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和拓展

推进和拓展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大会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确定分两步走,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十二大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三是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十六大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从改革开放至今共召开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大会都始终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根据不同的形势、任务,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每次党的代表大会都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提出党在新时期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因此每次代表大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推进和拓展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一、十二大、十三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

从十二大到十四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阶段。这个阶段在理论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在实践上自1979年党中央制定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后,历经近四年的大力调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开实质性步伐创造了条件;十二大以后改革的步伐从农村向城市发展;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齐头并进。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

十二大是改革开放后我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召开在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大会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确定分两步走,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

十二大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二是确立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重要原则。三是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反思的必然结果,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实践经验、创新理论成果的高度概括与升华。它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道路的开辟树立了灯塔,指明了航向。

十二大确立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重要原则,十二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概括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标志着党在思想观念上、经济体制上开始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朝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迈开了可喜的第一步。

十三大是在改革开放已经全面展开,以加快和深化改革为中心任务的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在对中国的现实国情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后得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的科学论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深刻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立论根据、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明确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并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2]

十三大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二是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它的提出是对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成为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和基本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这是一条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的路线,是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

二、十四大、十五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推进

从十四大到十六大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面推进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在经历了国内政治风波、苏东剧变的强力冲击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改革开放后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关头,一场改革开放的攻坚战就此拉开了帷幕。这一阶段在理论上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把党的建设提到了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在实践上改革不断得到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十六大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十四大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概括;对基本路线的内涵进行了全面阐释。

十四大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二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概括。

从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十四大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思想为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知与理解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完成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十四大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九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初步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为邓小平理论的正式提出做好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

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首次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突出了旗帜的引领作用,开宗明义地指出“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方向”[3];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制定了跨世纪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十五大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三是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具体展开,它为更好地坚持与实施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如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与基础部分;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列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对于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对毛泽东提出的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全面推进与继续,报告提出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新目标和任务,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任务高度的议事日程。

三、十六大到十八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阶段。十六大以来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呈现出了阶段性特征,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凸显,现实要求我党既要积极地应对解决这些新出现的矛盾问题,又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这个阶段在理论上正式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崭新命题,并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把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在实践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经济发展实现了从“快字当头”到“好字当头”的有序转化;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区域经济趋向协调发展;“三农”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期”,惠农政策不断出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资收入分配体制;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城乡基本医疗体系逐步建立;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相继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世博会等大事、要事,从容应对非典疫情、汶川大地震、世界金融危机等急事、难事。十年科学发展铸就新的辉煌。

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正式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系统地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

十六大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系统阐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是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四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深刻揭示和理论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它的提出为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和党的先进性提供了理论依据、理论支撑,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指明了实践的方向。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分解;它的提出充分反映了民意、民声,反映了人民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十七大是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也是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召开的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了科学的界定和高度的概括。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命题,强调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并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界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勾画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后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并将其明确概括为“十个结合”。2008年12月,胡锦涛在《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就“十个结合”进行了全面的展开和深入的阐述。

十七大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命题;二是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三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拓展为“四位一体”;四是总结了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重大成果的系统总结和高度概括,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就三个基本问题从不同侧面分别进行了回答,进而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处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借鉴外国经验,总结我国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克服社会转型期凸显的新矛盾、新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是社会主义建设在发展理念上的历史总结与理性升华,从而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鲜明体现,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主义会事业的根本指针与强大思想武器。

加强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内涵的丰富和拓展,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是新形势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凸显“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鲜明体现。

“十个结合”宝贵经验的提出“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4],这“十个结合”是具有丰富理论内涵的,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在十七大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进行了新的诠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特别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七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5];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十八大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新任务。强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到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高度来加以阐述;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6]的经济发展新理念;提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强调“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7]

十八大提出了要“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8],并对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的同时,强调“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9]

十八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阐述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作活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最新概括。

十八大对改善民生与创新社会管理做出了重要决策和部署;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10];把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提出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

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独立成章。提出了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新要求以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1]的根本任务;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促进资源节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进行了新部署。

十八大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发展观做出了新的定位,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三是提出了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第一,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三大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三种发展模式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紧密结合纳入它的深刻内涵;第二,把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纳入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第三,把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纳入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第四,首次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把科学发展观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历史定位;第一,把科学发展观放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高度进行了新定位;第二,把科学发展观提升到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进行了新定位。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重要标志。这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十八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早在十七大报告中就已经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并将其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范畴;如果说十七大把生态建设提高到文明的高度,那么十八大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并把它纳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范畴。报告深化和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在党的历史上、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从来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执政理念提到如此的高度,这表明我们党对于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治国理念达到了新境界。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注释】

[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页。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页。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页。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