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的本质

科学发展的本质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科学发展终极目标的人民性,必须明确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权益的突出问题。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事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最关键的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民性:科学发展的本质

汪荣有 段建斌

内容提要:人民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主要体现在科学发展终极目标的人民性:“发展为了人民”、科学发展根本动力的人民性:“发展依靠人民”和科学发展价值尺度的人民性:“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方面。

关键词:科学发展 人民性 共享

科学发展观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基本原理,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以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制定路线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05年1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青海考察工作时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的思想,对以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突出强调了科学发展的人民性本质。

一、科学发展终极目标的人民性:“发展为了人民”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本”,是指事物最重要、最根本的方面,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以维护和保障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权益为最高的出发点、最重要的根据、最后的落脚点和最终的归宿[2]。一切为了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和力量的源泉,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共同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为此,我们一定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真理,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坚持科学发展,就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完成得好不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得好不好,科学发展观贯彻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得好不好[3]

坚持科学发展终极目标的人民性,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标志,是工人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命题,在《资本论》、《反杜林论》中,又分别对“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论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目的,赋予了发展以鲜明的功利价值;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则赋予了发展以鲜明的人文关怀。如果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人的“外在”的需要,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那么,人自身的发展则是人的“内在”的需要,是人的更高的本质,因而也就成为发展的更高、更本质的目标。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互为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终极目标的人民性,必须明确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一切工作的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安全、健康和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权益的突出问题。要维护社会公平,尽可能多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和有效的机制、公平的规则、良好的环境、平等的机会;要依法维护和保障个人权益,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教育乱收费、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等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城乡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要在全社会营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等。

二、科学发展根本动力的人民性:“发展依靠人民”

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事业。这项宏伟大业,不是靠少数社会精英就能实现的,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最关键的是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坚持科学发展根本动力的人民性,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一不是人民群众努力推动的成果。崇尚民众,是毛泽东的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他不仅强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而且还要“向群众学习”、“做群众的学生”[6]。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积极性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在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信赖,形成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战争年代,兵民是革命胜利之本;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民众是事业成功之本。人民群众,既是物质生产的主体,也是精神生产的主体,还是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主体。无论是物质生产中的技术创新,精神生产中的理论创新,还是社会变革中的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其原动力都是来自人民群众。在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由于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我国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体制改革中的许多发明、发现和创新,都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实践经验和聪明才智的结晶。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伟大实践,是人民群众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生动体现[7]。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在国内层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在国际层面,经济政治形势深刻变化、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面临的形势纷繁而复杂。我们党要完成执政使命、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既定目标,关键在于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科学发展的主体。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坚持科学发展根本动力的人民性,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科学发展,最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各获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思想、体制和政策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努力创造有利于人们施展聪明才智、实现全面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营造鼓励人们想干事、愿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的社会氛围,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科学发展根本动力的人民性,必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我们党一直把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针。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决策。坚持科学决策,需要建立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决策前,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体现群众的意愿,使决策尽可能民主;决策中,应吸收群众参与,发动群众献计献策,使决策尽可能科学;决策后,应依靠群众监督决策实施,不断调整完善决策,尽可能减少决策失误;决策实施后,应让群众检验效果,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以后的决策提供借鉴。要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8]

坚持科学发展根本动力的人民性,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我们说,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正是因为我们党提出的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既代表了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又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适应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因而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自觉实践。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既要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阶级等根本依靠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既要不断激发和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困难行业和弱势群体的发展愿望[9]。只要我们党一如既往,始终坚持“一个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两个“务必”、贯彻“三个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具有永不枯竭的前进动力。

三、科学发展价值尺度的人民性:“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尺度,就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中把人的尺度作为判断事物成败的标准[10]。我们认为,以人为尺度,就是要充分保障和发挥人们在各方面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在经济生活中,要增加福利待遇,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物质诉求;在政治生活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本权利;在文化生活中,要发展先进文化,适应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精神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要大力鼓励参与,营造人民群众热切期望的良好氛围。一句话,要以是否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作为判断是否科学发展的价值尺度。

在我们党的光辉历程中,从土地革命的“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的“减租减息”,到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从“三大改造”、缩小“三大差别”,到改革开放;从“翻两翻”、全面小康,到“五个统筹”和“和谐社会”,无不贯穿了一个主题——追求大同世界、人民幸福[11]。当前我们党进一步提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思想,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思想的重要发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化、深入化。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所谓共享,就是要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安全体系,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恩格斯所说的“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3]共享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指出:“发展权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人权。每个人及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14]共享的本质,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们因为生存的需要,每个个体出让一部分权力组成社会以达到群居互助的目的。正如洛克的“契约论”所论证的,社会是契约的产物,是在人们一致同意背负种种限制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在社会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难免产生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因而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15]。通过反复博奕,人们认识到,只有放弃风险最小而利益最大的“理想选择”,转而实行合作,达成相互之间的妥协,才有可能获得相对“双赢”的结果,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16]

改革开放之前,尽管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但我国在收入分配、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等方面突出了社会公平的原则,保障了全体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并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在国民收入分配上,注重协调积累与消费,力求兼顾效率与公平,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实际收入迅速增加,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推进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分配不公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0.4,处于比较合理的区间。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加剧,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贫富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到2000年,基尼系数突破0.4,超过贫富差距的“警戒线”。之后基尼系数快速上升,目前已达到0.47,反映出我国国民之间贫富收入差距已经过大,处于严重不合理的状态。另据有关统计,目前我国收入最高的10%的城市居民,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收入最低的10%的城市人口,仅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占我国总人口20%高收入者,拥有的财富则占国民财富的60%[17]。上述情况表明,由于收入分配不公,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劳动群众,未能充分地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将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现共享,要求在收入分配上,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使人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当前尤其要通过收入分配的强有力调控,尽快遏制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快速发展的势头,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缓解分配不公;实现共享,要求政府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民众的就业问题,这是民生之本,也是人的发展之本;实现共享,要求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和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共享,要求在全国城乡建立免费义务教育体系,健全能满足人们接受多层级、多样化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作者简介:汪荣有,南昌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段建斌,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研究生。)

【注释】

[1]参见http://www.sina.com.cn,2005年12月16日。

[2]参见贾建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载《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3]参见方立:《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载《求是杂志》2006年第4期。

[4]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载《人民日报》2004年3月11日。

[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6]参见蒋贤斌:《论毛泽东崇尚民众观念的思想理论渊源》,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7]参见李崇富:《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8]贾建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载《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6期。

[9]黄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载《学术探索》2005年第3期。

[10]参见乔榛:《以人为本:一种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载《北方论丛》2004年第6期。

[11]参见汪荣有:《论共享》,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0期。

[12]孙向军:《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发展论坛》,2003年第5期。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43页。

[14]转引自肖巍:《发展:新一代人权的集体诉求》,中共中央国家机关“紫光阁网”(www.zgg.org.cn)。

[15]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帕累托最优”系指资源配置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现有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能在不损害其他任何人的境况的前提下,改善某一个人的境况。

[16]参见汪荣有:《论共享》,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0期。

[17]参见李福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