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化的主人。为此,列宁提出“文化革命”的思想,强调要通过宣传教育实现人民的文化自觉。邓小平指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方向。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作为文化的创造者,他们的社会实践构成文化的表现对象。

一、“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化的主人。马克思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和以往的旧哲学不同,马克思从文化与实践的联系上探讨人的主体性,“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客观地活动着,而只要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能客观地活动。它所以能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它本身是被对象所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3]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人自身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示的、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及其成果,是人的创造性本质、主体性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人化形式。[4]唯有在实践中,人才能证明人的文化主体性。

在马克思之后,无论是列宁的文化理论,还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都进一步确证和强化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在列宁看来,无产阶级文化与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不同在于,无产阶级文化“它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5]。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在于创造和实现人的幸福的最大化和人的生活的最优化,他指出,如何“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而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一点,而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困难和它的全部力量也就在于了解这个真理”[6]。为此,列宁提出“文化革命”的思想,强调要通过宣传教育实现人民的文化自觉。

在率领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看作历史和文化的主体。毛泽东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7]他强调,人民创造了文化,文化应该服务于人民。“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8]新文化之所以为人民大众服务,是因为人民大众是文化的主体,“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9]。邓小平指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方向。因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10]江泽民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胡锦涛指出,人民群众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享有者,文化精品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最终应该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这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文化建设上的体现,也可以说是对文化的人民性原则的重申。

纵观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经典论述,人民主体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从客体对主体的关系看,指文化为人民服务的自为性,主要表现为人民对文化及其产品的占有或利用;二是从主体对客体的关系看,指人民作为主体对文化的自觉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主要表现为人民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文化自觉;三是从主体对自身的关系看,指人民作为主体自己支配自己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12]具体来讲,“创造主体”、“价值主体”和“表现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主体的具体表现。

(一)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主体

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说来,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13]“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4]文化不外乎是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和对象化,是观念和观念系统的外在表达,是人类精神的自我体认。“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枚文字、第一曲旋律、第一首诗、第一个舞蹈都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情动于中、形之于外的精神物化所得,亦为后来的专业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直接或通过他们的文化代言人——文学艺术家们间接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并与时俱进地破旧立新,构建着人类文明有史以来的一座又一座文化高峰。”[15]

(二)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价值主体

人民是文化的最高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是衡量文化建设的基本标准。“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16]这里的“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价值判断者不是政府,更不是权力个体,而是人民群众,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人民群众作为文化的价值主体,一方面要强调文化的“为人民性”,人民群众不仅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目的,而人民不能与利益分离,“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7],因此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是人民主体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强调人民群众在文化中的“自为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没有千百万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取得任何进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文化建设可以依靠的力量。

(三)人民群众是文化的表现主体

人民群众作为文化的创造者,他们的社会实践构成文化的表现对象。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以后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中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18]邓小平也提出:“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要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他们从事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创造活动。”[19]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区别其他文化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