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前瞻远程,提炼共性本质

前瞻远程,提炼共性本质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段语录明确地告诉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自身的多重本质注定贯穿始终。随之而来,在实践中完整地系统地贯彻社会主义本质论,则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进步的内在需求。社会主义多重本质的逐一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进步,是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目标顺利对接的必备条件,必备条件不足的社会主义仍然难以挣脱主观空想的羁绊。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价值取向中抽象的。在他身后,我们党又从两个文明视角和社会规范视角相继完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提炼。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高瞻远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的初始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要着眼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开宗明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两段语录明确地告诉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自身的多重本质注定贯穿始终。

第一,个人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断定: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但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计不同,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均属落后国家,改变了盲目竞争和垄断形态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仍然保持着经济科技的领先地位;两种社会制度势必在相互竞争中长期并存,人类到达共产主义的时间表注定是非常漫长的。尽管预先设计与具体实践的差别很大,我们却丝毫不能动摇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因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必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国人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它的全程建设都要为不断满足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积蓄能量,而且这种努力务必要从初级阶段开始。从民众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到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提炼的固有顺序。

第二,社会和谐的追求。中国古人向往和谐,《礼记·大同篇》的追述便是见证。不过那种追述即使可信亦不可取,因为它只能导致回归原始的倒退;近代洋人向往和谐,欧文试行乌托邦的追逐便是见证。不过那种追逐纯属空想,无法兑现,欧文虔诚的实验不得不以失败告终。共产党人也向往和谐,不过与“大同篇”的追述、乌托邦的追逐完全相反,我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是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持续前进中的追求,是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制度变革基础上的追求,所以是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的科学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国人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它的每一段落的进程都要把和谐社会的构建列为重大使命之一,即使由贫穷落后起点出发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例外。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和乐,也是社会主义本质提炼的固有逻辑。

第三,总体进步的需求。从民众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到个人精神文化素质的自由全面发展,再从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到国内社会种种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睦和乐,这种探索的渐进程序,标志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化系统化。随之而来,在实践中完整地系统地贯彻社会主义本质论,则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进步的内在需求。社会主义多重本质的逐一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进步,是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目标顺利对接的必备条件,必备条件不足的社会主义仍然难以挣脱主观空想的羁绊。同样道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一部分,也必须为中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本质性的必备条件,百年基本路线所树立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四大目标,其实都属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

将共性本质的再提炼概括起来,我们又应当看到:其一,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和乐必须以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前提、为基础,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系列的唯物论。没有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所谓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就是空话。其二,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以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和乐为撑力、为动力,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系列的辩证法。没有个人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支撑和推动,所谓共同富裕的局面便难以形成,形成了也难以巩固、难以持久。其三,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个人素质全面发展、整个社会和谐和乐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系列的目标性规范,必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重目标与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手段性规范,也必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两个紧密联系,其实又都属于唯物论与辩证法的有机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