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时间:2022-1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从而促使人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早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主持中央工作期间,邓小平就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7];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所作的开幕词中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他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述。1988年9月,他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8]从此,这一新论断就同邓小平的其他论断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武器。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四大肯定并发挥了这一论断,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加速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那么,为什么不但要承认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要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这需要从生产力要素、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等多方面去进行认识。

首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现代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是渗透在生产力的其他要素之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邓小平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9]科学技术渗透于生产力各个要素之中,并且决定和影响着各个要素的性质、功能极其变化发展。科学技术的变化必然引发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整体的变化,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当人的素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科技含量普遍提高时,生产力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因此,科学技术的水平制约着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其次,当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不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有不同的突破口或生长点。在近代,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直接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纺织业、冶炼业的变革,成为近代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随着知识和信息成为新的经济资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信息产业,而且也成为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突破口或生长点。知识经济的兴起正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产业结构。因为知识经济不是以物质产品为商品,而是以知识的传播、应用作为它的商品。新技术、新经济将带来一群全新的产业,形成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新的生产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使得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大幅上升。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的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以信息咨询为代表的智能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迅速改变着这些产业的技术面貌,使其呈高技术化的趋势。

再次,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断掀起新技术革命浪潮,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发达国家现代科技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关键的生产力,信息产业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许多科学技术还将取得超乎人们想象的重大突破,计算机技术的高度智能化,生物科学中的基因工程,新材料科技中的纳米技术的任何一项重大突破和产业化的实施,都会带来生产力的大发展、大飞跃。如果说在蒸汽机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是“加数效应”,电器化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的是“乘数效应”,那么,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的就是“幂数效应”。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贡献率,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中叶为50%,而到20世纪末已经上升到75%以上。

可以说,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知识才是真正的战略资源,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拥有人才才能拥有真正的优势,才能在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力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和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从而促使人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良好风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而人才又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人才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人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成为一种比资金更重要的资本。能否拥有和保持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事关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科教兴国战略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始终把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必然性,为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之后15年直到整个21世纪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之一。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我国整体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当今世界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国际竞争越来越主要地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又集中在科学技术的角逐上。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实际经济效益的时间大为缩短,因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逐渐对经济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约有3/4是靠科学技术实现的。从趋势来看,随着经济的知识化、信息化,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日益缩小。一个国家物化在商品中的科技水平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是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创新,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提是振兴教育。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振兴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我国人口众多,但是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没有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我国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力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促进教育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障,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人才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从当今世界来看,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的。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国要跟上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积极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对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给予重奖。要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只有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充分调动起来了,我国的科技事业才有希望。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概念始于环境学和生态学,指环境污染的可接受、生态平衡的保持、资源的永续利用,即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20世纪60~70年代,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追求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生活,而又不同程度忽略了地球的负荷能力,导致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等社会问题,极大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此,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联合国1972年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强烈震撼并唤醒了人类的环境意识;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地球宣言》明确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1994年3月,我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白皮书》,对人口、经济、环境、资源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作出了庄严的承诺,将可持续发展问题列入“九五”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并经过全国人大批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理念是: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保护支撑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环境,以达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协调发展;注意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决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与发展,以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协调,保证世代繁荣。其内涵主要包括:①可持续发展不否定经济增长,但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真正转变。②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性可以通过适当的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干预得以实现,其目的在于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使之低于自然资源的再生速率。③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性是通过经济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速度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转型和进化,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使社会发展目标得以实现。④可持续发展承认自然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可持续性不仅承认环境对经济系统的支撑和服务价值,而且也承认环境对生命和社会系统的支持上存在的价值。它要求把社会生产中环境资源的投入和服务计入生产成本和产品的价格中。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在认识上并不都是清醒的。人们往往把环境、资源只作为索取对象,而忽视对它的保护。实际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经济建设是提高人口素质、有效利用资源、优化美化环境、促进社会进步的物质条件。离开了经济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全面进步;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依赖和受制于人口资源和环境。过快的人口增长和消费,会抵消经济发展的成果,对资源环境也造成巨大压力,而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会导致经济建设的困难,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并不高;虽然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已经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但由于我国人口增长绝对数大,资源浪费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组织和管理中存在短视行为,各种社会问题剧增等,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面临建国以来的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据估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总数将达到15亿~16亿,对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构成很大压力;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快速增长加大了自然资源开发强度,更加剧了经济增长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加上技术管理水平落后、环境意识薄弱、经济粗放增长,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的现象正在加剧。这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对人民健康构成威胁。如不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继续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子孙后代的幸福。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当前,为谋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①必须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应侧重于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这样不仅会大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也明显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②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快设备的更新改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③提高劳动者素质,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资源是人力资本,而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要把劳动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需要做很多工作,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尽力缩短这个过程,使我国劳动者素质有较大的提高,并培养出更多的人力资本,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意义。

3.分析西部大开发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4.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和意义。

【注释】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6页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1页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0页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页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7~78页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页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275页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