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院化与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院化与大众化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其鲜明的价值态度赢得了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院化过程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哲学系完成的,主要是形成了由数十门课程构成的教学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态度和理想目标决定了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哲学,是大众化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过程是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院化与大众化

当代哲学发展的趋势是哲学学科日益学院化、职业化、专门化,德国哲学家施太格缪勒在讲哲学分化的过程时谈到这种极端的情况:不仅一个哲学家无法理解另一个哲学家的陈述和论证,而且他对另一个哲学家所从事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工作也感到迷惑不解,哲学家之间已达到了完全不能互通信息的阶段。哲学学科过度分化的趋向显然是受到科学精神的影响,哲学科学化曾给20世纪60年代的英美哲学带来很大的希望,据罗蒂回忆,当时报考哲学系的考生增加了3倍。但哲学并不是科学,用实证科学的模式建设哲学学科只能最后消解哲学、取消哲学。

从根本上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在时代所能达到的反思水平上给出人的自我意识和对世界的总体理解是哲学的根本任务,过度分化的学院化哲学已丧失了世界观的理论功能。伽达默尔曾经讲过,自黑格尔哲学之后只有学院外的哲学家才能满足人们的世界观的理论需要。美国哲学家怀特也曾讲到人们在抛弃了传统宗教信仰或康德和黑格尔体系之后,仍在寻求某种博大的、令人安慰的和有保障的体系以统一他们的价值态度。他认为这就是在整个欧洲和亚洲知识分子相信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根由。西方国家也曾利用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向群众宣传哲学理论,据说语言分析哲学也曾引起广大群众的理论兴趣,一度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但语言分析哲学绝不能给人们提供一种统一价值态度的完整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其鲜明的价值态度赢得了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初也是一种学院外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也曾有过系统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构想,比如马克思和列宁都曾有过写作一般辩证法著作的打算,但他们首先是革命家的品格和繁忙的革命斗争生涯使他们不可能像哲学教授那样去构建哲学学科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院化过程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哲学系完成的,主要是形成了由数十门课程构成的教学学科体系。这种学科体系的形成方便了哲学知识的教学和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水准,培养了大批专业哲学工作者。但现有的学科体系也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进行改革、创新和重建。首先是与哲学分化、哲学科学化的过程一样,它背离了哲学自身的理论性质。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是历史与理论、理论与现实、价值态度和认知逻辑等的统一整体,把这一整体肢解为诸多学科的集合,使学习者湮没在繁杂的知识系统中,很难寻绎其中的世界观意义。学习哲学、理解哲学需要用人类创造的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作为基础,但哲学知识不是实用知识,哲学技能也不是工具性的技能,哲学是智慧,是反思的批判能力,是通过教化获得的人生境界和人格的提升,所以哲学教学就不能简单效仿实证科学的方法。按照我们的看法,哲学的学科体系首先是教学体系应改变过度分化的趋向,应以哲学史和哲学理论为骨干并使史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能力。哲学教学也应符合哲学的本性,简单地说,主要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化,化价值态度、化思维方式、化人生境界。其次,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仍受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话语方式和思维方式尚未充分吸取哲学史的成果和现当代哲学的有益成分,尚未建立起它应有的当代形态,因而很难与当代各派哲学展开富有成效的理论对话,也很难对青年一代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态度发生切实的影响和教化作用。我们认为,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体系在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进行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水准,这只能主要依靠学院内的专家群体。尽管哲学的学院化、职业化有许多弊端,但探索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理论形态的任务仍是专业哲学工作者所能承担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态度和理想目标决定了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哲学,是大众化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过程是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有多年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整合人们的价值态度,对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现代化建设,都曾起到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宣传也有很多教训,其中难以避免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水准的降低以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简单化、公式化或教条化的倾向。问题的症结是,要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只能走哲学学院化、职业化的路子,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使其成为改变世界的哲学,就必须诉诸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就必须普及宣传、通俗化地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通俗化就存在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危险。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建设必须在这种矛盾中保持必要的张力,使学院化的学科建设和大众化的哲学宣传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损害,这需要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