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树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传播理念

树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传播理念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树立平等理念并不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宣教者一方的规定,而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的复数主体的规定,即马克思主义宣教者和人民群众都应当树立平等的理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之间地位的平等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传播的一个重要基础。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三种较典型的异化形态——“精英化”“贵族化”“庸俗化”。这三种典型异化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表昭示于众,实质却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否定、歪曲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同样,前面也提到了这三种典型异化形态所存在的根本原因——“主体—客体”分离的主体性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模式形成由来已久,因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二元对立的“主体—客体”模式转换到主体间性范式,必须从认识论层面寻找根源,打破旧的、固有的认知模式的束缚,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才能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传播,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指导人民群众实践中为人民群众所认同,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实践提供根本的理论保障。

在当代语境下,“理念”主要具有两层含义:①信念;②思想;观念。[2]在这里,“理念”更多地表现为与“思想;观念”接近的含义,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传播离不开传播观念的创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主体间传播的理念创新主要应当树立以下几种理念:平等互动的理念,教学相长的理念,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理念。

一、平等互动的理念

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是被反复证明的科学判断的。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论题的视角出发,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弱化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宣教者的主导作用,只是站在认识论的高度,针对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宣教者和人民群众之间“主体—客体”定位的认识论决定的灌输式传播所引起的诸多问题而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法。

主体间性“人学思维”认识论转向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视域下,人民群众与马克思主义宣教者同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缺一不可,这是毫无疑义的。既然同属于主体,那么双方的地位就应当而且必须是平等的,这个平等地位不能仅仅形式主义地停留在口头上,更要深入思想观念之中,落实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行动之上。因为主体间性最为现实的表现就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的”,“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双向互动、双重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间在实践中形成的发展共识,通过共识关系表现的相关性和一致性”。[3]如果双方在理念上或者实际上处于不平等状态都不能被称作真正地实现了平等。当然,要使平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首先就应当树立平等的理念。树立平等理念并不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宣教者一方的规定,而是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的复数主体的规定,即马克思主义宣教者和人民群众都应当树立平等的理念。否则就是还没有从主客二元对立认知模式的窠臼中摆脱出来,就是与实际相脱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最终只能陷入顾影自怜的孤立境地。

就马克思主义宣教者而言,树立平等理念首先表现在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在人格上尊重人民群众,平易近人而非高高在上,应当满腔热忱、眼睛向下,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认知能力、理论水平、思维习惯,从而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要求共产党人积极向人民群众学习,并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树立平等理念还表现为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宣教者应当努力向人民群众、向实践学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大课堂,人民群众是这个课堂上最高明的老师。向实践学习,首先就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甘当他们的小学生。要善于总结和提高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5]

就人民群众而言,树立平等理念首先表现在相信人民群众可以解放自己。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一次次得到了地验证:淮海战役就被称为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民经济从濒临崩溃的边缘迅速恢复,这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农村改革的序幕也是由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拉开的。党和国家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的制定都是基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都是对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树立平等理念还意味着树立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作为公民所具有的觉悟。对于我国公民来说,包括主人翁思想、民主与法制观念、权利与义务观念等”[6]。由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实现理想化大同社会的希望被寄托在内圣外王的贤明圣君身上,大众早已被“臣服”的宿命锁定,统治者与人民群众之间主宰与依附关系的枷锁使人民群众难以充分认识自身的力量和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则形成了一种“集体潜意识”,人民群众失去了挑战统治者赢得自身主体地位和权利的平等意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7]。然而,“臣民”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不会随着公有制经济基础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而立即消亡。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确立其普遍的公民平等意识,以公民平等意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传播奠定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之间地位的平等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传播的一个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主体间还要进行有效互动。这种主体间的互动既是宣教者基于平等开放的政治心态,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凝聚社会意识,唤起大众价值共识,引领大众真理认同,规范大众社会行为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人民群众认知、信仰和力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不乏语言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思想的冲突,而其最终归宿则是双方视界的融合、理论的共识、行动的统一。在双向互动交流引导的过程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认识能力和理论修养水平,尤其切忌学术名词“满天飞”的精英化、官方话语“满堂灌”的贵族化以及形式主义甚至丧失理论品格的庸俗化。“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8],“以通俗的言语解释许多道理”[9],创新充满时代感、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多样化传播方式,以嵌入式的软性传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借助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归属感,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身生存发展的灵魂与信仰,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当中的普及。

二、教学相长的理念

教学相长是我国自古以来就萌发了的一种教育和学习的理念。“教学相长”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其原文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0]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人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并非全知全能。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不及他人之处,然后才能督促自己奋发上进。由此可见,古人在论述教学相长的理念时,就已经包含了主体间性的意蕴和存在于这种教育传播过程中的良性互动理念。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和实践均已证明:马克思主义就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真理,它反映着党的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因而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使其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使人民群众“知其善”,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宣教者和人民群众都应当树立起教学相长的理念。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教”和“学”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必然的鸿沟,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着教学活动中矛盾双方的统一性;“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的过程,在“学”的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蕴含着“教”的元素。通过既是“教”又是“学”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复数主体促进了对共同的客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和理解。正如张耀灿阐释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内涵:“在交往实践的意义上,只有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真正发生了实质性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真正有了双方创造性、能动性的显现,我们才能说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11]

一般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更多地表现在“学”的环节,所学的客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尽管当前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思潮中居于主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一些非主流社会思潮往往以公正评判者自居,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暂时性的问题和制度的盲点不放,进行激烈攻击与批判,通过占领道德制高点以近乎完美主义的标准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进行吹毛求疵的挑剔,并以犀利的富于煽动性的语言博得大众的关注,在某一特定时期还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气候。

针对这种状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不可放松。人民群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通过理性认知、情感体验、亲身实践等一系列环节,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化解对马克思主义可能存在的偏见和误解,消除对马克思主义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这一过程就是“学然后知不足”的表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12],人民群众最终将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潮与非主流社会思潮的比较、鉴别,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巨大的理论魅力与实践价值,认识到形形色色的非主流社会思潮既不是指导个人实践的法宝,更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策。

马克思主义宣教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更多地承担着“教”的角色,但“只能是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当先生,一面当学生”[13],并且“要做好先生,首先要做好学生”[14]。前文已经论述过,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劲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情况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法,往往会使马克思主义宣讲者“知困”。因此,人民群众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实践经验在客观上要求马克思主义宣教者立足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另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人民群众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不解甚至是误解,为了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宣教者必须提前做好功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让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并从中准确把握大众的思想共鸣点,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现实焦点问题,“既讲清‘怎么看’又说明‘怎么办’,把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讲清楚,把对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15]。马克思主义宣教者与人民群众的这种互动关系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宣教者“知困,然后能自强”[16]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间通过彼此交流与沟通,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共识,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认同,从而使宣教者与大众双方主体间既坚持真理,又倾听彼此的观点,这也就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传播的过程中贯彻教学相长的理念,既使马克思主义宣教者提高了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的本领,又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切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1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传播也将指引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新的历史。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

前面也提到过,以宣教者为中心的经典文本教条式解读并由此进行的单向度传播是造成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现“精英化”“贵族化”和“庸俗化”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文本解读的僵化导致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语境和理论逻辑的误解。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解读的“文本危机”,引致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危机”。因此,基于文本回归的实践探索就是要以主体间性认识论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宣教者不仅要平等对待受教主体——人民群众,还要认真对待作为教育资料的客体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到马克思文本的原初语境,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界,重新廓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地平线,让人民群众在实践创新中领悟马克思主义真理。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工作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工作方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反映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斗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它同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18]

“回到马克思”是为了“发展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9]文本研究要围绕“文本—理论—现实”进行,通过经典文献“返本”,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新”。即如伽达默尔所说将传统视界和现代视界不断融合后才会产生新的视界,为文本获得新的认识提供可能。但是“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并非是要“以文本为本位”,因为“马克思的传统……是开放的,它应当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将不得不以变化来表示其基本特征,而不是源自与正统的国家机器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的教条”[20]

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形象地称之为“有的放矢”,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21]。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该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对不同的时代主题做出科学的判断分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置于具体的历史情景中予以解读和运用,这才是马克思主义文本回归的真谛。只有对社会现实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准确把握社会关系,使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从而更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沁入人心。

“对马克思的指令保持沉默,不要去译解(阐释)变成一场‘改变世界’的变革,人民就会乐意接受马克思的返回或返回到马克思。”[22]马克思主义文本回归必然是紧密联系实际国情,围绕建设的中心任务,回应时代的主题,不断调整与更新,及时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新的时代内蕴之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从实践中积极寻求新资源、新素材,又不断拓展理论的内容疆界和实践领域,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认识、运用、发展、验证、信仰马克思主义真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主体间性传播中水到渠成。

四、与时俱进的理念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间性传播还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这里的“与时俱进”着重强调的不是理论层面上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进行的创新,而是突出地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方法层面,这是和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前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联网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应用。这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科技和商业上的变化,在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上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5.8%,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23]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尽管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但我国网民的绝对数量是很庞大的。在多节点、无序、互联、开放、匿名的网络语境下,作为原子化个体存在的大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来自社会各方的“草根性”舆论都能够被网络无限地复制和放大,并形成舆论信息流而左右网民思想走向。网络极大地唤醒了大众的主体性意识,同时也为宣教者与网络大众之间搭建了平等开放的交往互动平台。

面对依然习惯于网络化生存的大众,马克思主义宣教者不能再固守传统媒体的阵地,也不能再将新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视为“奇技淫巧”的“小儿科”,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面对新媒体发展的蓬勃态势,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传播技术优势,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开拓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阵地。在利用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还需要熟知并利用网络传播的特点,将网络“数字现实”、3D影像等技术有效整合,借助文字、图像、声音等网络多媒体优势,通过电子邮件、论坛、讨论群、实时聊天系统、博客、微信朋友圈等多样化网络传播信道,以创造性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教育的情境;善于把握网络用户的群体特征,适应网民快速扫描、浅阅读等特点,使用易为网友所接受的叙述方式,用“接地气”的语言诠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适应网络视域下主体间性传播的新形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