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源与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源与流

时间:2022-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最根本的不是依靠回到历史,不是解释学意义上的创新。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必须处理好源与流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创新,总是在已有的思想前提下进行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创新最终不是产生于“流”而是产生于“源”,即产生于现实的社会发展实践。立足现实,加强史论结合,这也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决定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源与流

总体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最根本的不是依靠回到历史,不是解释学意义上的创新。在新的条件下重新梳理原有的马哲史、解释旧的原理,只是推进研究的一种方式,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最重要的不是面对文本,面对已有的思想发展史,而是应该面对时代、面对现实,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得出新结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创新不是重复而是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活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的互动性和适应性。所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必须处理好源与流的关系。所谓“源”,就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所谓“流”,就是马哲史上的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创新,总是在已有的思想前提下进行的。没有对以往哲学史的研究,哲学发展与创新就没有根据,而且根本谈不上发展、创新,因为发展、创新总是意味着对已有理论的某种突破。就此而言,“史”的研究、考察确实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创新最终不是产生于“流”而是产生于“源”,即产生于现实的社会发展实践。前人的哲学成就只是促进理论创新的思想资源、思想酵母,而现实的社会发展实践才是产生新思想的真正源泉。正是通过对实践中所提出的新的材料和新的问题加以新的概括和总结,才形成新的认识和新的思想,哲学也由此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向前推进。在马哲史上,理论之所以能够出现一次次创新,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创新者对原有理论作了何种新的解释,而在于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实践作出了新的探索,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是这样,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也莫不如此。因此,正确处理“源”与“流”的关系,这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如若不是这样的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的确会变为黑格尔所说的一炒再炒的冷饭。长此以往,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就无法走出被“冷落”的困境。

立足现实,加强史论结合,这也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经院哲学,而是生活哲学、群众哲学、实践哲学。这样的本性决定了它区别于以往哲学史上的任何哲学。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它结束了传统的抽象“形而上学”,将哲学的基点放到社会实践基础之上,并用实践的观点和实践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观察问题,从而创立了一种有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因而马克思哲学不同于学院哲学,它不是要刻意创立一种什么哲学体系,而是旨在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改造,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进而达到实现人类解放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目的。当年马克思从学院哲学走出来,今天我们决不能再把它倒回到它所告别的学院哲学去。时下,在国内哲学界,用西方学院哲学作为解释框架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实有点“时尚”。这样追求的结果,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只能在圈内自说自话,很少受到社会普遍关注,逐渐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和理论穿透力;另一方面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失去了真实的问题,谈论最热闹的问题大多是“舶来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有的那种探讨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消解、隐退。这样研究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没有多少实践性,又没有多少正统学院哲学的思想性,最后只能是一天天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重新认识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对于顺利推进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向,又绕不开研究中的“学术性”与“现实性”之争。近年来,有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些尴尬状况,学界出现了较有代表性的两种意见:一种是主张提高研究的学术性,一种是主张增强研究的现实性(当然,主张二者兼容的意见也为数不少)。应当说,这两种主张都有其独特的理由,但从根本上来说,二者并非是对立的,而是完全可以一致起来的。这里关键是如何理解“学术性”。如果把“学术性”看作是要向纯粹的学院化哲学看齐,或者是走向新的“诠释学”,那么这样的“学术性”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路;如果把“学术性”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的理论价值和学术品位,那么这样的“学术性”确实应该提高,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水准和理论含量,使其真正能够成为当代“文明活的灵魂”,引领社会发展和指导各项工作。因此,在“学术性”问题上,既要遵循一般学术规范,又要有独特的理解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学术性”与“现实性”兼容起来,才能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注释】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