难。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规定性和基本价值诉求,即践行“一切为了人民”的民生路径,应注重协调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众基本生存条件全面改善问题。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但是还有不少贫困民众生计困难,生态环境问题、同全国协同发展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合理破解发展难题、精准扶持贫困人口走向可持续发展、公平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确保民众的生存条件全面改善,是增强大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价值观信念的关键问题。

(2)大众的教育问题。人的发展问题,最基本的是教育问题。教育的意义在于将人从自然状态中提升出来,塑造成一个充满智慧与力量来担当社会主体责任的人,将人类文明不断地传承下去。中国的教育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素质教育难以普及,教育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追求不够协调,毕业生就业困难,不同行业待遇差距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大众价值倾向的天平朝向问题。应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立体的、全方位的教育供给,满足大众对教育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为人民群众不断实现更加全面的自我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3)大众生活世界意义的构建问题。在商品经济引起的激烈竞争的生活世界中,人们更多忙于经营和满足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金钱、物质财富、社会名利等成为衡量与评价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而公平正义、道德良心和共同理想信念等价值理性追求则受到挤兑,人的生活意义、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对公共权威的信任度等也在物欲的冲击下淡化,甚至有些人的内心世界片面、扭曲,缺少一份对生活的惬意、敬畏、审美和超越性寄托,容易陷入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泥潭而迷失精神世界的升华。关注并努力构建人民的精神世界,有益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创造超越能力。

由此可见,大众化的民生路径更多的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规定和基本价值诉求来引导民众的实践活动,对于这种活动,党和政府应当承担主导和组织引导功能,以激发民众的创造参与能力和感受超越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