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实的个人”概念的意义

“现实的个人”概念的意义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这一观点,各种共同体形式包括国家、社会、阶级等,并不是独立于现实的个人的存在物,毋宁说只是个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显现。

(三)“现实的个人”概念的意义

马克思形成现实的个人概念后,便以它作为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5]正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才得以扬弃和超越以往的各种社会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第一,经由现实的个人概念,马克思打破了自然与历史之间的二元对立状态,并把自然纳入到历史中予以考察。一方面,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指出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26]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只在探讨自然的时候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一旦涉及历史问题,他马上就会变成一个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思想的这一特点体现了旧唯物主义的一个理论缺陷,即自然与历史仿佛是两种互不相干的事物[27]。在马克思看来,如果我们从现实的个人及其感性活动出发,如果我们认识到整个感性世界包括现存的自然界都是现实的个人通过感性活动创造出来的,就可以达到关于历史的唯物主义。由此出发,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28]换言之,当感性世界被看作所有个人通过自身的感性活动创造出来的结果,自然就不再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29],不再是与历史相分离对立的静止存在物,而是伴随着个人们的感性活动不断变化的历史的一部分。当然,马克思很清楚,自然与历史的统一并不会消除二者之间的差别,并不会消除自然的优先地位[30],只不过这种优先性更多地是一种逻辑上的优先性,因为未经人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的自然几乎已经消失殆尽了[31]

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这样,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32]马克思在这里所批评的是,以往的历史观要么只关注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比如通常的历史学),要么把历史变成纯粹的观念史(比如黑格尔),却很少关注这些历史的现实基础,即现实的个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性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条件。马克思认为,这也是导致自然与历史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想打破这种对立,就必须认识到物质生产和物质条件之于人类历史的重要性。所以,马克思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33]

第二,经由现实的个人概念,马克思打破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二元对立状态,并按社会关系的不同划分了几种社会形态。如前所述,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明确地把“社会关系的总和”看作人的本质。与类本质不同的是,社会关系并不是在现实的个人之外或之上重新设置的一个尺度或标准,当然也不是与现实的个人相对或具有实存形式的存在物。依据这一观点,各种共同体形式包括国家、社会、阶级等,并不是独立于现实的个人的存在物,毋宁说只是个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显现。也正因如此,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来划分社会形态就不难理解了。

具体而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区分了三种社会形态:一是封建形态,二是资本主义形态,三是共产主义形态。其中,在封建社会中,个人拥有的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体现为其所属的等级,而一个人属于怎样的等级是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决定了的,或者说,他的社会关系体现为一种必然性,正所谓“贵族总是贵族,平民总是平民,不管他的其他关系如何;这是一种与他的个性不可分割的品质。”[34]与此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拥有的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体现为其所属的阶级,而一个人属于哪一个阶级(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却是偶然的。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偶然性表面上似乎赋予个人以某种自由,但事实上,“他们当然更不自由,因为他们更加屈从于物的力量”[35]。这里所谓“物的力量”,是指社会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采取“物”的形式,如交换领域中出现的货币。当社会关系变成了“物”,它们就不再从属于个人,而是成为与个人相对的、具有独立外观的存在物,这就是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等晚期著作中考察的拜物教问题。最后,针对资本主义形态存在的问题,马克思提出了他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他认为,只有在这一共同体中,个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才是自由的和“为我的”。尽管这些论述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但它对于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分析有重要影响。

第三,经由现实的个人概念,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基本规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次明确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矛盾的基本规律。其中,生产力所表现的是现实的个人与自然打交道的物质活动所形成的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生产关系所表现的则是个人与他人在生产及其他相关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或交往形式),所以,“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36]

马克思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二者中具有第一性的意义,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生命的繁衍直接决定着单个个人的生存以及人类历史的延续。马克思通过分析发现,以生产关系为代表的社会关系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才出现的,或更确切地说,是由于分工而出现的。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生产力都从根本上制约着生产关系。

马克思发现,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体现为两种关系之间的矛盾。“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37],所以,无论是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是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都体现为一种“为我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也只有当二者中的一个不再体现为“为我的”才是可能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发现,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才会出现的。也就是说,分工的出现与发展,“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38];正是由于这一矛盾,共同利益才会采取与个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于是出现了与个人相对的共同体形式,特别是出现了阶级。阶级的出现,意味着社会关系不再是“为我的”关系,而是变成一种独立的力量,即“物”。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解决,同样取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马克思指出:“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共产主义所造成的存在状况,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基础,它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种存在状况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39]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还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具体方式,如革新生产工具等。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1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11页。

[4]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8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8]参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9]参见麦克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07页、125页等。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1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56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7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1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2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27]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77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30]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3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3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