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思想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思想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作出了开创性探索,这一探索对于当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思想

曹蓉玫

内容提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内涵的区别以及相互关系出发,论证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思想在于实现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大众实际相结合。只有实现了这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关键词: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一项新任务,也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走向的必然要求。毛泽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作出了开创性探索,这一探索对于当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区别和联系

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毛泽东在这段话中包含三层含义:一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二是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现形式;三是明确提出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态度。

第一,内涵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本文系2007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7KS2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具体化和时代化。

毛泽东在1943年5月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一文中最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大众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情感、人民群众利益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具体化和通俗化。

毛泽东在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提出,所谓大众化,就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3]1939 年,毛泽东揭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4]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向全党提出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同时指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5]毛泽东从反对党八股这种文风的角度再次阐述了大众化的含义,所谓“化”就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6]。“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7]毛泽东用“大众”和“小众”是指理论贴近的对象范围大小,认为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并为之服务才能说是大众化,否则只能小众化。

第二,目标不同。1942年,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8]在这里,一是要“解决中国问题”,二是要“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目标。

毛泽东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明确指出: “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 各级党委应该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使之群众化, 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 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 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9]这里所说的“群众化”与大众化是同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第三,取向不同。“中国化”表现的是科学的取向。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中产生效能,必须基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毛泽东曾经说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不应当只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而应当把它当成革命的科学来学习。”[10]

“大众化”表现的是宣传的取向。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人民群众中产生认同效应,必须通过宣传来普及。毛泽东十分强调理论宣传教育普及的重要性,提出:“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11]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

毛泽东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12]这一观点再次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者对待理论的基本态度,一是面向实践,二是面向大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理论—实践—群众。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落脚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群众的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与群众的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检验。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反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毛泽东当年在批判教条主义错误时,有一形象生动地比喻:“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13]

其一,教条主义的概念。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首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14]并进一步指出:“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把它看成僵死的东西,这是教条主义。”[15]毛泽东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其二,教条主义的本质特点。“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16]在此毛泽东认为,教条主义作为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形态,其基本特征是理论和实践相脱离。指出,“教条主义脱离具体的实践”,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17]教条主义者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不是把理论看作源于实践,始于经验,是对事物的反映,而是“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把它变成为人们所不能够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18]

其三,教条主义的危害。毛泽东警示教条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危害,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如果我们今天不反对新八股和新教条主义,则中国人民的思想又将受另一个形式主义的束缚。至于我们党内一部分 (当然只是一部分 ) 同志所中的党八股的毒,所犯的教条主义的错误,如果不除去,那末,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就不能启发,拿不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恶习就不能肃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19]

教条主义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正常开展,幻想“能使全部工人阶级在一夜之内被我们说服,并且可以说在一夜之内便可动员”[20]。毛泽东进一步指出:“现在许多人在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了,这很好。但是‘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有些人则连‘少许’还没有实行,却在那里提倡‘化’呢!所以我劝这些同志先办‘少许’,再去办‘化’,不然,仍旧脱离不了教条主义和党八股。”

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更是空前的,在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的同时,党内出现了“左”、“右”倾几次错误,特别是王明以“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自居,用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知识和结论僵硬地与中国实际对号入座,硬生生地将充满激情的革命斗争引入错误的实践,使中国革命遭到严重失败。

教条主义的盛行实质上颠倒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束缚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道路,严重的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上科学取向是极端重要的,一旦失却科学的取向,就会将实践引向错误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普及也就必然遭遇失败。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

1942年 5 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谈大众化的内涵时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21]毛泽东这段话有三个方面涵蕴:

第一,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研究宣传对象—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毛泽东认为一定要了解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虚心向群众学习。“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22]“力量的来源就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人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23]“如果行不通,则必须重新向群众的实践请教。这样就可以解决框框问题,即教条主义问题了,就可以不信迷信了。”[24]

毛泽东还认为,面向不同层次的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内容的深浅,量的大小等都应该根据所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即使是系统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其马克思主义的素养也是不一样的。毛泽东曾经指出:“好像一进了共产党,就要是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才行。其实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九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八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七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六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五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人只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马克思主义。”[25]

毛泽东还认为一切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26]“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27]

第二,毛泽东认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学习群众的语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采取群众的语言。在《反对党八股》中, 毛泽东提出了“三个吸收”: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三还要学习古代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毛泽东在该文中以季米特洛夫的报告为材料 , 要求大家了解宣传的对象 , 学习群众语言。指出:“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28]毛泽东批评那些不肯学习和运用群众语言的人:“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29]“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30]在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方面 , 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比如:在《关于重庆谈判》一文中,毛泽东写道:“如果他们要打,就把他们彻底消灭。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31]这就是人民群众的语言,既通俗易懂又入耳入脑。

第三,毛泽东认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思想情感上和群众打成一片。毛泽东强调指出,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与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否则,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群众就越不买你的帐。”[32]“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33]

“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也是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在思想上认同,二是要在情感上相通。所谓认同,即群众相信马克思主义、拥护马克思主义;所谓相通,即群众喜欢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喜闻乐见,对马克思主义怀有深厚的感情。大众在思想上不认同、情感上不接纳马克思主义,入耳不入脑,马克思主义就不能深入人心,群众就难以有自觉的革命和建设积极性,理论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所以,毛泽东指出:“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34]

(作者简介: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社科部教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3]《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4]《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页。

[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7]《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8]《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

[9]《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2页。

[12]《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

[13]《毛泽东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1-332页。

[1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15]《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17页。

[1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7页。

[1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页。

[1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0页。

[1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2-833页。

[2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167页。

[2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2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7页。

[23]《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24]《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2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页。

[26]《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27]《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页。

[2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7页。

[2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30]《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7页。

[3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9页。

[3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3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4页。

[3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85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