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维护

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维护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始终是将国家利益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是邓小平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主要准则。邓小平认为,国家利益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维护本国利益时不能侵害他国的国家主权利益。国家利益的增强,同时意味着全球利益的增强。

六、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维护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各个国家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置于不利的地位,进一步扩大了南北差距。就整体而言,目前的全球化仍然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是由发达国家所控制的,世界经济规则也基本上是由少数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同时,发达国家垄断着新知识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它们严密控制新技术,并以知识产权保护为由阻止发展中国家获得新技术,这就成为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门槛。各种问题表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使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看待这样的关系,自然也成为邓小平思考中国发展问题的一大重点。

邓小平始终是将国家利益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是邓小平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他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来分析和看待全球化问题,并以此来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其国家利益观主要涉及国家利益的地位,国家利益的内容和特点,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原则等。

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主要准则。邓小平认为,中国过去处理国家间关系是以社会制度划线,而现在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变化,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应当成为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因素,“中国观察国家关系问题不是看社会制度”。[35]在他看来,国家间的关系应以国家利益为重,“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利益,而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用这样的思想来处理国家关系,没有战略勇气是不行的。”[36]

国家利益与国家间利益、全球利益是一致的。强调国家利益,并不是要排斥甚至损害国家间利益和全球利益。邓小平认为,国家利益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维护本国利益时不能侵害他国的国家主权利益。“中国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同样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37]当国家间利益产生矛盾时,要用和平手段来解决争端,特别是要注意发现各国的共同利益,求同存异,协商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是这样的解决方法。在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关系问题上,二者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每个国家的利益都内涵着全球利益。因为在全球化时代,每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假如世界整体发展不顺利,世界整体利益受到损害,那么,作为这一机体的“器官”的每一国家的利益必然受到损害。就此而言,全球利益确定是存在的,维护全球利益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另一方面,国家利益的增强也有利于全球利益的扩大。因为全球利益并不是抽象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当各个国家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全球利益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国家利益的增强,同时意味着全球利益的增强。当然,全球利益并非是国家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国家利益相互协调的结果。

维护国家利益要通过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每个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在特定条件、特定场合中,各个国家的利益又难免发生矛盾与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维护国家利益?邓小平坚持自己的一贯主张:相互尊重,加强合作。“两国相处,要彼此尊重对方,尽可能照顾对方,这样来解决纠葛。只照顾一方是不行的。双方都让点步,总能找到好的都可以接受的办法。”[38]加强合作也是维护国家利益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合作不是只对一方有利,而是对双方、对两国、对两国人民都有利”。[39]在“双赢”、“共赢”的同时,每个国家的利益也得到了实现。为此,邓小平在讲到国家利益时,总是特别强调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尤其是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所以,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同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是有原则区别的,它是同开放的全球观内在联系在一起的。

【注释】

[1]参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04、319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16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1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105~106页。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3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9页。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383页。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页。

[18]《邓小平思想年谱》(199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

[2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6页。

[2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9页。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2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2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4页。

[2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369页。

[2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2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5页。

[3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页。

[31]转引自《人民日报》1988年12月3日。

[3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9~360页.

[3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3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3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3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3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8~329页。

[3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1页。

[3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