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产生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对待文化现象。它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者对文化的起源、本质、功能、地位、一般发展规律、具体内容的认识和阐述以及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文化问题上的反映,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产生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卡尔·马克思,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籍律师家庭。1835年—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1837年,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6月,和燕妮结婚。同年秋,迁居巴黎,同卢格合办《德法年鉴》杂志。这时发表的一些文章表明他已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1847年,马克思同恩格斯一起受邀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年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大会委托,同恩格斯一同起草了同盟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受同盟中央委托,马克思在巴黎筹建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同盟主席。同年4月,回德国参加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期间,他在科伦创办《新莱茵报》。革命失败后,流亡英国伦敦。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由恩格斯于1885年、1894年整理出版。1864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后,马克思被选为总委员会委员,兼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历届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袖和灵魂。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马克思受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托,写了《法兰西内战》,系统地总结了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晚年即使受到各种疾病的折磨,他仍致力于帮助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成长和人事理论研究。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病逝于英国伦敦。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是以阶级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政治的、道德的、哲学的以及其他的后果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产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它的产生和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首先是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从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法等西欧国家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使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爆发并且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与革命,而科技革命又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这也会导致文化的大繁荣以及文化哲学的发展。当时的社会变化迅速,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等一些问题都集中表现出来,成为马克思在当时历史时期必须考虑的重要领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逐渐孕育发展和成熟起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使得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产生成为可能。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促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段的产生和对立,阶级矛盾日益严重以致不可调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的物质财富成倍地增长,积累了大量的资本,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业革命的爆发促进了效率的极大提高,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工业时代;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无法调和的矛盾。从1825年起,连续爆发的三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转向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如果说1825年是欧洲经济的转折点,那么,1831年就是欧洲政治的转折点。从这一年起,连续爆发的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1831年至1834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1836年至1848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1844年6月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资本主义该向何处发展,工人运动该向何处发展,原有的理论不能回答这些重大的时代课题。封建阶级的复古主张开历史的倒车,空想社会主义的方案又不切实际,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理论也纷纷破产。时代的剧变呼唤人类思想的革命性变革,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武装。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并且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

所谓“观”就是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文化观就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观点和态度,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文化问题上的一种反映。也就是如何看,怎么看,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自己对文化的看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观,不同的社会集团也会有不同的文化观。比如在评价不同的文化现象的时候,有的人完全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自己所处的文化,有的人则认为不能用一种文化作为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在于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观。文化观表现为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理解、对待上的根本态度和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和对待文化现象。它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者对文化的起源、本质、功能、地位、一般发展规律、具体内容的认识和阐述以及文化建设思想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文化问题上的反映,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基础。列宁和斯大林关于苏维埃文化建设的科学论述和见解,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方面的理论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通过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理论。邓小平同志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化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十七大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完善与重大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所有马克思主义实践中关于文化思想的综合。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

(一)对文化的本质特性的认识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现实,是与自然相对的范畴,是人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标志,体现着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本性的论述,十分深刻地阐释了这一点。

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是自由自觉的类存在物。“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从这一点出发,马克思深刻地解释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提出人的活动的双重尺度的著名观点。也就是说,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人却能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世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养活它的幼崽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在生产自身,而人在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在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总之,文化是人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标志。它总是体现人的属性,和人联系在一起。因此,从与人的关系看,它的本质主要体现了四点:

首先,它是以实现人的存在价值为目的的活动。文化的存在和变化则是人创造的,文化作为人的活动,不仅创造出人的社会,而且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它体现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代表着人区别于动物和其他自然存在物的根本特征。再次,它是人化自然与人的生活世界。人化自然是经过人的劳动的改造,通过劳动而生成,作为劳动的结果而存在的自然。最后,它是人的理想和人的现实的统一。因为文化,人的活动成为人的存在价值的活动。追求人的存在价值,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理想。

因此,文化本身就具有理想性。但是,文化不是人的抽象精神的活动,而是人的现实的历史。它要求人实践地对待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通过解决这些矛盾来实现人的存在价值。

(二)文化的构成

文化由哪些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的结构是如何划分的?英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根据文化的功能,将文化分为四个方面:物质设备、精神文化、语言、社会组织。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在《社会变迁》一书中,从文化功能和文化起源相结合的角度,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然后将非物质文化分为宗教、艺术一类的精神文化和规范人类行为的制度、习惯一类的调适文化。马克思主义谈到的主要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领域和层面。

首先,物质文化是前提和基础,物质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及其创造方式,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它主要包括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那些文化产品,其基本功能是维持个体生命的再生产和社会的再生产。比如说衣、食、住、行,都包含着文化,长袍马褂与泳装,中山装与西服,哥特式建筑与圆明园,这些都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领域典型地体现了“人化自然”的特征。它包括所有用于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生存需要的或者经过加工的自然物品和人造物品;还包括用来生产这些物品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可以这样讲,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所有物化形式。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讲,物质文化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也可以说是处于主体地位。从人类文化大厦的外形来看,它代表着人类文化本身,全面直接地反映和体现出了人类文化的成就。从外形看,物质文化是可以看见,可以听见并且可以摸得到的,还可以为人所使用的。但这些外在的物质文化都包含且凝聚着人类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在一定意义上讲,不管是古代的物质文化产品还是现代的物质文化产品,都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不仅如此,物质文化的创造还是人类其他文化创造的基础,物质文化决定着人们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创造,并且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目标又要指向物质文化,通过物质文化表现和确证,通过物质文化并同物质文化一起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庞大的物质文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首要目标,成为人类社会实践的首要目标。

这样来讲,物质文化建设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类发展来说,物质文化的核心是技术文化,因为人类物质的产生是通过生产来实现的,而人类的生产又是以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为前提的。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面临着能源、原料、粮食、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迫使人类转变发展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可替代性的、新型的能源来延续自己的生存发展,尤其在现代社会,发展高科技已成为当务之急。

人们所说的高科技,是指建立在一系列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基础上的特定新技术群,它能够形成产业规模,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把科技的尖端性和经济的高效性结合在一起,把科学技术知识的精神性和经济的高效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现在的高科技主要包括核燃料加工、信息化学品制造、航空航天制造、公共软件服务等。

其次,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文化心理、经验等意识形态的各方面的总和。它起源于人类在满足自己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时,超越这些最基本的需要而产生的新需求,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和自由的需要。因此,在文化的所有层次中,精神文化位于核心地位,它是最高层的,最具有内在性,最能体现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的本质特征,也最能体现人之所以为人所特有和所应有的需要。因为物质需要推动着人们发展出种种本质上属于物的力量形式,精神需要推动着人们发展出种种只属于人的力量形式。可以这样讲,人与动物和其他存在物的最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人具有一个精神世界,具有精神文化需要,而动物却没有。正如著名思想家帕斯卡尔所断言的那样,“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他指出:“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尽管他的论述有点极端,但他说明了精神文化在文化构成中的重要性,更好地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差别。

人对精神生活的本能追求以及对意义世界的积极构建,既是人的本质表现,也是人类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表现。物质生活的富裕只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一个方面,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不但不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裕而降低,反而更加强烈,而且要求也会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的体系非常复杂,它既有系统的、自觉的文化形式,还有不系统、自发的形式,前者我们叫社会意识,后者叫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态:处在社会意识高级水平的精神文化形态,就是理论意识,它是一种定型的、系统的和自觉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哲学、道德、艺术、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和科学等意识形式。

哲学起着人类灵魂的作用,马克思把哲学概括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人们在从事“类”内“类”外的时间活动中,在具体形成“类”内“类”外的相关意识中,统一的思维会产生一些带有总体性的问题。它们涉及的不是社会内部或外部的某一个方面,而是诸多方面的普遍性问题。关于这些普遍性问题的意识观念,虽然离具体的实践比较远,但是它可以作用于具体科学间接地对事物事件发生反映和控制作用。如此形成的科学具有普遍性、间接性特点,这就是哲学。哲学虽然必须依靠具体科学的桥梁作用而不能直接对实践发生作用,但是它可以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调节具体的科学思维,去获得正确的具体结论来作用于实践。因此,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决定了这个人对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看法,并因此决定这个人对世界有什么样的作为。

道德是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社会道德观念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中,时时刻刻起着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并维持着社会的相对稳定。比如说尊老爱幼这一基本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你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老人没有座位,你会自觉地给老人让座位,甚至看到别人不给老人让座你会感到很气愤,这就是因为你的内心已经形成了这种道德。

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道德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实践中,是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的特殊要求。如果人人都不遵守这些行为规范的话,那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相互合作和人与人的相互和谐关系,这样的话,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延续。比如说在人们的平常生活中,如果人人都不讲诚信,那么社会就没法继续发展下去。

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和发展,道德观念也会不同,这就使得道德观念具有阶级性、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职业性等特点,比如说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则比较强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强调集体利益,在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道德,比如有教师职业道德、律师职业道德等。当然,同一个时期的人类,审核不同时期的人类,由于其社会环境具有共同性的一面,这就使得某些道德观念又具有普遍性。道德观念有着维持社会稳定的巨大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它还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作用,社会主义道德所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全民族和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它靠形象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戏剧、书法、电影、电视剧、雕塑、建筑,还是评书,它们首先都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感性艺术形式,并且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各种感觉器官。但是艺术的真正目的就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愿望、价值观念和理想等。艺术家的创作往往是通过艺术品去创造和表现一种意识性境界,并通过这样的艺术境界去和观众进行心灵的沟通,达到满足观众精神需要的目的。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它反映了自然美和社会美,并体现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对美好与和谐的追求。而人类文化的高度发展又总是以美为发展方向的。

宗教是统治人们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的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宗教本质上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是由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们命运的一种意识形式。从产生根源来看,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和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恐惧,从而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宗教观念。阶级压迫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而人们又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社会现象,是宗教产生的另一起源。宗教最初是压迫者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后来又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被压迫者的思想工具。

根据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一贯政策,对青少年信仰宗教问题只能疏导,不宜堵塞;既不能简单粗暴,压制歧视,也不能袖手旁观,听之任之。引导青少年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认识宗教,使他们既能看到宗教在道德教化、道德行为约束方面的作用,承认宗教人生哲学思想中包含着的某些合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广大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以及普及有关自然现象、人类进化、生老病死、吉祥祸福等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自然、社会生活和人生奥秘,消除宗教的神秘感,更理性地认识宗教。

政治思想是关于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国家、阶级或社会集团及相互关系问题的观点、理论的总和;而法律思想则是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理论观点的总和。它们都是社会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不同阶级之间的根本利益发生冲突,不同阶级之间的政治法律思想也是相互冲突的。

科学意识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科学是关于自然事物的性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所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是“类”外的实践形式;与此同时,科学也是一种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态度,在精神文化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对“类”内时间也起着调节的作用。科学能为人类的精神文化不断提供新知识和新观点,为人类的精神文化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又能推动技术文化的发展与前进。从科学的思维方式看,主要有理论思维、求异思维、多维思维、系统思维和创造思维等。

社会心理:社会心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朴素的社会信念,它是最基本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属于知识观念的范畴,又不纯属于知识,其中还掺杂着人们的愿望和情感等。二是流行的社会价值信念,人们组成社会就需要相互协作的活动,而这又要求产生统一的价值观念,它激励着人们去形成大体一致的追求和从事大体一致的活动。三是社会情趣,它是人们对某一对象共同依恋的心态,是社会情感和社会兴趣的统称。四是成见,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某一事物比较稳定的态度和看法。

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所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风俗、民族习惯、民族性格、民族宗教、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它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文化慧命,也可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民族精神表现在一个民族的节操、气度、风范和日常行谊上。尤其表现在一个民族处于逆境中,所呈现出的镇定自若、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志节和心情上。

民族精神表现在一个民族的气度、风范、节操和日常行为上。尤其表现在一个民族处于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艰苦拼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品质。民族精神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命魂,是一个民族的独特人格的彰显,是一个民族的慧根。同一民族之间,必须有其相同的文化意识、生活习俗、道德规范、忧患心态和哲学思想;否则不同民族之间就会产生分歧。

因此,民族精神乃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所系,是民族同心、同德的关键,更是民族延续发展的重要枢纽。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使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最后,制度文化是中介和手段,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以制度为存在形式的文化形态,一般包括体制、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如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家庭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等,这些都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容。人类早期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和氏族制度,农耕文明时期以宗法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现代工业文明以社会契约和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制度分别体现在了不同的学院文化、自然主义文化和理性主义文化。

制度文化同具有明显外在性的物质文化相比,它在整个文化界中是深一层级的文化,它主要满足于人们更深层级的需求,也就是由于人们交往的需求而产生的合理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关系的需求。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直接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和相应的各种生产关系的完善,能够极大地促进物质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动物的活动就是自然本身的活动,动物之间的关系属于自然的、本能的关系或者说动物没有“关系”。人和动物不相同,人的活动是超越自然的活动,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为的关系,人是真正有关系的存在。马克思是从交往入手来阐述人的制度化、组织化的文化。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了生产与交往的相互作用关系,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第一个历史活动”,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是人同动物开始区别开来的标志,这种生产又是同交往不可分离的。“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人正是在物质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中,以及在人自身的生产中,结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和相应的各种生产关系。

制度在管理社会和规范社会成员行为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制度意味着集中大多数人的意志、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形成的一种规则。这种规则保护着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侵犯,维持着社会秩序正常运行。无论是约定俗成的还是自觉契约,制度对个人的依赖比较少,它总是以全体社会成员对其认知的程度和接受的程度为基础的,或者说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集体智慧和道德修养为基础的,因而要比“人治”更加科学和稳定。

民主既是制度文化的基础,又是制度文化的内在精神所在。作为主体的结合体,社会尊重每一个社会成员,它的一切工作重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是以某一个或者某些人为本,而是以社会的所有成员为根本,这是民主精神的实质所在,也符合人民群众是创造人类历史的真正动力这一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当代中国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并且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物质、精神、制度文化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动力和保障,制度文化是中介和手段,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发展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物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通过精神文化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意识建设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通过对社会制度建构的指导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

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人们在创造文化时,归根结底是在创造自身。任何一种文化创造都是人的一种自我创造。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赖于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力。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突出。

四、列宁的文化观

马克思、恩格斯经常使用“文化”概念,但是由于时代的制约,他们没有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具体研究,这一重任落到了列宁的肩上。十月革命后,列宁清楚地认识到,文化建设对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性,列宁对落后的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仅包括经济政治建设,而且还包括文化建设,他在这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对于以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阐述了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殊规律,为其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提供了借鉴意义。列宁指出,俄国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增强了工农力量,抓住机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不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必然表现。

列宁认为,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应该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社会主义首先在那些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但是,这种规律在经济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表现出了特殊性。不能绝对地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还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水平,更不应该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

正是由于俄国处于特殊的国际环境之中,加上俄国国内的矛盾也具有特殊性,因此俄国的政治革命要比文化革命进行得早,然后在这个条件下,用一种与资本主义不同的方式来获得高度的物质文化水平,从而为落后的社会主义超越别的国家奠定必要的物质和文化基础。在无产阶级政权的基础上,与资本主义不同的方式,来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文化条件。这就是列宁阐明的比较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殊规律,也是列宁为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所指出的道路。

第二,阐述了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卫国战争胜利之后,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列宁认为除了经济建设之外,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俄国居民文化水平的现实也对文化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列宁在《日记摘录》中比较了1897年和1920年俄国居民识字的状况,认为当时的文化状况,就是和沙皇时代相比,进步也太慢。列宁认为,不大力发展文化建设,要想把俄国建设成为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不会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建成。

第三,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途径是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历史的连续性决定了文化的连续性,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就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之一。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包含着前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没有文化的批判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发展,资本主义文化如此,社会主义文化亦如此。

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能割裂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联系而孤立地进行,必须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无产阶级文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这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先进文化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资本主义把文化只给予少数人,而我们必须用这个文化来建设社会主义。我们没有别的材料。我们要立刻用资本主义昨天留下来可供我们今天用的那些材料来建设社会主义。”列宁还指出,必须弄清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文化中的腐朽没落的东西,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创新。列宁认为只有对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借鉴吸收,并且不断进行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文化。

第四,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和目标,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文化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培养共产主义新人。只有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才能扫除文盲,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参与管理的能力,从而造就新一代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的专家;只有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才能促使人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旧习惯,培养高度的觉悟、严格的纪律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所以,他认为应该把教育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

为了使苏俄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列宁对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弊端进行了批判,阐明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特性和目的。

首先,列宁认为教育要服从政治,他认为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现在,社会主义人民当家做主人,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只工作,不需要政治参与的状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需要积极参与到政治中去。只有人民的教育水平提高上去了,才能更好地参与到政治当中去,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其次,列宁认为教育要和劳动相结合,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教学还是没有同时进行教育教学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最后,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人那种为资本家培养恭顺的奴隶和能干的工人,社会主义培养的是为了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新人。

为了促进苏俄教育的普遍开展,列宁强调不仅要大力发展正规的学校教育,还要注重业余的社会教育的开展。列宁认为只有通过国民识字教育工作,才能使人民群众理解社会主义、懂得政治,才能够参与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并成为国家政治治理的主体。他指出国家首要关心的应该是要有读书的人,有更多能读书的人。

列宁认为发展教育就应该要发挥教师作用、提高教师地位。他还主张在教师中选拔积极的优秀分子到领导岗位上去,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知识的教师要有计划地吸收他们,要让他们担任地方的工作特别是中央的负责工作,更应该把一些思想积极的有文化修养的教师的教育工作当作自己的支柱,这样就提高了教师在全社会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