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的历史经验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正、反两方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经验,有助于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传播规律,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传播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世代相传。两相比较,在马克思主义不占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以个体传播为主;而在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则以组织传播为主。

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其后继者,那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都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又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此外还有无数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革命家自觉主动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队伍越来越壮大,他们的传播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方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经验,有助于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传播规律,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传播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世代相传。历代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经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模式

从传播主体看,马克思主义传播有两种形式,一是“个体传播”,二是“组织传播”。个体传播指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精英向个别受传者或较小范围的受众面传口授。这种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初期,或者在一个地区刚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候,特别是在白色恐怖的条件下尤为经常、尤为有效。组织传播指通过政党、社团、学校、会议等组织机构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以各种职能活动为载体较为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传播依赖于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条件,发生于组织的创建,随着组织的成熟而成熟,既是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组织愈益成熟的标志,具有持久性、系统性和广泛性等特征。这两种传播方式各有特点、各有优势,都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成功经验,常常相互配合、结合采用。两相比较,在马克思主义不占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以个体传播为主;而在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情况下,则以组织传播为主。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用自己的思想影响“正义者同盟”领导人,实现对这个工人组织的改造,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这是马克思主义采取个体传播方式的成功案例。紧接着几次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发表演讲,后来又以“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基础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再后来创建并领导国际工人协会(后来被称为“第一国际”),依靠这些政党和工人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随着这些组织的发展和影响的扩大,马克思主义从欧洲传播到美洲乃至全球。其间既有个体传播,也有组织传播,可以说是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条件下以马克思、恩格斯个体传播为核心的组织传播模式的成功案例。不难理解,在俄国和中国等其他地区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建前后,马克思主义都是以个体传播为主,同时存在局部的有限的组织传播。而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占据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组织传播也占据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的主导和支配地位,个体传播模式基本上被纳入了组织传播的统一安排之中。历史经验告诉人们,个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相结合,在不同的政治态势下各有侧重,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功模式。

(二)理论传播与实践传播紧密结合的传播模式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观点、精神意志、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属于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也是思想性、意识性和抽象性的东西。也就是说,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是传播一种思想理论,本身是理论的传播。理论传播服从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运动发展规律。但任何理论的产生、传播和发展,都并非是与实践毫无关系的抽象的逻辑演绎,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其实践性和革命性所决定,不仅是实践的产物,而且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传播和发展。虽然马克思主义也需要学术研究,也离不开理论传播,但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关于实践的科学理论,是源于、服从和服务于实践的,它与实践相结合,就是用它去指导、去武装实践着的人们,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质,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中,理论传播同实践传播相比,只有实践传播才是主流和本质。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非常重视把科学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4]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在进行理论研究,但他们的理论研究是为了实践、指向实践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工人运动,他们的一生是从事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一生。这样的身世必然会使他们兼有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双重品格和风貌,必然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他们指导和领导的工人运动融为一体,既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又在实践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代代相传的法宝。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那些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不是在实践中承接马克思主义、又在实践中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实践中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家宝,既为人类最壮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又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持续发展,使马克思主义以新的姿态得以传播。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在实践中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理论传播与实践传播紧密结合的传播模式愈益成熟,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实践中发展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三)批判式传播与塑造式传播相统一的传播模式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旧世界中产生的,也是在批判旧世界中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对旧世界的批判广泛涉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批判式传播既指马克思主义在批判一切剥削压迫制度的同时,向人们指出亦即传播社会发展的前途规律和变革的方向道路等新的思想主张,又指它是在批驳反动阶级知识分子攻击的声浪中,在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得以传播的。塑造式传播指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的指导和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是一种思想政治理论的塑造活动,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传播的结果必然是人民群众思想理论素质的提高。如果说批判式传播是一种借助反面力量而获得的间接性传播,那么塑造式传播则是一种正面的、直接的传播模式。批判式传播是“破”,塑造式传播则是“立”,破和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共同的结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好比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种子,批判式传播的作用是扫清一切妨碍甚至阻碍种子生根发芽的环境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塑造式传播则是创造种子生根发芽所需的必要条件,促使种子发芽生长。显然,批判式传播和塑造式传播是相反相成的,是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成功传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历史告诉人们,对一切错误的东西的怀疑批判是马克思主义者革命精神的本质体现,在同反动的错误的东西的批判斗争中求传播、求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成功经验。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批判旧世界是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本色,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批判旧制度,包括一切剥削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指出它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发展趋势,从而指引人们变革社会制度的前进方向;二是批判“旧文化”,在批判中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求得发展、取而代之,从而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批判党内外各种流行的错误思潮及其政治路线纲领,在思想斗争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价值学说,在政治斗争中贯彻马克思主义路线纲领及其方针政策、战略策略。马克思主义真理既是在同各种谬误的比较中存在的,又是在同这些谬误的坚决斗争中发展的,因而也是在同各种谬误的比较和斗争中得到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许多都是批判各种错误言论、各种错误思潮或抵制和反对党内的各种错误路线纲领、战略策略的战斗檄文,它们往往是使人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马克思主义在批判中传播的最为卓越的是“自我批判”,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几乎每一次理论提升都是在自我否定中获得的。马克思主义在批判中传播也并非仅仅局限于理论的传播,它既批判错误的思想,也批判错误的做法,而且理论的批判最终要落实在现实的行为上。从纠正错误的观念到纠正错误的行动,必然强化并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在实践中的传播。

(四)党的建设与武装群众相统一的传播模式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受众是逐步扩大的,总是由精英到群众、由个体到群体、由党内到党外。首先,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的产物,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后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本色不变质,必须通过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永不满足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在党内的传播不会一劳永逸,必然是一个持续常新的传播过程。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人群中的特殊宗派,而是愈益广泛地凝聚群众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既源自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真理性和实践性,也源自它的领导集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它在对其成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同时,也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由党内传播到党外,越来越多地号召群众参加党的事业,越来越多地把经过党的培育的群众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不仅是扩大党的队伍的需要,也是壮大人民事业的需要。所以党的建设和武装群众是紧密相连的,是由党内向党外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党的思想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中至关重要,而党的建设又是武装群众的基础和主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就非常重视党的建设,总是以党的组织建设为依托进行思想建设,反对以牺牲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或者以思想原则上的“让步”去换取工人组织的“和稀泥”式的团结联合。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工人政党“宣言”“纲领”的制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宣言》等都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再根据领导集体的讨论和决议亲自修改、亲自审定而成。后来欧美许多国家创建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尽可能地指导和帮助创建者制定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无产阶级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党纲。所以,通过党的建设传播马克思主义既是基本的和主要的模式,又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成功经验。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党更是强调用严密的组织纪律保证党的思想意志的高度统一,在全国全党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宣传、教育的组织机构和保障体系。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由党内扩大到党外、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这一步上,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具有创造性的传播活动,大大地发展了党的建设与武装群众相统一的传播模式。首先,中国共产党倡导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军队、行政等职能部门乃至群团组织中设置党的基层组织、配备政工干部,强调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无疑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优越途径。其次,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为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观点的基本要求,时时处处坚持群众路线,总是通过宣传、动员、教育、武装尽可能多的人民群众,把他们吸引、引导、团结、凝聚在自己的周围,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共同奋斗。可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成功的模式,它以党的建设为基础和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规律。再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各个时期的统一战线及其组织,坚持马克思主义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统一的方法原则,循序渐进地用党的最低纲领影响、教育、团结社会各阶级阶层及其政治团体,有目标、有步骤、有选择和行之有效地在人民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新中国诞生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互相监督、民主协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党的领导人随时向“政协”通报党内重要情况、让“政协”成员参加党的重要会议,与之相应,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新精神、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等活动,成为中国共产党同党外人士密切联系、进行马克思主义向党外传播的重要通道。此外,共青团、工会、农会、商会、妇联、文联等社团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向特殊受众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

(五)学校教育与大众传媒相结合的传播模式

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武装人民群众必须依赖于各种组织机构和媒介媒体。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成为执政党之前,学校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渠道、主阵地,尤其是那些汇集知识精英的高等院校。学校教育既指遍布各地的各级各类学校这种社会性的教育机构,也指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培育骨干和开展党的思想建设而建立、设置的讲习班、学习班、研讨班、培训班、党校团校等党团组织机构。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之后,不仅学校教育在国家意识形态意义上仍然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渠道、主阵地,而且依靠大众传媒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可能。虽然马克思主义者很早就开始利用大众传媒直接或间接、公开或隐蔽地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了,但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占领了大众传媒和掌握了各种宣传舆论工具之后,才谈得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可见,从传播媒体媒介上说,学校教育与大众传媒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从精英到大众、从党内到党外、从个别到普遍传播的必要条件,两者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中都不可缺少,只是在不同的条件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重心。

学校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知识精英及其青年学生的培育上。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也是同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分不开的。也许学校教育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并不明显和突出,但这个时候无论传播还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还是人数不多的知识精英。他们既不可能改变资产阶级统治下的学校教育的阶级性质,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正在走向成熟的阶段也还谈不上建立党内的学校教育机构,所以他们主要是冲破重重限制和阻挠兴办刊物、出版著作,尽量利用大众传媒所能够提供的机会和条件宣传马克思主义。可以想见,这时马克思主义传播是极其困难的,即使靠大众传媒也难以达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只有在组织工人运动时才有可能面对较多的工人群众。到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影响的扩大,欧美许多国家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并逐步走向成熟,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始从最初的马克思主义研读组织发展到设置具有学校教育特征的组织机构,在党团组织开展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同大众传媒结合起来,这时,马克思主义传播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媒体条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将马克思主义送到世界各国,在苏联成为共产国际“大本营”的条件下,学校教育与大众传媒相结合的传播模式愈益成熟,并在全球范围传播马克思主义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初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寻求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骨干的教育培养,都无不得益于当时的共产国际。

(六)继承性传播和创新性传播辩证统一的传播模式

既保持本色又必须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本质特征,由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具有继承和创新的双重属性。继承性传播就是在传播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精神实质和思想原则,就是通常强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其理论研究中,关于真假马克思主义,关于“正宗”的、“地道”的、“原汁原味”或“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等说法和争论,正是相对于继承性传播而言的。既然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那么首先要强调的就必须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保真性”,其次要强调的无论传播者还是受传者,都不能随意改动,必须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可见,继承性传播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本色的条件和基础。历史上那些丢失、修正甚至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及其政治派别,它们传播的并非是马克思主义,或者简直就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兜售私货的假马克思主义。显然,强调继承性传播的保真性并非限制甚至阻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不断概括优秀文化成果和总结成功的实践经验,其理论宝库发生质变飞跃是既必然又必需的。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在继承性传播的基础上,还必须强调创新性传播。创新性传播指所传信息不仅因传播而放大,而且因传播而增殖,就是在保持原质基础上产生了创新飞跃,马克思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但已经因新的理论因素和理论形态与其源泉有所不同,在内容对象、创造主体、理论形态、时代特征,尤其是同正在进行的实践的关系上,形成了与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一系列明显区别。不难理解,继承性传播和创新性传播的辩证统一,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发展的矛盾运动的规律体现,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既不可分割,又不能等同。只强调继承性传播会导致教条和僵化,只强调创新性传播会丢失原始根据,两种倾向的结果一样,那就是致使传播中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失去发展的可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在传播中停留原地,势必与实践错位甚至完全脱离实际,最终使马克思主义退出实践、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当然这只是指出分离继承性传播和创新性传播的重大危害,虽然历史上也曾发生这两种倾向阻碍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局面,但直至今天的事实是,马克思主义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成功传播和显著发展,足以证明继承性传播和创新性传播辩证统一的传播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的成功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