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很早就读过《宋史》。显然,毛泽东是查阅了《刘沉传》才这样回答贺子珍的。毛泽东生活俭朴。李沉虽官居极品,但平素奉行节俭,深得毛泽东的赞赏。1962年2月,毛泽东与南京炮兵工程学院院长孔从周谈中国最早发明火枪的事。毛泽东对此是认可的。此后,赵光义又两次亲征,仍被辽(契丹)军击败,损失惨重。毛泽东在此作有批语:“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宋太宗本纪》批语: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

毛泽东常读《宋史》。

“1962年9月20日,主席要《宋史》,我们送去《宋史》和《宋史纪事本末》”。(《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巢林一枝,聊自足耳

毛泽东对《宋史》中的人物很熟悉,如司马光、王安石、杨业杨延昭父子、岳飞等知名度极高的人物,也有若干不为人知,如刘沉、李沉和陈规等人。

毛泽东很早就读过《宋史》。早在井冈山时期,有一天毛泽东和贺子珍谈话,贺子珍谈起家乡江西永新有个宋朝宰相刘沉,被皇帝杀了头,尸体运回因缺了头,当地人就制作了一个石灰脑袋安葬了他。后来毛泽东问贺子珍:“你们永新在宋朝出了一个叫刘沉的宰相,传说他做了一年的官便萌发野心,企图篡夺宋仁宗的皇位。仁宗发觉,怒而斩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在贺子珍追述有此事时,毛泽东接着说:“这都是你们永新人杜撰出来的故事。其实,据查考史无此事。刘沉死后,宋仁宗对他还相当怀念,写诗勒碑,名曰‘思贤之碑’,留传至今。”(《贺子珍与毛泽东》第105页)

《宋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刘沉传》,称他生荣死哀。病逝后皇帝还赐赠左仆射兼侍中知制诰,并为其墓碑篆额曰“思贤之碑”。显然,毛泽东是查阅了《刘沉传》才这样回答贺子珍的。

毛泽东生活俭朴。有次外出归来,发现有关人员将丰泽园畔的春藕斋屋顶原来的黑瓦筒子换了黄绿色宫廷琉璃瓦,很不高兴。后来在有关部门的检讨书上,写有批语:“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

毛泽东的这条批语,写在他所读过的《宋史》卷二百八十二《李沉传》旁。李沉是宋真宗赵恒朝的宰相,居住处甚狭,家人和兄弟劝其建造新宅。他说:“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李沉虽官居极品,但平素奉行节俭,深得毛泽东的赞赏。

毛泽东对南宋初陈规的故事也相当熟悉。1962年2月,毛泽东与南京炮兵工程学院院长孔从周谈中国最早发明火枪的事。他指出:我们的祖宗发明了火药,可是后来落伍了。在南宋时有一个叫陈规的,他把火药装在一个竹管内,装上弹丸,点着火药,喷出火焰烧伤敌人。这是管形火器的鼻祖。《宋史》有《陈规传》,他在知德安府时,发明火枪,大破围城数倍之敌。毛泽东说的陈规故事,见《宋史》卷三百七十七《陈规传》。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飞传》,是毛泽东非常熟悉的一篇列传。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94页)此处所称的“古人”,就是岳飞。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即见于《岳飞传》中岳飞与东京留守宗泽的对话,宗泽很赞赏岳飞:“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此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1963年2月15日,罗瑞卿向毛泽东汇报了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所介绍的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中的主要经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毛泽东听后非常高兴地说:是呀,过去岳飞讲,文官不要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矣。这句话有片面性,因为它缺了一面,好像文官不要钱,可以怕死,武将不怕死,却可以要钱。我们解放军则是文官既不要钱,也不怕死;武官即不怕死,也不要钱,这样岂不更好,天下岂不更太平!

毛泽东此处所说的岳飞讲“文官不要钱,武将不怕死”,见《岳飞传》中岳飞与皇帝的对话,“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毛泽东又说,岳飞还有两句话:“饿死不抢掠,冻死不拆屋。”就是说军人饿死也不能抢劫、冻死也不能拆房子烤火。看起来,岳飞治军是有他的一套办法的。所以,那时金兀朮不怕别的,只怕岳家军。他说过:“憾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治军颇讲纪律。此处毛泽东所说的“饿死不抢掠,冻死不拆屋”,亦见于《岳飞传》:“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所引用的敌帅金兀朮语。

毛泽东很喜欢读《岳飞传》。1952年,他参观河南汤阴岳庙和岳飞故里,在岳飞故里,见到矗立的“岳忠武王故里”巨碑,巨碑所刻碑文大致是按《宋史·岳飞传》所写的。毛泽东很有兴趣地从头到尾把它念完。

评点赵光义:不择手段,急于登台

毛泽东是多次读了《宋史》的,见于《宋史》批语的就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篇。

赵匡胤被后世最为称颂的是遗诏子孙“不得杀士大夫”语。南宋王明清记:“明清尝得本朝法令宽明,臣下所犯,轻重有等,未尝妄加诛戮。某闻太祖有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言官,违者不祥”(《挥麈后录》)。《宋史·太祖本纪二》:“(乾德四年)五月……甲戌,光禄少卿郭玘坐赃弃市。”毛泽东读此作批语道:“说不杀士大夫,伪也。”(《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77页)

毛泽东读《宋史·太祖本纪三》,很有兴趣的是,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他认为赵匡胤无病而死,死得不正常,定有隐情,故在此处写了批语:“不书病,年五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77页)

《宋史》卷五《太宗本纪二》史家所评:“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万世不能无议焉。”毛泽东写批语道:“不择手段,急于登台。”(《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80页)

当时赵光义(宋太宗)仅三十八岁,年富力壮,他迫切要取代乃兄皇位,于是不择手段,演出一场害兄案,所谓是“烛光斧声,千古之谜”。毛泽东对此是认可的。

对于宋朝第二代皇帝赵光义,尤其是对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毛泽东是极力否定的。

《宋史》卷四《宋太宗本纪一》,记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光义亲征。开始,宋军屡战屡胜,皇帝的主力大军到达辽(契丹)都城南京(今北京)城下,由于孤军深入,遭到辽(契丹)名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军队左右两翼的伏击,惨败于高梁河(今北京大兴东)。此后,赵光义又两次亲征,仍被辽(契丹)军击败,损失惨重。毛泽东在此作有批语:“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78页)

毛泽东读《宋史》卷五《宋太宗本纪二》又对赵光义“不知兵”,“终不省”发表见解。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又大举进攻契丹,以曹彬、潘美、杨业、田重进为帅分三路伐契丹。开始,宋军屡战屡胜,还分别攻占涿州、云州、蔚州,但仍遭到契丹诱敌之计,主力曹彬大军全溃于岐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其余两路亦败。毛泽东读后大为感叹,写下批语:“契丹善用诱敌深入战,让敌人多占地方,然后待机灭敌。”(《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79页)

毛泽东在文中“会契丹十万众复陷寰州,杨业护送迁民遇之,苦战力尽,为所擒,守节而死”处,写有批语:“杨业战死。”(《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79页)

毛泽东又在“曹彬之师大败于岐沟关”处,加有批语:“雍熙三年败于契丹。”(《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80页)

赵光义北伐契丹,中了敌军诱兵之计,屡战屡败。196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在汇报关于诱敌深入的备战方法时,毛泽东极为赞同。接着即兴谈了自己的读史感受:我最近研究历史,古今中外,凡是诱敌深入的,就把敌人歼灭了;凡是开始打了胜仗,兴高采烈,深入敌境,就打败仗。宋朝第二个皇帝赵光义,经过苦战灭亡了北汉,占领了太原之后,接着就同辽国打仗,深入到现在的北京附近,被敌人的一个反击,打得大败,皇帝几个月不知下落。以后宋朝同外族作战,就是把敌人挡住,不敢让敌人深入。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就是指高梁河之役。

赵光义的屡战屡败,为此后北宋王朝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埋下了隐患。毛泽东在读《宋史》卷五《宋太宗本纪二》史家“赞曰: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一语处写有批语:“但无能。”(《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80页)

毛泽东很鄙视赵光义的为人。据该书第十九卷《至道建储》称:赵光义立寿王元侃为太子,立储为百年以来盛事,京师民众拥道祝贺太子,齐称“少年天子也”。赵光义听见反而不高兴。召寇准问:“人心都向望太子,那将把我放在何等地位?”寇准拜伏于此,再三祝贺:“此社稷之福也。”赵光义方才领悟,走进内宫对家人说,宫里皆庆贺。赵光义大喜,与寇准会宴,吃得大醉。毛泽东在“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句处加上批语:“赵匡义小人之言。”(《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321页)。

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