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是扬弃

什么是扬弃

时间:2022-1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既然异化劳动给人类造成了如此多的困惑和伤害,那么,异化劳动如何才能得到扬弃呢?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扬弃概念的解读,基于对共产主义科学原理的分析,得出异化劳动扬弃的根本途径。扬是指肯定、保留原有事物中积极合理的要素;弃是指否定、克服原有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要素。而形而上学的否定是指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外部强加的,否认事物自我的否定。最后,辩证的否定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既然异化劳动给人类造成了如此多的困惑和伤害,那么,异化劳动如何才能得到扬弃呢?人类的理想生活需要建立在怎样的劳动之上呢?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扬弃概念的解读,基于对共产主义科学原理的分析,得出异化劳动扬弃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 什么是扬弃

一、扬弃实质上是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的否定或否定之否定(并非像语文中讲的双重否定等于更加肯定)。例如,一个事物的发展(以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为例),他们都以公有制为基础,但他们之间的发展,却是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系列漫长的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即,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私有制是公有制的否定结果,公有制又是私有制的否定结果。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辩证的否定。乍看之下,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是公有制,貌似二者一样,其实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扬弃是同时具有肯定和否定双重内涵的辩证概念。扬弃是辩证的否定,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对立统一的辩证理解的基础上的,它认为辩证否定实质上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用过自身的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扬弃就是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也有肯定。扬是指肯定、保留原有事物中积极合理的要素;弃是指否定、克服原有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要素。因此,辩证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原有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的是原有事物中积极合理的东西。扬弃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保留原来事物中的积极元素,抛弃原来事物中的消极元素,是指新生事物对原来事物既保留又抛弃、既继承又克服的关系。扬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联系的环节体现了新生事物对原有事物的发扬、保留和继承,这是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发展的环节体现了新生事物对原有事物的抛弃、克服,这是弃的过程,是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因此,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不能犯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

让我们举例来说明。例如,李同学每次上课都迟到,老师批评了他一顿——这是外力的否定,即老师否定了李同学上课迟到这一行为,这也是生活中的“否定”,也是一种消极的意义,我们不喜欢被否定,它往往和失败联系在一起。后来,李同学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觉得自己上课总是迟到确实是不对的,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迟到——这是对自我的否定,即自己推翻自己,自己抛弃自身中不合理的部分,让自己发展,这种否定则是积极的,是会走向成功的。再如,成语“吐故纳新”,是比喻扬弃旧的、吸收新的、不断更新的意思。吐故才能纳新,在吐故中我们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发展。再如,我们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再到大学生,从一无所知到知之甚少再到知之较多,从稚嫩到成熟,都是自己在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发展自己的辩证否定。还有,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面对外来文化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待外来文化,要有选择地吸收,如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发扬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大胆吸取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我们也应该加以抵制、批判其腐朽的东西,如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上,我们既不犯肯定一切的全盘西化的错误,又要避免否定一切的盲目排外的错误。

扬弃(辨证的否定)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否定,我们还可以过表格对比的方式来分析:

 

总体而言,辩证的否定是科学的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是非科学的否定,二者根本对立,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辩证的否定是指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因为引起否定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一切事物在它产生之时就已经孕育了否定自己的因素。事物就是通过内部矛盾运动而进行自身否定,从而实现自我发展的,一切外力只是加速或延缓事物自身的否定,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事物的否定。而形而上学的否定是指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外部强加的,否认事物自我的否定。

其次,辩证的否定是指肯定与否定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也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否定不是纯粹的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一个事物在否定自己不是别个事物的时候,就在从反面肯定自己是这个事物;肯定不是纯粹的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而形而上学的否定,看不到肯定与否定的统一,认为凡是否定的地方就没有肯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否定一切;凡是肯定的地方就没有否定,肯定是绝对的肯定,是肯定一切。

再次,辩证的否定认为,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否定还是新旧事物间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起来的,体现着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而形而上学的否定,要么看不到新旧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不承认否定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么看不到新旧事物之间的历史联系,把否定理解为对旧事物的“一笔勾销”。

最后,辩证的否定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是抛弃旧事物中过时消极的东西,是对旧事物质的根本否定,在新旧事物间划出了一条确定的界限;保留是继承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东西,是新旧事物间存在着的必然联系。形而上学的否定,要么主张继承一切,全盘吸收,反对革命与创新;要么主张抛弃一切,一切从零开始,在空无所有的废墟上创造所谓的新事物,其后果都只能导致事物的衰落。

二、扬弃是辩证法的根本特征

为了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扬弃,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辩证法。黑格尔是理解辩证法的关键。现代辩证法的诞生得益于黑格尔对辩证法的发展。黑格尔是现代辩证法的奠基者。黑格尔把辩证法理解为最高的思维方式。但是在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又是同泛逻辑主义(把整个哲学等同于认识论)和唯心主义纠缠在一起的。这样,辩证法作为思维方式的原本意义就被掩盖了。因此,在我们眼里的辩证法也变得神秘难解了。马克思最初接触到辩证法是从黑格尔那里,马克思曾经属于青年黑格尔派。正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引领他走出主观唯心主义的死胡同。虽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多次倡导和赞颂的,但他并没有在著作中对辩证法作出明确的解释。马克思在著作《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的“跋”中有一些关于辩证法的观点。在这篇文章的结尾,马克思极为概括地讲述了辩证法。他说:“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辨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甚至被他在观念这一名称下转化为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辩证法,在其合理内核上,引起资产阶级及其空论主义的代言人的恼怒和恐怖,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研究辩证法是为了批判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建立自由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类整体的幸福。对于当代人而言,懂得辩证法于日常生活和个人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日常生活中辩证法无处不在,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因此,对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我们始终要以积极、宽容、乐观的态度对待人,对待事,对待人生。下面我们以寓言和事件为例来分析。

靠近边塞有一户人家,主人精通占卜,他家的马无缘无故地跑到了胡人的地方。人们来安慰他,主人说:“怎么见得这不是福分呢?”几个月后,这匹马回来了,还带来胡人的骏马。人们来祝贺他,主人说:“怎么见得这不是灾祸呢?”家里来了胡人的好马,儿子喜欢骑马,结果摔下来跌断了大腿。人们又来安慰他,主人说:“怎么见得这不是福分呢?”一年后,胡人大举入侵边关,青壮年都拿起武器与敌人作战,靠近边塞的人,十之八九都战死了,唯独这家的儿子因为腿脚不方便,没有上战场。所以,福变为祸,祸变为福,其中的变化无穷无尽,其中的奥妙深不可测。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祸可以带来福,福也可以带来祸。马丢了是祸,可是马又跑回来了,还带来别的马,这是福,祸带来了福;主人的儿子很喜欢骑马,想试试新来的马怎么样,骑上去摔下来,跌断了大腿,福又带来了祸;战事突起,别人都战死了,这个人因为腿有残疾上不了战场,活了下来,祸又带来了福。福祸是相互引发的。我们不应该把祸福看成是僵死的,事情不管好坏,都处在转变中。我们一定要记住,上天是绝对公正的,你受到了损害,一定会得到某种补偿;你得到了好处,一定要付出某种代价。没有好事都让一个人占尽了的道理,也没有坏事都让一个人去承受的规矩。因此,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在逆境中不要悲观,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暂时的不幸都会过去,不顺心的阶段都只是暂时的。

辩证法思想也启示我们,一个人在春风得意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的结果可能带来不幸。

从前弥子瑕深受卫国国君的宠爱。按照卫国的法律,私自驾驭国君车子的人要处以砍掉脚的刑罚。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晚上抄近路告诉了他,他假传国君的命令,驾车出宫。国君听说了,赞扬他有德行,说:“弥子瑕真是孝顺呀!为了母亲竟然忘了砍脚的刑罚。”另一天,弥子瑕随国君到果园游玩,他吃一个桃子,觉得味道很好,就把吃了一半的桃子给国君吃。国君说:“弥子瑕真是爱我呀!忘记了自己喜欢的美味而把它让给我。”随着时间流逝,国君对弥子瑕的宠爱也减弱了,后来他得罪了国君。这时,国君想起了以前的事,恨恨不已,说:“这个家伙原来就伪造我的命令驾我的车,还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因此,同一件事情,既可以是福,也可以是祸,是福是祸取决于条件。弥子瑕受宠的时候,假传命令使用国君的马车,把吃了一半的桃子给国君吃,古时这都是大罪过,却得到国君的表扬,得到更大更多的好处。一旦他失宠,这些就成了给他定罪的理由。祸福由条件说了算。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自觉运用辩证法思想可以避免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20世纪末,美国西部一个州发生一场森林大火,烧毁了上万亩森林。人们发现罪魁祸首是森林中的枯枝败叶。州政府对森林中的衰败、干枯的树枝、草叶进行清理,以杜绝隐患。随后两年,再未发生大的火灾。但是,一种由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却大面积地爆发了。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此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造成虫害的主要原因是,清理了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生物学家研究发现,森林中害虫的数量与鸟儿、蚂蚁的数量成反比。树木枯死后,经过一段时间会形成一个个空洞,鸟儿和蚂蚁就会在其中安家落户,它们的存在有力地遏制了虫害的繁衍。人们为防止火灾清除了枯木杂草,也毁掉了鸟类和蚂蚁赖以安身的家园。这项研究使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大自然总是在巧妙地调节和平衡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人类应该尊重这些自然法则和规律,尊重事物之中存在的辩证法,与自然和谐相处。不承认客观辩证法就会受到毫不客气地教训,直至清醒为止。枯木无用也有用,这个实例同样揭示了辩证法的道理。” 

扬弃是辩证法的根本特征。事物在扬弃的过程中,保留了原来事物中的积极元素,抛弃了原来事物中的消极元素。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的,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事物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扬弃促使事物向成功的、积极的方面转化。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我们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创造有利条件,将形式从不利于自己的方面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这实质上就是保留了事物中的积极元素,抛弃了事物中的消极元素。因此,用扬弃的思维看问题本身就是辩证法的正确运用。扬弃体现了新生事物对原来事物既保留又抛弃、既继承又克服的关系,能够促使事物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